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为王老师讲“我国地势特征”时绘制的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反映出我国( )
A.东部濒临印度洋
B.东西落差3 000米
C.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D.地形类型多样且山区面积大
【2】下列关于我国地势特征对气候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势西高东低,使我国大多江河自西向东流
B.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上暖湿气流深入内陆
C.阶梯交界地带,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D.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形成了我国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
2、下图为我国沿“北纬30°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数字①所在的地形区是(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四川盆地
D.黄土高原
【2】图中反映出我国的地势特征是( )
A.东高西低
B.西高东低
C.中部高四周低
D.北高南低
【3】该地势特征对我国自然及社会经济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
A.使许多大河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
B.便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C.水流湍急,产生巨大的水能
D.东部平原地区容易发生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3、气候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涉及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华北地区有这样的谚语:“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这反映了节气对什么的影响?( )
A.日常生活
B.交通出行
C.工业生产
D.农业生产
【2】俗话说:“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贵州人怕不辣。”这三省居民喜食辣的主要原因是( )
A.宗教信仰及传统饮食习惯
B.昼夜温差大,辛辣可驱寒
C.自然条件特别适合种辣椒
D.气候潮湿,辛辣可祛湿
4、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比重示意图,完成问题。
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地资源类型少,耕地、草地比重大
B.难利用土地比重小,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C.耕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
D.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5、读“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图例A所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水田 B.旱地 C.草地 D.林地
6、下列土地资源利用措施中,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A.在山区修筑梯田、开垦耕地,增加粮食产量
B.在西北地区建立蔬菜生产基地,建“菜篮子”工程
C.在南方平原地区广种玉米、棉花
D.在丘陵地区发展林业,开展多种经营
7、长江三角洲区域浒多城市成群分布,并冠以誠市群的名称,如:“泸宁杭”、“苏锡常"、“杭嘉湖"等淇中.沪宁杭"的“宁"是指以下哪个城市
A. 南京 B. 扬州 C. 宁波 D. 青藏地区
8、图左为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图右为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地形地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势东高西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B.第二级阶梯地形主要是高原和平原
C.地形复杂多样,以丘陵、盆地为主
D.地形类型齐全,山区面积广大
【2】我国地势特征有利于( )
A.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B.主要河流自东向西流
C.沟通东西陆上交通
D.沟通南北水路交通
9、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地理环境差异很大。 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中华诗词大会》点燃了国人对诗词的热爱,下列诗词描述的场景和地区对应正确的是( )
A.甲—旱地麦浪泛金黄,大地笼罩青纱帐
B.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丙—烤肉青稞闻玉殿,白云曛醉落羊栏
D.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划分四大地理区域的重要界线,不包括( )
A.黑河—腾冲线
B.秦岭—淮河线
C.青藏高原边缘线
D.400mm年等降水量线
10、下图是 “我国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年内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区气温年较差大致为( )
A.25 ℃
B.20℃
C.29℃
D.39℃
【2】该地区可能位于我国( )
A.华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四川盆地
D.青藏地区
【3】图中地区气候特点为( )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
B.夏季高温少雨,冬季低温多雨
C.全年温和多雨 ,各月降水均匀
D.全年炎热干燥,降水稀少
11、关于下图中两工业基地的共同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
A. 矿产资源丰富 B. 水陆交通便利
C. 重工业较发达 D. 水资源丰富
12、以下传统节日中属于该民族传统节日的是( )
A.雪顿节
B.泼水节
C.火把节
D.开斋节
13、夏季风进退会影响雨带推移,如果雨带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南方,会导致( )
A.南涝北旱 B.南旱北涝
C.东涝西旱 D.东旱西涝
14、下列关于省区轮廓与其名称、简称、省级行政中心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①—黑龙江—龙—哈尔滨
B.②—湖北—鄂—武昌
C.③—云南—滇—西宁
D.④—广东—粤—广州
15、中华民族是由多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和谐的民族大家庭,其中少数民族有( )
A. 54个 B. 55个 C. 56个 D. 57个
16、连接北京到香港的铁路线是( )
A. 京广线 B. 京沪线 C. 京九线 D. 京包线
17、一人初冬穿棉衣、带皮帽乘火车外出旅游,途中衣服越穿越少,最后只穿单衣。你认为此人的旅行路线应是( )
A.上海一北京 B.福州一昆明 C.哈尔滨一广州 D.济南一西安
18、长江没有流经的地形区是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云贵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9、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请根据这句话意思,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做法与这句话不相符的是( )
A.出门时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
B.用餐时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
C.购物时尽量使用环保袋
D.家庭用水时尽量一水多用
【2】下列资源中,既属于可再生资源,又可以更好地实现我国青山绿水的是( )
①太阳能②石油③风能④土地⑤核能⑦森林⑧煤
A.③④⑥⑦
B.①③⑤⑦
C.①③④⑦
D.③④⑤⑧
20、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是( )
A.台风
B.寒潮
C.梅雨
D.沙尘暴
21、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黑龙江黑河与云南________之间的连线。此线________部人口稠密。
22、根据下列所示写出相应的地形区。
西侧
| 山脉
| 东侧
|
内蒙古高原
| 大兴安岭
|
|
| 太行山
| 华北平原
|
四川盆地
|
| 长江中下游平原
|
| 横断山脉
| 云贵高原
|
23、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________市,________省南部,________省北部地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苏州________和杭州________都是著名的旅游景点。
24、我国的气候主要有____、____两个特征。
2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带走了________,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________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________减少;还向________输送大量泥沙,给________和________造成巨大困难。
26、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 ,最大的湖泊是 .
