1、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我国已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关于我国实施“三孩政策”的原因,正确的是( )
A.缓解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现象
B.我国人口总数不断减少
C.我国人口基数大且增长快
D.我国经济增长迅速,可以养活更多人口
2、“南水北调”工程能够反映出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是( )
A.地区分布不均衡 B.季节分配不均衡
C.年际变化大 D.总量大,人均少
3、读我国主要分界线示意图,如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秦岭-淮河一线是图中的( )
A.A
B.B
C.C
D.D
【2】关于A线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
A.1月份0℃等温线
B.亚热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
C.干旱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D.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3】没有经过D这条分界线的山脉是( )
A.大兴安岭
B.太行山
C.雪峰山
D.武夷山
【4】关于我国气候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气候复杂多样
B.季风气候显著
C.西北部分布着温带大陆性气候
D.青藏高原是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4、下图是我国某年长三角、环渤海、西南和西北地区各种货运方式占全国的比重(%)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四地区交通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长三角河网密布,河运条件优越
B.环渤海地形平坦,铁路网密集
C.公路运输灵活便捷,在地势低平的西南大有作为
D.兰新一陇海铁路方便了西北与东部的联系
【2】甲、乙、丙、丁与四地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甲—西北地区
B.乙—长三角
C.丙—环渤海
D.丁—西南地区
【3】“西气东输”工程是使用(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内河运输
D.管道运输
5、按温度带和干湿地带的划分,我们建阳属于( )
A.暖温带、湿润地区
B.亚热带、湿润地区
C.亚热带、半湿润地区
D.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6、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回族 B.壮族
C.蒙古族 D.藏族
7、我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的日期是( )
A.1999年12月1号
B.1999年12月10号
C.1999年12月20号
D.1999年12月30号
8、读图,完成问题。
【1】关于我国地理事物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线是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
B.乙线以西以畜牧业为主,以东以种植业为主
C.丙线以西地区人口稠密,以东地区人口稀疏
D.丁线是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2】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河结冰期短
B.②河汛期出现在冬季
C.③河含沙量大
D.④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9、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区发生8.0级地震后,全国各地的救援车队络绎不绝地赶往灾区,一位小朋友记下了车牌号为豫H09958、粤B90826、皖F23586、湘D87813的救援车。这四辆车分别来自( )
A.河南、广东、安徽、湖南 B.湖北、广西、河北、辽宁
C.河北、福建、江西、山西 D.河南、陕西、浙江、内蒙古
10、近期,大型地理益智类节目《绿水青山看中国》在央视播出,如果你是参赛选手,请找出下列对我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描述正确的一项
A.我国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
B.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二位
C.南北跨纬度大,导致南北存在时差
D.陆上国界线2.2万多公里千米,与14个国家接壤
11、中国的陆地面积居世界( )
A. 第一位 B. 第二位 C. 第三位 D. 第四位
12、下列铁路干线中,均属于东西干线的是( )
A.京九线、京哈线
B.京广线、焦柳线
C.沪杭线、成昆线
D.兰新线、陇海线
13、“机器人餐厅”首先落户于东部大中城市,是因为( )
A.矿产资源丰富
B.劳动力丰富
C.科技力量雄厚
D.水资源丰富
14、下列有关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叙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B. 各民族有自己不同的生活习俗,蒙古族喜欢摔跤,回族大多信仰伊斯兰教
C. 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西北多,东南少
D. 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分布大散居、小聚居
15、我国在人口方面的基本国策是( )
A.禁止生育 B.降低人口死亡率
C.积极鼓励生育 D.实行计划生育
16、我国著名商品农业基地与其优势农产品的对应,正确的是( )
A. 江汉平原——水稻、棉花、油菜 B. 太湖平原——水稻、棉花、甜菜
C. 成都平原——棉花、甜菜、油菜 D. 松嫩平原——甘蔗、青稞、水稻
17、面对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
A.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逃生演练 B.多关注天气预报,加强自我防范
C.多学习各种有关减灾防灾的知识 D.地震发生的时候应立即跳楼逃生
18、2019年9月8日,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郑州开幕,这是55个少数民族的大事,也是中原地区的又一盛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我国民族政策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坚持民族平等团结
B.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C.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
D.少数民族必须说普通话
【2】数码④代表的民族是( )
A.朝鲜族
B.维吾尔族
C.壮族
D.藏族
19、下列民俗活动对应民族关联有误的一组是( )
A.泼水节——朝鲜族
B.那达慕大会——蒙古族
C.晒佛节——藏族
D.端午节赛龙舟—汉族
20、下列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简称和行政中心搭配正确的是( )
A. 安徽省—赣—合肥
B. 江苏省—苏—杭州
C. 四川省—陇—成都
D. 湖北省—鄂—武汉
21、外流河所在的区域称为____,内流河所在的区域为____。
22、我国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______。
23、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界线:______、______和________;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界线: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第一级阶梯主要由_____高原构成,平均海拔______ 米以上。第二级阶梯海拔多在_________米,以_________、_________为主。第三级阶梯海拔多在____米以下,以 _______、____为主,并向海洋延伸,形成近海的_______。
24、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两侧反映出区域的地理________。
25、我国陆上疆界长 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 千米,陆上邻国 个,隔海相望的邻国有 个,________,__________既是陆上邻国,又隔海相望。
26、三江源地区位于______高原的东南部,______省的南部,是______、______ 、______的源区,被誉为“_______”,这里是______的天堂,这里是______之源.
