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造成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纬度广 B. 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
C. 东部面临海洋,西部深居内陆 D. 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2、世界那么大,老师领你去看看。青岛某中学师生利用假期组织研学旅行,分四个小组分别沿着甲乙丙丁四条路线游览祖国大好河山,探索自然奥秘。结合下图,完成小题。
【1】四条研学路线中,既可以观赏黄河落日,又可以领略大漠孤烟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以下区域特点,是丁路线同学在南方考察时所作的“研学笔记”的是( )
①非季风气候区②水田为主③气候湿热④土地荒漠化严重⑤有色金属矿产丰富⑥特色美食烤全羊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⑤⑥
D.①④⑥
3、秦岭─淮河以南的河流的水文特征是 ( )
A.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大
B.水量丰富、汛期长、不结冰
C.水量小、含沙量大
D.汛期短、冬季结冰
4、东北地区的地形主要是( )
A.平原、丘陵和山地 B.高原、盆地和平原
C.盆地、平原和丘陵 D.高原、平原和山地
5、2017年5月14日 ,“一带一路 ”建设硕果初现中欧班列连接欧洲29个城市。中欧班列必须经过的铁路线是
A. 京广线 B. 哈大线 C. 兰新线 D. 沪昆线
6、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把四块区域命名为“绿色中国”、“黄色中国”、“银色中国”和“金色中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主要自然地理特征为“高寒”的区域是( )
A.金色中国
B.银色中国
C.黄色中国
D.绿色中国
【2】有关各区域地理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绿色中国”——草原广袤,牛羊成群
B.“黄色中国”——地势高耸,冰川广布
C.“银色中国”——沃野千里,绿树成荫
D.“金色中国”——千里戈壁,黄沙漫漫
【3】下列四幅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符合绿色中国的是( )
A.A
B.B
C.C
D.D
7、七月份,我国气温最低的地方是
A.青藏高原 B.新疆吐鲁番
C.黑龙江漠河镇 D.海南岛南部
8、我国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耕作制度和种植的农作物有明显的差异,造成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水源
9、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油料作物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山东某集团有限公司花生油年生产能力100万吨,为中国花生油第一品牌。根据图文材料可以判断该公司生产花生油的主要原料来自(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南部沿海
C.东北平原
D.华北地区
【2】该花生集中产区流经的河流,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河流下游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B.该河流流经黄土高原、中下游含沙量大
C.该河流是我国第一大河,航运较发达
D.该河流流经暖温带,无结冰期
10、 “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是我国领土的( )
A.最东端 B.最南端 C.最西端 D.最北端
11、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 )
A.东北、西北、华北
B.西南、西北、东北
C.华北、东北、西南
D.西北、东北、华南
12、下列河流流入印度洋的是
A. 雅鲁藏布江、鸭绿江 B. 金沙江、澜沧江
C. 雅鲁藏布江、怒江 D. 澜沧江、珠江
13、黄河上游与中游的界线是
A. 宜昌 B. 桃花峪 C. 河口 D. 湖口
14、我国四大渔场中,最大的渔场是( )
A.北海渔场
B.黄海渔场
C.舟山渔场
D.北部湾渔场
15、下列哪一个因素是造成海陆变迁的首要因素( )
A.地壳运动
B.海平面的变化
C.人类活动
D.自然灾害
16、“世界地球日”是哪一天?
