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乐东七年级质量检测地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我国种植业与畜牧业分界线大致经过的年等降水量线是(     

    A.50mm

    B.200mm

    C.400mm

    D.800mm

  • 2、2008年12月3日,入冬以来最强冷空气入侵我国大部。这次寒潮过程严重影响到宁夏各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影响宁夏的特殊天气或气象灾害除寒潮外,主要还有(       

    A.梅雨

    B.沙尘暴

    C.洪涝

    D.台风

  • 3、读“甲、乙两省区轮廓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是太行山脉,其西侧是华北平原

    B.甲的行政中心是太原,乙是陕西省

    C.b是阴山,其北侧是半湿润地区

    D.甲、乙两省区均位于黄河下游地区

  • 4、下列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合理的是(     

    A.10万吨大米从武汉运往上海,选择公路运输方式

    B.一吨活鱼从某市中心水产批发市场运到郊区,选择铁路运输方式

    C.汶川地震时,重症病人急需转送到上海做手术,选择航空交通运输方式

    D.送几百千克的葡萄到市场出售,选择水运运输方式

  • 5、银杏最适宜生长在年降水量700-1500毫米的地区,下图示意中国十大银杏观景地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银杏观景地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A.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

    C.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和南方地区

    【2】影响银杏观景地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土壤

    B.地形地势

    C.降水

    D.人类活动

  • 6、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东半球跨南北半球

    B.跨寒带、温带、热带

    C.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

    D.西靠亚欧大陆东临太平洋

  • 7、下表为我国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调查记录的当地农事活动情况,根据表中信息推断,不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时间

    5月~9月

    10月~次年5月

    主要农作物种植

    水稻、玉米生长与收割

    油菜、小麦生长与收割

    A.当地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

    B.该地的糖料作物是甜菜

    C.该地区主要的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D.该区域可能位于湿润区

  • 8、我国人口过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   )

    A. 劳动力紧缺,兵源不足   B. 住房紧张、就业困难

    C. 人口老龄化严重   D. 人口素质提高困难

     

  • 9、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粮食、蔬菜来源于下面的哪个部门(  )

    A.渔业

    B.畜牧业

    C.林业

    D.种植业

  • 10、“中国龙”——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读图回答黄河各河段“病症”的成因及对症的“药方”组合正确的是(     

    A.“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旱——加高、加固提坝

    B.“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C.“腹泻”——地表植被遭到破坏——退耕还林、还草

    D.“脚肿”——黄土结构疏松,地表崎岖——在下游修筑梯田

  • 11、人们选择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打工的主要原因是(   )

    A.有待开发的地方多 B.加工制造企业密集

    C.有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D.物美价廉的商品

  • 12、下列语句中,描写南方景观的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D.地高天寒,雪峰连绵

  • 13、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

    A.秦岭—淮河一线

    B.长城

    C.太行山

    D.贺兰山

  • 14、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我国地势变化的是(     

    A.

    B.

    C.

  • 15、火烧寮是我国年降水总量最大的地方,主要原因是(     

    A.位于西北季风的迎风坡

    B.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

    C.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

    D.受台风影响大

  • 16、《长江之恋》是国内首部4K拍摄,全景式、浸润式、立体式记录长江的大型纪录片,深受观众喜欢。读“长江流域图”,完成小题。

    【1】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按自西向东排列正确的是(     

    ①长江中下游平原②青藏高原③四川盆地④横断山区

    A.②④③①

    B.①③④②

    C.①③②④

    D.①④③②

    【2】长江沿江地带能够实现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的良性互动,是因为长江具有(     

    A.丰富的水资源

    B.巨大的航运价值

    C.丰富的水能资源

    D.丰富的水产资源

    【3】近年来,长江洪灾频繁发生,其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①中游地区围湖造田

    ②中、下游地势低平

    ③流域内降水丰富

    ④上、中游砍伐森林破坏了植被

    ⑤支流众多,雨季干支流经常同时涨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⑤

    【4】下列关于长江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长度上来看,是世界第一长河

    B.中游河道平直,弯少湖多

    C.上游河段初冬、初春有凌汛现象

    D.下游地势低平,江阔水深

    【5】长江流域最大的水利工程是____,其位于长江的____河段。(     

    A.三峡、中游

    B.小浪底、上游

    C.三峡、上游

    D.葛洲坝、上游

  • 17、下列属于我国特别行政区的是( )

    A.上海 B.香港 C.南京 D.武汉

  • 18、《航拍中国》第二季选取了浙江、四川、内蒙古、甘肃、广东、福建、江苏7个省级行政区域。这7个省级行政区域中有两个简称的是(     

    A.浙江省、四川省

    B.广东省、甘肃省

    C.四川省、甘肃省

    D.福建省、浙江省

  • 19、下列河流中,具有上游峡谷深、中游泥沙多、下游堤坝高特点的是:

