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菌根据外部形态的不同大致可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
B.与真菌相比,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细菌和真菌细胞中都有叶绿体,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D.细菌都是单细胞个体,真菌有单细胞也有多细胞个体
2、花样滑冰是冬奥会上最受观众喜爱的项目之一,它惊心动魄的跳跃,眼花缭乱的旋转,把惊险和美丽发挥到极致。下面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花样滑冰运动员训练时会使用运动护膝,护膝与关节结构中的关节腔具有相似的作用
B.花样滑冰运动员优美的动作,仅靠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的调节就可以完成
C.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的
D.运动的产生过程是:骨骼肌收到神经传来刺激→骨骼肌牵拉骨绕关节活动→骨骼肌收缩
3、下列具有社会行为的一组动物是( )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4、原始大气与空气相比较,没有的气体成分( )
A.甲烷
B.氧气
C.水蒸气
D.氢气
5、下列动物的行为对植物不利的是( )
A.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
B.猴子吃桃、将桃核随意乱扔
C.过多的蝗虫啃食玉米的叶
D.榛睡鼠可储存大量的果实
6、“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暗含的食物链是( )
A.植物→蝉→螳螂→黄雀
B.黄雀→蝉→螳螂
C.植物←蝉←螳螂←黄雀
D.蝉→螳螂→黄雀
7、生鱼片味道鲜美,但从卫生角度考虑,食用生鱼片有可能感染华枝睾吸虫。下列关于华枝睾吸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腔肠动物
B.营寄生生活,生殖器官不发达
C.可通过感染鱼虾进入人体,使人患病
D.消化器官发达,能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
8、蝌蚪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变化是( )
A.鳃消失
B.尾消失
C.体表出现鳞片
D.长出四肢
9、微生物一般“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有关图中微生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是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
B.④是青霉,能从中提取抗生素,治疗细菌性疾病
C.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有①②③,除①外,其它都属于真核生物
D.③④⑤都能产生孢子,③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还能进行出芽生殖
10、下列对鱼类在水中生活和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体表覆羽减小阻力
B.脊柱两侧具有发达的肌肉
C.身体大多呈流线型
D.鱼类能利用鳃进行呼吸
11、下列关于青蛙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特征错误的是( )
A.为保护自己青蛙的体色与环境接近
B.青蛙成体只用肺呼吸,完全适应陆地生活
C.青蛙成体后肢发达趾间有蹼,既可适宜在陆地跳跃,也可划水
D.青蛙幼体与鱼接近适宜在水中生活
12、课堂上,同学们一会儿看黑板,一会儿看课本,他们既能看清黑板上的字又能看清课本上的字,这是因为眼球中有具有调节作用的( )
A.瞳孔
B.角膜
C.玻璃体
D.晶状体
13、如图是中考体育测试项目立定跳远的示意图。下列关于立定跳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立定跳远过程中,关节起到支点的作用
B.立定跳远只需要骨骼肌参与就能完成
C.立定跳远的完成需要能量的供应
D.立定跳远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由多个系统协调完成的
14、《三十六计》之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本意是蝉蜕皮而走,蝉蜕还挂在枝头,比喻用计脱逃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金蝉脱壳”中的“壳”指的是( )
A.内骨骼
B.外骨骼
C.皮肤
D.黏液
15、蜥蜴属于爬行动物,蜥蜴能够终生生活在陆地上,最主要原因是( )
A.头后面有颈,头可以灵活地转动
B.肺较为发达,气体交换能力较强
C.生殖和发育可以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
D.皮肤干燥,表面覆盖角质的鳞片
16、下列对青蛙的特点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青蛙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所以它是两栖动物
B.青蛙有肺和四肢,能够在陆地上生活,所以它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C.青蛙的肺发达,气体交换能力强,只靠肺呼吸
D.青蛙后肢发达,趾间有蹼,既能跳跃也能划水
17、如图所示的培养基上有两处菌落:①处较小,表面光滑黏稠;②处较大,呈黑色绒毛状。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菌落是肉眼可见的
B.菌落是多种微生物聚集形成的
C.①处可能是某种细菌的菌落
D.②处可能是某种真菌的菌落
18、测定3类细菌对氧的需要,让它们在3个不同的试管中生长,下图显示了细菌的生长层。据此判断:只能在有氧培养基中繁殖、只能在无氧培养基中繁殖、在有氧和无氧的培养基中都能繁殖的细菌依次是( )
A.Ⅲ Ⅰ Ⅱ
B.Ⅲ Ⅱ Ⅰ
C.Ⅰ Ⅱ Ⅲ
D.Ⅰ Ⅲ Ⅱ
19、下列节肢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
A.