27、黄河各河段划分及特点.
河段范围 | 流经地形区 | 特点 | ||
上游 | ___ |
| 上游和中游,流经高山、高原的峡谷,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
|
中游 | ____ | 因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____高原,河流多泥沙 | 中游和下游含沙量大 | |
下游 | ____ | 下游流经____平原,河道变宽,水流速度减慢,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________” |
28、我国的陆地总面积约为 ;与我国既陆上相邻,又隔黄海相望的是______。
29、请你从甲乙两地中任选其一,从气候特点入手,设计当地民居。
乙地 | ||||||||||||
气温(℃) | 22.5 | 22 | 24 | 24.5 | 22.5 | 24.5 | 22 | 21 | 22.5 | 26.5 | 29.5 | 26.5 |
降水量(mm) | 250 | 225 | 235 | 240 | 220 | 215 | 225 | 250 | 205 | 240 | 250 | 310 |
你选择的是____地。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⑥____,⑦____,⑧____。
30、我国陆地面积约__平方千米,居世界第__位.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2019年5月11日(周六),上海小明的爸爸外出考察到图中甲地,通过GPS卫星定位确定了自己所在的位置(如图)。小明的爸爸把位置图和下面的问题发给了小明,想考考他。请你帮助小明完成。
(1)根据甲地经纬度位置判断半球位置____。
(2)此时,住宿的城镇(如图)处于____(季节),一年中是否有阳光直射现象____。
(3)该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是____米,乙地海拔高度是____米。
(4)从甲地前往乙地,行进的方向为____。
(5)到达乙地时,测得气温是19℃,此时山顶气温不高于____℃。
32、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字母代表的四大地理区域名称。A____地区,B____地区,C____地区,D____地区。
(2)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降水最丰富的是____(填字母)。
(3)C地区与D地区的分界线是____,该界线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我国人均占有量占世界的比例表
自然资源 | 土地 | 矿产 | 耕地 | 径流量 | 森林 |
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 | 3 | 3 | 4 | 6 | 5 |
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 | <1/2 | <1/2 | 2/5 | 1/4 | 1/3 |
材料二:“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和“今后我国人口和耕地发展的可能趋势图”
(1)读材料一可以得出,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是____,____。
(2)读材料二可知,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资源____,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____矛盾尤为突出。
(3)今后我国人口发展的可能趋势是____,人均耕地变化的可能趋势是____。
(4)目前国家对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在人口方面,把实行“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34、213国道是世界级风景之路,全程4136千米。下图为213国道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13国道起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策克,终点为____(省级行政区全称)的磨憨。
(2)策克若尔盖段,经过内蒙古高原,翻越____山脉,到达____高原,这里可以欣赏到的景观是____(数字序号)。
(3)若尔盖—沐川段,途经位于四川盆地的成都,这里属于____(气候类型)。下列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符合成都气候特征的是____(数字序号)。
(4)沐川—磨憨段,途经景洪,穿过成片的香蕉林、邂逅____(野生动物),到达终点磨憨口岸,通过该口岸我国与老挝进行贸易往来。
35、读我国东部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图,完成填空。A、________工业区B、_____________工业区C、_____________工业区D、_____________工业区。
(2)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____,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基地是_____(都填写图中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