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西岸 B. 我国东临海洋,东部地区降水丰沛
C. 我国南北跨经度广,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D. 我国位置优越,海陆兼备
2、与其他事物不同之处即为特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相对于日本和哈萨克斯坦,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是( )
A.深居内陆
B.面海靠陆
C.大部分地处温带
D.位于东半球
【2】相对于日本,我国的气候特点是( )
A.大陆性显著
B.季风气候显著
C.面积广阔
D.海洋性显著
【3】相对于黄河等北方河流,长江的水文特点是( )
A.水量大
B.夏季涨水
C.水量变化大
D.支流多
3、读中国农产品主要产区建设规划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农产品主要产区的地形特征是( )
A.以平原为主
B.以高原为主
C.以山地为主
D.以丘陵为主
【2】甘肃新疆主产区发展种植业最主要的自然条件是( )
A.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
B.夏季光照强烈、水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C.劳动力资源丰富
D.高原、盆地、平原、丘陵交错分布
4、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自然景观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秦岭—淮河以南主要是热带雨林
B.秦岭—淮河以北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C.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
D.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大豆
5、日前,我国公布了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读“七次人口普查相关数据变化统计图(图1)”和“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及人口分布图(图2)”,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人口增长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总数逐渐减少
B.新中国成立以来,0~14人口不断增多
C.新中国成立以来,65岁及以上人口不断减少
D.202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首次达到10%以上
【2】黑河——腾冲——线是我国的( )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B.人口地理分界线
C.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分界线
D.湿润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6、长江三角洲城市圈北翼和南翼的核心分别是( )
A.上海、苏州 B.南京、杭州
C.南京、昆山 D.上海、宁波
7、通常“黑土地”指的是
A. 华北地区 B. 东北地区 C. 西南地区 D. 西北地区
8、2021年9月25日,中国公民孟晚舟乘坐中国政府包机返回祖国。“此刻,我正飞越北极上空,向着家的方向前行,马上就要投入伟大祖国母亲的怀抱,阔别三年的祖国已在天涯咫尺。”“没有强大的祖国,就没有我今天的自由。”这是孟晚舟在回国航班上发出的感叹。完成下面小题。
【1】孟晚舟以伟大的祖国为傲。下列关于我国疆域与人口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我国领土南北相差大约50度,地跨北寒带,北温带,热带
B.冬季,当北方大地千里冰封的时候,南方依然绿意盎然,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
C.我国的人口地理界线是黑龙江省的漠河---云南省的腾冲一线
D.滨州市大部分位于“人口地理界线”人口密度较小的一侧
【2】孟晚舟的包机在广东深圳宝安机场着陆,该机场所在的省级单位是( )
A.
B.
C.
D.
9、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是( )
A.地价低廉
B.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
C.矿产资源丰富
D.金融、技术、管理优势
10、下列关于中国位置和疆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从海陆位置看,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②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寒带
③总面积960平方千米 ④领海宽度为12海里
⑤第一大岛是钓鱼岛 ⑥有14个陆上邻国和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⑤⑥
D.①④⑥
11、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 )
A. 西南人口多,东北人口少 B. 北方人口多,南方人口少
C. 全国各地区人口基本均匀分布 D. 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
12、下列山脉,属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A.大兴安岭
B.天山
C.祁连山
D.雪峰山
13、我国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
A.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B.从东向西逐渐减少
C.从西向东逐渐减少
D.从南向北逐渐减少。
14、2019年11月5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召开。结合地球公转示意图及上海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召开期间,地球运行在( )
A.①位置
B.②位置
C.③位置
D.④位置
【2】进博会期间关于上海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上海昼短夜长
B.上海市寒冷干燥
C.恰逢上海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一天
D.上海进入闷热潮湿的梅雨期
【3】当地球运行至冬至日附近时,下列景象在上海最不可能出现的是( )
A.黄浦江正处于枯水期
B.荷花盛开,稻花飘香
C.街上到处可见穿着棉袄的行人
D.白昼时间很短
15、图为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年径流总量与流域面积比较图,读图并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判断甲、乙、丙、丁分别对应的是
A.珠江、松花江、长江、黄河
B.松花江、黄河、长江、珠江
C.黄河、松花江、长江、珠江
D.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
【2】乙、丁两河年径流总量差异大,是因为乙河
A.流域降水少于丁河
B.含沙量大于丁河
C.流域面积大于丁河
D.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16、以下哪条山脉既是东西走向,又是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A.天山
B.横断山脉
C.太行山脉
D.昆仑山
17、七大洲中,南北回归线均经过的大洲是( )
A. 南美洲 B. 亚洲 C. 非洲 D. 北美洲
18、下列四个省级行政单位,最早进入新的一天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9、下列地形区中,耕地面积最广阔的是
A.内蒙古高原
B.塔里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云贵高原
20、悠久的历史为北京留下了无数的名胜古迹。下列名胜不在北京的是
A. 避暑山庄 B. 明清故宫 C. 天坛祈年殿 D. 颐和园
21、我国东部最高峰分布在_______岛上,岛上最长的河流是__________。
22、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分别是 、 。
23、我国地势 高 低,呈 状分布.
24、 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5、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_____大陆的东部,东临_____洋;是一个_____兼备的国家。
26、内蒙古自治区的________和河南省的________是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处。
27、秦岭—淮河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它大致与我国1月_____℃等温线、________㎜年等降水量线比较接近。
28、我国共有_____个少数民族,其中_______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地区。
29、我国的四大牧区是指新疆牧区、_____、_____和西藏牧区。
30、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____。我国长度最长的河流是____。
31、阿克苏河流域内有南疆地区最大的国家级湿地公园。最新研究预测,我国森林面积每增加1平方公里可能引发湿地面积缩小0.1平方公里,在西北地区尤为显著。左图意阿克苏河位置,右图示意近年阿克苏河流域植被变化。读图, 完成下列各题。
(1)阿克苏河流域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全称是______,该行政区主要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
(2)阿克苏河发源于______山脉南坡, 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川融水。
(3)阿克苏河流域内植被变化的总体情况是______。据此推测,阿克苏河含沙量可能的变化情况是______。
(4)阿克苏地区盛产“冰糖心”苹果,苹果甜度高的主要原因是①______、②______
(5)若在阿克苏河流域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你是否赞成?并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说明理由。
32、读下面“中国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山脉:②____③____。
(2)河流:④____,由河流流向判断我国地势特征是____。
(3)⑤____(省区)⑥_____(地形区)A____(国家)。
33、下图为“我国北方地区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B山脉为________,该山脉以东平原的耕地类型为_______,农作物熟制为_________。当地春季冬小麦返青大量需水时,气候对当地农作物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______。
(2)图中A所示的地区是我国著名的粮食产区,这里适合发展粮食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条)
(3)图中阴影区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产生这种问题的人为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34、读“我国部分土地资源分布图”与“土地资源比例图”,回答问题。
(1)图例A和B中,表示林地的是________,数字1和2中有天然林分布的是________。
(2)我国土地资源类型中占比例最多的是________,适合发展的农业类型是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知道我国耕地所占比重________,而且可以作为后备耕地的宜农荒地数量________, 所以我国把“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35、读“我国南水北调示意图”回答问题
(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2)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 ,解决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措施是 .
(3)在图中的方框内填注南水北调的三条输水线路
(4)南水北调工程是把 水系丰富的水资源,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 、 地区.
(5)为确保南水北调的顺利实施,除了兴建调水工程外,沿途还需特别注意防治水资源的 问题和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