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对4种植物的观察记录:甲有鲜艳的花朵;乙有种子无果实;丙有根、茎、叶,无种子;丁无根、茎、叶。据此,可以推测甲、乙、丙、丁四种生物最可能分别属于哪类生物( )
A.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苔藓植物
B.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藻类植物
C.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藻类植物、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
2、家兔胚胎发育和受精的方式分别是( )
A.胎生、体内受精
B.胎生、体外受精
C.卵生、体内受精
D.卵生、体外受精
3、河蚌、蜗牛和乌贼共同具有的特征是( )
A.身体柔软都有外套膜
B.都有贝壳
C.都用腹足运动
D.都用腕足捕食
4、大象行走、袋鼠跳跃、鸵鸟奔跑,这些运动方式有利于动物
A.扩大生活空间
B.获得食物
C.逃避敌害
D.以上三项都可
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体趋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简单到复杂
B.由低等到高等
C.由水生到陆生
D.由体型小到体型大
6、如图是昆虫的发育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要表示家蚕的一生,可以表示为A→B→C→D
B.为提高蚕丝产量,应尽量延长B时期
C.蟋蟀的发育过程是不完全变态,可以表示为A→B→C
D.蝗虫危害农作物最大的时期是C
7、新型冠状病毒极易变异,曾出现过阿尔法、贝塔、德尔塔、奥密克戎等多种类型,这种多样性的实质是(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基因的多样性
D.寄生环境的多样性
8、淄川华洋街的“拓荒牛”雕塑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创新发展、攻坚克难的象征。从分类学角度看,牛属于( )
A.节肢动物
B.两栖动物
C.爬行动物
D.哺乳动物
9、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B.鸟的气囊是鸟飞行时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C.蜥蜴的体表覆盖角质鳞片,可减少水分的蒸发
D.昆虫的外骨骼会限制昆虫的发育和长大,所以昆虫有蜕皮现象
10、仿生技术的含义是( )
A.利用生物体内的物质,应用到科学领域中
B.模仿动物的动作,研制高科技含量的科学设备
C.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
D.利用动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要的物质
11、小宇在小区玩耍时发现了下面四种小动物,运用你所学知识判断,其中属于昆虫的是( )
A.
B.
C.
D.
12、下面是“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实验中的迷宫示意图及小鼠从迷宫“入口”到“出口”所用时间的实验数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次数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时间 | 2分37秒 | 1分46秒 | 54秒 |
A.小鼠一旦学会走迷宫,就不会忘记迷宫路线
B.用一只小鼠做一次实验即可得出准确的实验结论
C.不同小鼠在第一次走迷宫时所花的时间一定相等
D.若在A、B、C三处放置食物,小鼠走迷宫用时可能会减少
13、下列关于青蛙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特征错误的是( )
A.为保护自己青蛙的体色与环境接近
B.青蛙成体只用肺呼吸,完全适应陆地生活
C.青蛙成体后肢发达趾间有蹼,既可适宜在陆地跳跃,也可划水
D.青蛙幼体与鱼接近适宜在水中生活
14、下列不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
A.水母
B.珊瑚虫
C.水螅
D.珊瑚
15、通过探究发现,霉菌喜欢生活在有机物丰富、温暖、潮湿的地方,为了防止食品长霉,你认为食品最好保存在哪种环境中( )
A.低温、潮湿
B.低温、干燥
C.温暖、干燥
D.温暖、潮湿
16、下列是一位同学对部分动物类群特征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
A.腔肠动物——身体中央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B.扁形动物——身体扁平,消化道有口无肛门
C.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构成
D.软体动物——身体外都被覆坚硬的贝壳
17、小欢利用周末到军属王大爷家搞义务劳动,当他直臂提起一桶水上六楼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
A.收缩、舒张
B.舒张、收缩
C.收缩、收缩
D.舒张、舒张
18、古典文学“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这句诗描写的是蝴蝶的( )
A.取食行为
B.繁殖行为
C.节律行为
D.攻击行为
19、202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男女性别的比例接近1:1。决定男女性别的关键因素是( )
A.性染色体组成
B.常染色体
C.环境条件
D.蛋白质
20、手不慎被轻度划伤时,伤口处血液很快凝固,起作用的是血液中的( )
A.红细胞
B.血小板
C.无机盐
D.白细胞
21、目前我们已知认识了很多种动物,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两类:一类是 ,另一类是 。
22、基因是有____________的DNA片段。
23、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人人 就有,不针对某一特定的 ,而是对多种 都有防御作用。
24、蚯蚓在土壤中穴居生活,使土壤变得疏松,这有利于农作物根的__________。蚯蚓的粪便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能提高土壤的______________。
25、填空题
(1)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由__________因素决定的,是动物的一种先天具备的非条件反射。后天学习行为则是在动物成长过程中,通过个体生活经验和“学习”经历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以适应周围环境,属于_________反射。
(2)保护动物多样性要在遗传物质、物种和___________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和采取保护措施,这些措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制教育和管理等。
(3)骨中对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起着重要作用的结构是____________。
26、鸟类特点有:体表______________,前肢变成______________,骨骼______________。
27、婚姻法规定:近亲之间禁止结婚。这是因为近亲夫妇双方携带相同的致病基因可能性大大增加,大大提高了后代________的发病概率。
28、生物体的性状通常是由_________基因控制。这一对基因位于______的两条染色体的________位置。
29、截止2021年9月10日,备受关注的北迁的云南省野象群集体返回原栖息地。2020年3月,来自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由15头野象组成的象群,在自己觅食和人类投喂下一路向北逛吃,到6月上旬,己跨过了约半个云南省,行程500多公里。随着象群向人类生活密集区域靠近,对象群进行“劝返”(引导返回原栖息地)成为了热议话题。那么,为什么要对象群进行“劝返”?请你说明理由:①_______;②______;______。
30、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关系,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某一环节出了问题,会影响到整个_________.
31、把下列科技成果和生殖方式对应连线。
32、生物变异对自身都有害。_____
33、观察如图中的动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马在繁殖和哺育后代的过程中具有胎生和_____的特征。
(2)上述四种动物中,通过产卵繁殖后代,卵表面有坚硬卵壳的动物有_____(填字母)。
(3)上述四种动物中,用鳃呼吸的动物有_____(填字母)。
(4)上述四种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有_____(填字母)。
34、生物兴趣小组成员看到电视广告中某洗手液厂商标榜其洗手液有强效的“抗菌”能力。他们对此产生了疑问,于是设计并做了下列实验:
(1)实验方案如下:
①将配置好的培养基分装入9个培养皿中,进行高温灭菌后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个,分别编号为A、B、C组;
②在教室中打开A、B两组的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20分钟,C组不做处理;
③在A组培养皿中加入___,B组培养皿中加入2mL无菌水,C组不做处理;
④将A、B两组6个培养皿盖好,和C组一起放入恒温箱中,在30℃条件下培养3天,每天观察两次并记录。(注意不要打开培养皿)
(2)预测实验结果与结论:
若统计记录结果是:A组菌落平均数较少,B组菌落平均数较多,C组无菌落或菌落平均数较少,则说明___。
(3)设置C组的实验目的是___。
(4)实验设计A、B、C的三组时,每组设置3个培养皿,取菌落的平均数,而不只设置1个培养皿,是为了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