    A.黑龙江 B.黄河

    C.长江   D.珠江

     

  • 20、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于2016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这体

      现了北京城市职能之一是( )

    A. 钢铁工业中心   B. 经济发展中心   C. 政治中心   D. 农业发展中心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读“我国民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B、C处主要少数民族名称。A______;B______;C______

    (2)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地区是__________

    (3)北回归线从东向西穿过的省(区),与下列民族排列相同的是( )

    A.高山族汉族壮族傣族

    B.汉族壮族傣族高山族

    C.壮族傣族高山族汉族

    D.傣族壮族汉族高山族

    (4)少数民族中分布最广泛的民族是______

    (5)“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对______(民族)聚居的草原景观的描述。

  •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目前,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诸多问题,破坏土地资源的现象严重,如城乡建设乱占耕地、过度放牧草场退化、乱砍滥伐水土流失严重、不当排放土地污染等,其中,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等问题尤为突出。针对我国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 23、__ 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 24、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______,此时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

  • 25、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是   ;目前,在我国实施的   工程中,将作为长江水北上到达京津的输水通道.

     

  • 26、上海地处____平原,属于____气候类型。

  • 27、请将下列区域景观与对应的区域名称和地理特征连线。

    [1]日本              [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3]欧洲西部              [4]澳大利亚              [5]日本

    A.发达国家集中              B.单一商品为主              C.世界活化石博物院              D.大和民族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

  • 28、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四大渔场中,最大的渔场是________ 渔场.

  • 29、我国的三大半岛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0、我国领土的最东端位于________,最南端位于_________

三、解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1、我国各地气候差别很大,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大体以____(山脉)和____(河流)为分界线。

    (2)甲、乙两地中一月气温低于0度的是____地,它属于____(气候类型)。在这种气候条件下,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

    (3)给我国东部带来降水的夏季风主要是来自印度洋和____洋,河流汛期都出现在____季(季节)。

    (4)季风气候显著对我国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是(     

    A.雨热同期

    B.减少旱涝灾害

    C.增加光热

  • 32、小明在学习了《中国的地形》后,绘制了我国地形类型构成图(图1)及我国某区域的示意图(图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有两个地形类型名称写反了,请你帮他改正:将____(填“盆地与平原”或“山地与丘陵”)位置互换。

    (2)如果给图2起个图名,最合适的是____(填“地形与植被的关系”、“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或“冬季风移动的方向”)。

    (3)要使图2更加科学规范,应当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交界处标注____(填山脉名称)。由图2可以推断出____(填字母)

    ①黄土高原地势比华北平原低②我国东西部地区降水差异显著

    ③我国地势西高东低④我国青藏高原难以利用土地比例小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青藏高原的景观图是下图中的____

    (5)读图1归纳我国地形的特点:____

  • 33、读中国部分区域图和哈尔滨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是____(河流),东北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是____

    (2)内蒙古东部降水比西部多的原因是____,图中包头是西北著名的钢铁基地,其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至少答一条)。

    (3)新疆生态环境脆弱,荒漠化严重,治理的措施有____(至少答两条)。

    (4)比较新疆和黑龙江发展种植业各自的优势自然条件。

    新疆:________;黑龙江:________

  • 34、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区域B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____,在一些海拔较低的地区分布着____农业。

    (2)自然环境对民居有较大的影响,右边景观图中的民居属于A地区的是____(填序号)。

    (3)C、D两地区的分界线是____(山脉)和淮河,但两地区的耕地类型不同,C地区耕地以____为主。

    (4)甲、乙、丙三地中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是____,导致B地区和D地区夏季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

  • 35、上海的小铭同学暑假期间前往青藏高原旅游考察。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小铭从上海乘飞机到达青海省的行政中心________。然后改乘火车,沿________铁路进行地理考察。列车经过“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时,导游说“三江源”是指长江、黄河________三大河流的源区。

    (2)青藏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该区传统的运输工具是素有“高原之舟”美称的________

    (3)青藏地区成为众多大河的发源地,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青藏地区与我国其他分区的分界线基本与我国地势第________阶梯的界线吻合,确定该界线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

    (5)关于青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草场资源不足,加上过度放牧,是我国土地荒漠化最重严重的地方

    B.长期种地不养地,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大幅度下降

    C.暴雨集中,土质疏松,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D.气温低,牧草矮小,载畜能力低

    (6)藏族人穿的藏袍可以适应当地________。

    A.气候寒冷的特点

    B.气候干旱的特点

    C.昼夜温差大的特点

    D.日照强烈的特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5
题数 35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