27、北温带和北寒带分界线是 ________ ,纬度是________ ;热带和南温带分界线是 ________ ,纬度是________ .
28、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有 、 、 。
29、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是____。我国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的____。与我国陆上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是____。海南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
30、黑龙江省的简称是_________,行政中心是__________。
31、我国是世界上河流众多的国家之一:“黄河之水天上来”、“滚滚长江东逝水”……阅读“南水北调”工程线路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为长江上游河段,该河段被称为“水能宝库”,原因是该河段流经我国地势第____和____级阶梯的交界处,落差____,水能资源丰富。
(2)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试从气候方面分析长江水量大的原因:____。图中丁为长江中下游地区,该地易发生的自然灾害为____。
(3)黄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图中乙为黄河中游河段,流经____高原。该高原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图中丙为黄河下游流经的华北平原,河道变宽,水流速度减慢,泥沙沉积,河床逐渐抬高,形成“____”隐患。
(4)“南水北调”是把____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____地区和____地区。该工程主要是调节我国水资源____(填“时间”或“空间”)分布不均。
(5)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____运河向北输水,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向北经____(城市)、石家庄到达____和天津。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明确提出建设节水型社会,要求在生产和生活中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试从农业、工业、家庭用水三方面任选一方面举例说明____。
(7)图中长江重庆—上海的河段货运繁忙,人们选择水运来运送货物,这是因为( )
A.水运比其他运输方式灵活方便
B.水运比其他运输方式速度快
C.水运比其他运输方式运量更大
D.当地其他运输方式不发达
32、2021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读图回答问题。
(1)红军长征的起点江西瑞金位于我国四大区域的____地区,与陕西红军会师的吴起镇位于____(地形区)。
(2)甲地区和丁地区主要的糖料作物分别是____和____。
(3)红军途经甘孜地区的时候,能遇见号称“高原之舟”的____,这种动物皮厚毛长能适应当地的____的自然环境特征。
(4)位于西部的丙、乙两地区和东部的甲、丁两地区农业生产方式有很大不同,丙、乙地区以____为主,甲、丁地区以____为主。
(5)丙区域与全国其他地区联系,主要交通线有被誉为“天路”的____铁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来丙区域游玩的旅客,大多会出现呼吸困难、头痛等反应,主要原因是____等。
3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2年是郑成功收复台湾360周年。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材料二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第四大湾区。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州、深圳等九个珠三角城市组成。
(1)甲图中①是____海峡,该海峡位于台湾省和祖国大陆②省____(填简称)之间。
(2)乙图中A是____特别行政区,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
(3)台湾物产富饶,美称众多,因其盛产糖料作物____,而享有“东方甜岛”之称。
(4)下列有关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①澳门的支柱产业是博彩旅游业②香港重点发展加工制造业③目前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是港澳地区④港澳所需的生产和生活资料主要依靠祖国内地供应
34、 读“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城市:① ,② ; 岛屿:③ ;海峡:④ ; 海洋:⑤ 。
(2)珠江三角洲位于 省的东南部, 它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其有利因素是:①区位因素: 。②人文因素: 。③政策因素: 。
35、暑假期间,我国某旅游团游览了欧洲西部的罗马、巴黎及其周边地区。结合下图和游客的见闻,回答下列问题。
(1)欧洲西部地形以______为主,地势特征为______。
(2)游客在罗马郊区品尝了当地新鲜的无花果、柑橘、葡萄等水果。这里属于______气候,夏季______的气候特征提供了充足的光照,适宜水果生长.
(3)游客在巴黎地区能在草原上游玩,并且能在餐桌上吃到牛排、羊腿、奶酪等食品,据此判断,当地的农业类型以______业为主。请简要说明该地区发展此农业部门的有利条件______。
(4)游客在巴黎旅游期间,发现许多酒店都备有雨伞,当地居民出门也有携带雨伞的习惯,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