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苜蓿(mùxu)的根有根瘤菌,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气,贫瘠的土壤种植苜蓿后会变得肥沃。关于苜蓿和根瘤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苜蓿和根瘤菌是寄生关系
B.根瘤菌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
C.苜蓿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
D.根瘤菌为苜蓿提供含氮无机盐
2、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甲同学的A型血和乙同学的B型血
B.小狗的卷毛和黄毛
C.豌豆种子的绿色和黄豆种子的黄色
D.小麦的抗倒伏和高产
3、生产沼气的原料是农作物秸秆、人及禽畜粪便,分解这些原料的微生物主要是( )
A.曲霉
B.大肠杆菌
C.产甲烷细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4、黑长尾猴发现蛇时,会发出警戒声,以提醒同伴。这种信息交流的方式是( )
A.声音
B.动作
C.性外激素
D.身体接触
5、下列不属于性状的是( )
A.人的血液流动
B.人的卷舌
C.人的耳垂
D.人的单眼皮
6、分析下表数据(单位:g/100mL),表示肾小球中液体的是( )
成分 | 水 | 蛋白质 | 葡萄糖 | 无机盐 | 尿素 |
样品A | 90 | 7.00 | 0.10 | 0.72 | 0.03 |
样品B | 99 | 0.00 | 0.10 | 0.72 | 0.03 |
样品C | 95 | 0.00 | 0.00 | 1.50 | 2.00 |
A.样品A
B.样品B
C.样品C
D.无法判断
7、黄樟树是我国常见的行道树,可提供优质木材,其抗污染、抗病虫能力强,繁殖以播种为主,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优质木材来自黄樟树干的韧皮部
B.移栽黄樟树时,要注意带土移栽、去掉部分枝叶
C.黄樟树主要通过无性生殖进行繁殖
D.行道树进行修剪的目的是保护其顶端优势
8、下列动物中,真正属于鱼的动物是( )
A.章鱼
B.鲸鱼
C.甲鱼
D.鲫鱼
9、血液循环系统在人体生命活动中担负着重要的生理功能,下列各项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②成熟的红细胞有细胞核,具有运输氧的功能③心房与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关的瓣膜,保证了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④动脉血管内流的是流的动脉血,静脉血管内流动的是静脉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如图是人体长骨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骨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骨密质,抗压能力强
B.②是骨髓,终身具有造血功能
C.③中有成骨细胞,对骨的生长和再生有作用
D.④神经,对骨有营养作用
11、蜥蜴最主要的运动方式是( )
A.爬行
B.跳跃
C.飞行
D.游泳
12、与两栖类动物相比,鸟类繁殖成活率较高,其主要原因是( )
①卵生 ②体内受精 ③卵内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④有孵卵与育雏行为 ⑤卵有卵壳保护 ⑥生殖发育不受水的限制 ⑦卵的数量巨大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②④⑤⑥
C.①③⑦
D.④⑤⑥⑦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螅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是刺细胞
B.绦虫属于线形动物,有口有肛门
C.蛔虫寄生在人体的小肠中,消化管结构简单
D.华枝睾吸虫营寄生生活,具有发达的生殖器官
14、下列关于正常男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2条常染色体+X
B.22条常染色体+Y
C.22对常染色体+XX
D.22对常染色体+XY
15、下列选项排列顺序不符合题图中I、II、III所示对应关系的是( )
A.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B.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
C.原核生物,细菌,真菌
D.生殖方式,分裂生殖,孢子生殖
16、某同学用甲、乙、丙三种动物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得到如下实验数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动物 | 甲 | 乙 | 丙 |
成功取食前的尝试次数/次 | 200 | 20 | 6 |
A.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行为
B.学习行为跟遗传因素无关
C.在这三种动物中丙的学习能力最强
D.三种动物从高等到低等的排列顺序是甲、乙、丙
17、呼伦贝尔草原上曾有许多狼,经常袭击家畜,给牧民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当地牧民组织过大规模的捕狼的活动。但随后野兔却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野兔和牛羊争食牧草,牧民的经济损失更严重,并加速了草场的荒漠化。下面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当狼被猎杀,会导致食物链切断,破坏了草原生态系统,因此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
B.为了减少野兔对牧业的危害,我们可以使用大量农药毒杀野兔
C.牛、羊、兔、狼作为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具有促进物质循环的作用
D.狼进行生命活动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光能
18、环节动物和线形动物外形相似,区分它们的主要依据是( )
A.是否有消化管
B.是否有肛门
C.是否自由生活
D.身体是否分节
19、鱼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还深深融入了人类的文化,如年画中的鱼寓意年年有余。以下生物中不属于鱼类的是( )
A.带鱼、鳙鱼
B.鲫鱼、鲤鱼
C.海马、金鱼
D.章鱼、鲸鱼
20、动物在自然界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分所对应不正确的是( )
