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东北人口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多
B.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
C.三江平原人口稠密,松嫩平原人口稀疏
D.黑龙江北部山区人口密度相对稀疏
2、俗话说:“找不着北了”。从地理学的角度讲,这个地方应当是在( )
A.北极点上
B.南极点上
C.赤道上
3、成语“得陇望蜀”中的“陇”和“蜀”分别指的是
A. 甘肃 四川 B. 宁夏 贵州 C. 陕西 重庆 D. 山西 湖北
4、有利于改善新疆生态环境的措施是( )
A.大量砍伐森林,提供燃料
B.大力开发冰川水资源,促进冰雪消融
C.减少葡萄种植,增加水稻种植
D.采用先进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5、我国人口地理界线是( )
A.秦岭一淮河 B.大兴安岭一太行山
C.黑河一腾冲 D.横断山一祁连山
6、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如图)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区域内各城市间联系密切,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这主要是借助于( )
A.互联网全覆盖
B.便利的航空运输
C.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D.便捷的内河航运
7、国务院第七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的《2020年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共有7个超大城市,除了四个直辖市上海、北京、重庆、天津之外,还有深圳、广州和成都。广州和成都所在省的简称分别是( )
A.粤、滇
B.闽、蜀
C.粤、蜀
D.闽、渝
8、读甲、乙两省区轮廓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是河南省,其简称为豫;②乙是陕西省,其行政中心是西安;③a是太行山,其东侧是华北平原;④b是秦岭,其南侧是黄土高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9、下面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山脉和东侧河流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东侧河流为( )
A.黄河
B.淮河
C.长江
D.珠江
【2】下列地理事物可能与该界线一致的是( )
①1月20℃等温线经过地方②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地方③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④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⑤干旱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⑤
D.②③④
【3】下列文字最能体现该线气候意义的是( )
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B.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C.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风有两般
D.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10、下图中草原面积最大的省区是
A. B.
C.
D.
11、下列关于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大致上划分为省、县、乡三级
B. 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
C.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少数民族自治的地方
D. 我国于1997年和1999年分别在香港和澳门设立了特别行政区
12、下图为某地区景观图,读图完成问题。
图示民居景观反映的自然特征是( )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地形崎岖,排水不畅
D.山河相间,降水稀少
13、下列工业部门不属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是:( )
A.电子信息 B.服装制造 C.生物工程 D.新能源、新材料
14、图为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区域C的天然植被( )
A.荒漠草原、荒漠
B.森林、草原
C.草原
D.森林
【2】图中区域B主要的粮食作物( )
A.水稻
B.小麦
C.青稞
D.小米
15、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是 ( )
A. 东南亚 B. 欧洲西部 C. 中东 D. 墨西哥湾
1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B.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C.工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D.工业是国家经济自主化、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17、我国浙江绍兴的砖墙斜顶房的形成主要是受什么的影响?
A.气温
B.夏季风
C.冬季风
D.降水
18、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显著,自然、人文条件各异。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我国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B.大部分领土在北回归线以南
C.陆地面积仅次于俄罗斯
D.是一个内陆大国
【2】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 )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东部沿海地区
C.长江中下平原地区
D.东北、西北、西南地区
19、我国目前工业布局趋于合理,布局调整的思路是( )
A.由沿海向内陆发展
B.由内陆向沿海发展
C.由南向北发展
D.由北向南发展
20、2016年3月28日,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57周年纪念日,当日,西藏各地群众以不同方式共同庆祝这一盛大节日,在藏族同胞的庆祝活动上,你可以见到的场景是( )
A. B.
C. D.
21、我国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匀。降水最多的是台湾(________),降水最少的是吐鲁番的 (________)。
22、东北三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3、世界上两大山系:________山系、__________山系
24、在西北,人们利用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和______水,发展了_____农业.
25、以下六幅图为我国六省轮廓图,根据要求填表。
| 选项(填序号) |
濒临渤海和黄海的省 | ___ |
简称为鄂的省 | ___ |
纬度最高的省 | ___ |
位于黄河中游,简称为秦的省 | ___ |
我国西南边疆省份,简称为滇 | ___ |
濒临南海,简称为粤的省 | ___ |
26、连接成都与陇海线的铁路线是________;陇海线与兰新线交汇处的铁路交通枢纽是________。
27、兰州位于黄河____(上、中、下)游,其所在的省简称为______。
28、分析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的资料(下表),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
29、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____、____的特点。
30、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气候资源 、 、 、 以及海洋资源等。
31、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人口稠密地区②的河流汛期主要出现在_____季.人口稠密地区④的河流流量季节变化_____(大或小).
(2)图中①②③④四大人口稠密地区分布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三个方面描述).
(3)图中⑤(回归线附近)⑥(赤道附近)两处人口稀疏的气候方面原因分别是⑤_____;⑥_____.
32、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下列字母表示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A地区和B地区的分界线是山脉①____和河流②________。它们大致是我国一月份____℃等温线和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3)区域C的降水量自东向西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
(4)区域A和区域B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5)跨经度最宽的区域是____,气候最温暖湿润的是_____。
33、读下图“中国政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①____,②____,③____
(2)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④____,⑤____,⑥____。
(3)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⑦____,⑧____,⑨____。
(4)邻国A____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邻国B____是除我国外,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领土最南端的曾母暗沙位于____海,我国海军在此放有主权碑。钓鱼岛位于台湾岛东北海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其所在海域属于____海。
34、我国区域差异显著,自然、人文条件各异.读图回答问题.
(1)A区域自东向西自然景观呈现 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区域A与B的分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 .
(2)塔里木盆地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为了缓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紧张,国家实施了著名的 工程.
(3)请概括东北平原的地形特征 .该地区通过大面积开荒使得“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但却导致湿地锐减,生态环境恶化.为保护环境,请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条即可).依据图中信息可知,东北三省主要依靠 ,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3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形区:A_________盆地、B_________平原。
(2)①河流的河水补给来源是_________,②河流在春季和夏季会出现两次汛期,其中,夏季汛期的水源来自于_________。
(3)甲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形成该特征的最主要原因是甲区_________,远离海洋,降水稀少。
(4)甲区著名的古老的引水工程是_________。从图上看,甲区有着丰富的_________(矿产)资源。
(5)乙区_________(轻或重)工业发达,最主要得力于_________等矿产资源丰富。
(6)乙区的地形以平原和_________为主。乙区内属于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是_________。著名的“三江自然保护区”位于图中的_________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