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环境中,最容易滋生霉菌的是( )
A.熟透掉落的柿子
B.衣柜干燥的皮衣
C.罐装保存的奶粉
D.工地潮湿的沙堆
2、如图是蛔虫(甲)和蚯蚓(乙)的形态图,以下不能用来区分它们的身体特征是 ( )
A.是否分节
B.是否有刺细胞
C.是否有环带
D.是否有角质层
3、夏天的一场大雨后,同学们在校园的草地上捕捉到一些蚯蚓,在观察了蚯蚓的外部形态后,其中不正确的是( )
A.①是蚯蚓的后端
B.蚯蚓的身体呈圆筒形
C.用手抚摸蚯蚓,感觉腹面比背面粗糙
D.蚯蚓在报纸上的移动速度比在玻璃上快
4、不是每一朵花都能结出果实,能结出果实的花一定( )
①长有雌蕊和雄蕊 ②长有雌蕊 ③经历了自花传粉 ④经历了传粉 ⑤经历了受精
A.①④⑤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②③⑤
5、如图表示人的受精及胚胎发育的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下列有关人体精子和卵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精子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组成
B.卵细胞是人体最大的细胞
C.正常男性每次排出一个精子
D.正常女性左右卵巢交替排卵
【2】下列对图中A、B、C、D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
A.A——精子
B.B——子宫
C.C——受精卵
D.D——受精
【3】有关人的生殖和发育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甲①产生生殖细胞,分泌雌激素
B.E、F过程需要卵细胞中的卵黄提供营养
C.G过程在母体的③中发育
D.胎儿通过自身的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从母体获得氧气和营养成分
【4】下列有关人类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男性与女性生殖器官的差异称为第一性征
B.第二性征的出现是性激素作用的结果
C.男孩出现的遗精现象属于第二性征
D.母亲分娩过程的结束标志着新生命的诞生
6、海南疣螈(如图)是海南特有的唯一有尾两栖类动物,下列关于该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殖方式是卵生
B.不能自由运动
C.生殖过程脱离了水
D.体表有厚厚的甲
7、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
A.人的单眼皮与双眼皮
B.狐的长尾与短尾
C.豌豆花的位置在叶腋和茎顶
D.种皮的灰色与子叶的绿色
8、无土栽培是一种用营养液代替天然土壤栽培植物的技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种类的植物所需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基本相同
B.同种植物不同阶段所需养分基本相同
C.定期向营养液中通气有助于植物的生长
D.无土栽培可全部代替天然土壤栽培
9、为了探究有关食品腐败的问题,李敏同学取三个相同的锥形瓶,各加入50毫升牛奶,高温煮沸后按下表要求进行处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甲瓶 | 乙瓶 | 丙瓶 |
瓶口 | 敞开 | 敞开 | 用消毒棉球塞住 |
温度 | 25℃ | 5℃ | 25℃ |
A.实验前将锥形瓶中的牛奶高温煮沸,目的是杀死原有的细菌
B.甲瓶与乙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温度对食品腐败速度的影响
C.甲瓶与丙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有无细菌
D.乙瓶与丙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瓶口是否敞开
10、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发生的最显著的变化是( )
A.奔跑飞快
B.脑容量增加
C.后肢粗壮
D.用火和使用工具
11、秋风习来,湖水微漾,成群的野鸭在湖面戏耍。这是某同学赞美民丰湖的语句,下面有关野鸭的繁殖叙述错误的是( )
A.野鸭体温高且恒定,骨骼很轻,具有孵卵等繁殖行为
B.野鸭的受精卵形成于输卵管中
C.如图鸭卵中的①不一定具有分裂能力,需孵化时照蛋观察
D.图中的②将来发育成幼鸭,③为其发育提供营养
12、下列属于营养繁殖方式的是( )
A.播撒玉米种子种地
B.野生水果落地后萌发出幼苗
C.用土豆芽发育成新植株
D.埋下小麦种子后,种子发芽
13、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法制教育
B.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保护基因的多样性
C.大量围湖造田不会影响生物的多样性
D.应大力引进外来物种以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14、以下具有外套膜的动物是( )
A.蚯蚓
B.河虾
C.蝗虫
D.乌贼
15、你观察过养在鱼缸里的鱼吗?它的口和鳃盖总是不停地张开和闭合,这是鱼在进行哪项生理活动( )
A.控制身体沉浮
B.喝水
C.呼吸
D.散热
16、蜥蜴、龟等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动物,它们的共同特征不包括( )
A.体表具有角质的鳞片或甲
B.用肺呼吸
C.在陆地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D.体温恒定
17、如图是鸟卵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其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4是气室,能为鸟卵的发育提供氧气