A.利用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这是无污染的“生物防治”
B.松鼠将松子储存在地下——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利用“蝙蝠的回声定位”研究出雷达——这是仿生的应用
D.苍耳果实可以挂在动物皮毛上——帮助植物扩大分布范围
21、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在_______条件下,将植物的_________、______或细胞等在含有多种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培养基上,使之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的技术,称之为植物的组织培养。
22、____________________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
23、请分析下面两个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并回答问题。
(1)食物网A描述了具有多种生物的生态系统,其中获取食物的路径具有较多选择的生物是( 和 。
(2)介壳虫在食物网A和食物网B中处于不同的位置,假若它同时在这两个位置上消失(死亡),那么对于 ( )(填“食物网A”或“食物网B”)的后果更严重,说明保持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具有更好的 能力。
(3)鹰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
流动的。
24、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______的调节。
25、动物的行为分为_______和后天学习行为两大类。婴儿一出生就会吮吸乳汁,这一行为属于______________行为。
26、某些媒体报道“转基因植物油对人类的健康不利”,也有专家说“转基因植物油是安全的”,到底是否安全呢?某班初二学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一)实验器材:普通植物油,转基因植物油,稻谷若干,小白鼠若干,两个规格一样且空间足够大的铁笼等.
(二)该同学提出的问题:转基因植物油对人类的健康是否有影响.
(三)实验过程:
(1)将两个铁笼分别贴上甲组和乙组标签,选取两只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大小一致、性别相同的小白鼠,分别置于甲、乙铁笼中.
(2)称取一定重量的同种稻谷平均分成两份,分别拌适量且等量的普通植物油(A料)和转基因植物油(B料)待用.
(3)甲组饲喂适量A料,乙组饲喂 (填等量或过量)B料.
(4)饲喂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甲、乙两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
(5)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
①若两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有明显差异,则说明转基因植物油对人类健康 (填有或无)影响.
②若两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无明显差异,则说明转基因植物油对人类健康 (填有或无)影响.
(四)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为该同学做出假设,你的假设是: .
(2)该同学设置甲组的目的是 ,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
(3)该实验选取小白鼠的数目过少,会增大实验的 ,导致实验结论可信度不高.
27、艾滋病病毒主要通过性行为、血液和____________等途径传播。
28、植物的果实和种子都具有传播的途径,蒲公英传播种子依靠的是__________,苍耳传播种子靠的是__________的活动。
29、生物主要分类单位是_____、门、_____、目、_____、属、_____。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_____,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_____。
30、生物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_____ 的多样性和_____ 的多样性.
31、将下列现象与对应的行为用线连起来
A.鹦鹉学舌 a.先天性行为
B.幼袋鼠吃奶 b.学习行为
C.蜂群中的蜂王、工蜂和雄蜂各有分工 c.社会行为
A、_______B、_______C、_______。
32、生物技术只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利益,不会有明显的或潜在的威胁。(______)
33、“碳中和”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或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的收支相抵,即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吸收量相当。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来源有_____(填图中的序号)等。
(2)绿色植物通过[③]_____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碳中和”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又将_____排放到大气中,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3)在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中,细菌和真菌属于_____。
(4)为早日实现碳中和,你在爱绿护绿、低碳生活方面能做些什么?写出两点措施:_______,_______。
34、连江县是个沿海城市,作为连江人,你对海洋鱼类一定不会陌生。请你根据日常生活常识和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与鱼类有关的问题。
(1)从有无脊柱特点来区分,鱼类属于 动物,而蝗虫属于 动物的。
(2)观察鱼缸中的鱼,可以看到它的口和鳃盖后缘不停地相互交替张开和关闭,这是鱼在进行 。蝗虫身体中与鱼鳃功能相当的结构是 。
(3)鲸虽然与鱼一样,均生活在水中,都具有 的体型,但是鲸具有哺乳动物所特有的特征,如胎生、 ,因此它属于哺乳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