B.
C.
D.
20、目前有的国家允许以医学手段培育“三亲试管婴儿”,其培育过程可选用如下技术路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早期胚胎需植入母体子宫内膜继续发育
B.“三亲试管婴儿”培育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C.“三亲试管婴儿”的遗传物质全部来自母亲卵细胞的细胞核
D.早期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捐献者卵细胞的细胞质
21、施肥过多,会引起“烧苗”的原因是______。
22、“西湖春色归,春色绿于染”,这句诗描写的是植物;
23、_____是脊椎动物中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类群。它的生殖方式为_____,幼体生活在水中,用_____呼吸。
24、我是人体内一个长得像小蝌蚪的细胞,我和上亿个同伴竞争,穿过重重阻碍终于在一个狭窄的管道里与卵细胞相遇并结合成一个新的细胞,我们开始分裂,产生更多的细胞,最终在一个宽敞的房子里住下来,开始发育……请回答。
(1)“我”指的是 ,产生“我”的器官是 。
(2)“狭窄的管道”指的是 ,结合成“新的细胞”的过程叫做 。
(3)“宽敞的房子”指的是母体的 。
(4)宝宝在发育过程中,通过 和 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
25、在显微镜下观察根的结构,自下而上是 、 、 和 。
26、生物学家在对植物进行分类时,要仔细观察植物的___,如观察被子植物的根、茎、叶、_____、___和___的___,从这些器官中发现它们共同的或不同的特征,从而确定它们的___关系。
27、家蚕的一生经过卵、 、 和 四个时期。
28、遗传病一般是由 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 所控制的.
29、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____ 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发
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__ _生殖。它们的本质区别是有无 的结合。
30、腔肠动物身体呈_____,体表有_____,有口无_____。
31、将下列疾病与其相应的病因用线连起来
32、阅读资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资料一:塑料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塑料垃圾排放到环境后经过多个途径形成微塑料。这些微塑料存在于水体、土壤和空气中,极易被生物采食而进入食物链中。研究者挑选体重相近的雌性小白鼠10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正常鼠粮,实验组在正常鼠粮中添加3%微塑料粒,在25℃环境中饲喂27天。称量各组小鼠的体重,结果如曲线图所示。将小鼠进行剖检,在显微镜下观察小肠切片,对照组可见小肠绒毛无异样,实验组小肠绒毛变短,大部分形态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资料二:目前,温和条件下的微塑料原位降解研究是一个新兴领域。一些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某些微生物降解微塑料,将其转化为无害的末端产品,进一步研究发现加入理想的生物酶可促进微生物降解作用。
(1)微塑料可能通过食物链累积最终进入人体内。( )
(2)资料一的实验中,变量是小鼠的体重。( )
(3)实验组小鼠体重停滞甚至下降,与小肠绒毛的形态结构发生改变有关。( )
(4)资料一说明了生物能影响环境,环境也能影响生物。( )
(5)资料二中末端产品是指某些微生物降解塑料成为更细小的微塑料颗粒。( )
33、小明是个善于思考的同学,他在家中观察饲养的金鱼时,想到一个问题:
“温度对金鱼的呼吸频率有没有影响?”为探究这一问题,他设计了如下方案,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活动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
(2)如果你做这个实验,你将根据什么判断金鱼的呼吸次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在步骤3的设计中,对每种情况的操作均同时设置了两个重复组,其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可信度。烧杯①②和烧杯③④两组设计中,哪一组更科学,更严谨?试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本实验,你推测金鱼吞入的水从鳃流出时,其成分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如图为几种细菌、真菌、病毒的形态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微生物有真正细胞核的是[_____]。
(2)D 没有______结构,有______外壳和遗传物质内核组成。
(3)B 的生殖方式是______,且B可以产生抗生素,能够抑制______的生长。
(4)A 类型的微生物有些营养方式为自养,请举出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