B.2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全部由6提供
C.图中的3和8对鸟卵起保护作用
D.卵产出后,由于没有适宜的温度,2的发育就暂时停止
18、如图中动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9、如图是尿液形成示意图,原尿形成的场所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0、下列有关两栖动物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
B.两栖动物的成体主要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
C.青蛙是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D.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
21、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__、成员之间有明确的__,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22、化石是指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_____、遗迹和遗物。
23、为了研究免疫的产生,同学们做了以下的实验
步骤一:取六只小白鼠做实验,平均分成甲乙两组.
步骤二:甲组的小白鼠取活的肺炎球菌注入体内;
乙组取加热杀死的肺炎球菌注入体内,过两周后取活的肺炎球菌注入体内.
步骤三:观察实验结果:甲组全部死亡,乙组的全部存活
(1)这个实验中所用的小白鼠健康状况要一样吗? 为什么:
(2)乙组的小白鼠不死亡,是因为它们的体内产生了 ,这种免疫方式属于 性免疫.
(3)如果将流感疫苗注射到乙组小白鼠的体内,小白鼠会患病吗?为什么? .(两问全对才得分)
24、骨的运动要靠__________的牵拉,但骨骼肌只能收缩_______骨,而不能_______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_________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25、昆虫的基本特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家蚕的个体发育过程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时期。
27、蝗虫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_____和_____。
28、水陆两栖的动物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_____中,用_____呼吸,变态发育成成体 成体水陆两栖生活,用____呼吸,同时用_____辅助呼吸。
29、图为生态系统结构简图,请回答:
(l)光、二氧化碳、水等属于生态系统的 部分,图中生产者是 。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表达了食物链中部分生物吃与被吃的关系,请写出图示中的食物链: 。
(3)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
(4)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__________和食物网流动的。
30、动物的运动是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的协调配合完成的。
31、动物能进行各种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繁殖的活动,将以下相关的内容连线。
32、地衣是真菌与蕨类共生在一起形成的。( )
33、桃树是我们本地普遍栽种的果树品种,春天来了,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请结合图示回答:
(1)春天桃树、杏树等最先看到的是满树的花儿.这些花是由________发育来的。
(2)桃花开放后,我们能看到其色彩鲜艳的部分是________.花的主要结构在下图中是[]________和[]________。
(3)桃营养丰富,美味可口,其鲜嫩的果肉主要是由________发育来的。
(4)早生蜜桃”的果实个大,味甜,可保持这一优良性状,在生产实践中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此方法确保成功的关键是________。
(5)小刚在帮助家人摘桃时,发现碰伤或遭虫咬的树干或枝条上,有粘液流出,这些粘液来自________。
34、“碳中和”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或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的收支相抵,即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吸收量相当。某项目式学习小组搜集了如下两图所示资料。请分析作答。
(1)在图1中,大气中二氧化碳直接来源于过程______(填编号)。
(2)图2显示1963-2019年间,无论全球还是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都______。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大于吸收量,已经出现超过生物圈碳中和的趋势,导致______增强,全球气候变暖。
(3)我国政府提出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请从以下两方面对自己的日常行为各提一条要求。
I、增加二氧化碳吸收:______。
II、减少二氧化碳排放:______。(答案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