A.3月22日 B.4月22日 C.6月5日 D.6月25日
17、下列河流,注入北冰洋的是
A.长江
B.额尔齐斯河
C.珠江
D.塔里木河
18、下列属于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是( )
A.天山 B.横断山脉 C.巫山 D.阿尔泰山
19、有关香港、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澳门位于珠江口的东侧,与广东相邻 B. 香港是著名的自由贸易港
C. 港澳地区第三产业都不发达 D. 博彩旅游业是香港最重要的经济支柱
20、如图所示的斗牛是下列哪个国家的传统运动( )
A.意大利
B.英国
C.西班牙
D.巴西
21、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西部以____和____为主。
22、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土地资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建筑用地等。
23、我国冬天最冷的地方是_________,夏天最热的地方是_________。
24、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东临_________海、_________海。
25、将下列民族与其主要传统民俗活动配对组合。
答:(1)①配_________;(2)②配________;(3)③配________;(4)④配________。
26、云贵高原石灰岩分布广泛,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受流水的溶解和侵蚀,形成石林、孤峰、溶洞等,统称为__________地形。
27、目前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共有___个直辖市,其中与我们四川省相邻的直辖市是____(填简称)。
28、我们生活的地区,从温度带看属于______带,从干湿地区看属于______地区。
29、我国首个国家级_____产业开发区一一中关村被誉为中国的“硅谷”。
30、我国领土的最北端在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最南端在_______。
3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冬奥会的竞赛项目主要是冰雪运动,雪上运动在海拔较高、降雪充足的山地进行,冰上运动大多在室内场馆进行。冬奥会举办城市选址要综合考虑气温、降雪、地形及社会经济等因素。图1为“北半球1月等温线分布及历届冬奥会举办地位置示意图”,图2为“欧洲地形图”。
(1)冬奥会举办地的共同特点是都位于五带中的____。根据图一的信息,等温线的数值从低纬度向高纬度____,大部分冬奥会举办地1月平均气温____(高/低)于0°C。
(2)欧洲是冬奥会举办次数最多的大洲,冬奥会举办地多位于____(地形类型),这里海拔____,地表起伏____,(较大/较小),适宜开展雪上运动项目。
(3)图1中甲地区是历届冬奥会举办地比较集中的区域,从经济发展水平看,该地区主要是____(发达/发展中)国家;该地区居民主要以____人种为主。
(4)瑞士达沃斯是阿尔斯山脉海拔最高的小镇,这里拥有欧洲最大的高山滑雪场,冬天每平方米的降雪总量最多可以达到5米以上,积雪期从10月开始直到来年的6月份。试分析达沃斯成为“世界滑雪圣地”的有利条件。
32、下图为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代表我国第二、三级阶梯地势分界线的是____(填数字序号),该分界线由____、____、巫山、____等山脉组成。
(2)图中②线是我国内、外流区分界线。乌鲁木齐所在的省区内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____河,内流河水源大多来自于____。
(3)图中④线与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重合,此线以南的地区气候类型以____为主,该气候类型特征为____,重庆市的年降水量在____mm以上。
(4)根据图中所示分界线及河流流向可知,我国地势总体特征是____。
33、读甲、乙两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可以推测我国的地势总体特征是____。
(2)这种地势对水电开发的影响是____。
(3)ABCD山脉中,属于东西走向的是(字母)____,位于东北平原西侧的是(字母)____,在乙图中标注出名称的是(字母)____。
(4)乙图中____地形区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我国____(季节)气温最低的地方。
(5)在甲图中相应位置填写出乙图中位于三级阶梯的三大地形。
34、读中国水资源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看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为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
(2)我国水资源在季节分布上的特点是:____、____;产生原因是:____;为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
(3)在我国少水带地区,农业生产适宜发展____业。
(4)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市处于我国的____带内;为缓解我市的缺水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至少两条)
3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在杭州举办,杭州也成为我国继北京、广州之后,第三个举办亚运会的城市。本次亚运会会徽“潮涌”由扇面、钱塘江、钱江潮头、赛道、互联网符号及象征亚奥理事会的太阳图形六个元素组成。下图为长江三角洲示意图及杭州亚运会会徽图。
【探位置】
(1)杭州是我国____(填省级行政区名称)的省会,东临____海(填海域名称);会徽中的钱塘江是杭州所在省区最大的河流,钱塘江位于____区(填干湿区名称)。
(2)杭州位于我国的____(填工业基地名称)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____(填重/轻/综合性)工业基地。
材料二“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也是一座适宜居住的城市。
【析环境】
(3)杭州河湖密集,利于发展____(填农业生产部门),所以杭州所在地区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4)杭州举办亚运会的优势,从自然条件来看,该城市位于____平原(填地形区名称),气候为____(填气候类型),气候适宜。从社会经济条件来看,杭州附近城镇密集,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科技进步,航空、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运输方式发展,交通____。
材料三杭州以亚运会为窗口,极大地提升了杭州城市形象和国际知名度,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功能。
【享成果】
(5)举办亚运会对杭州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
①带动杭州体育相关产业、旅游业的发展②推动杭州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③为杭州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④有利于杭州矿产资源开发,大规模发展重工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