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
B.蚂蚁觅食、大雁迁徙、老马识途都属于动物的先天性行为
C.暴雨前,蚁群叼着卵茧、食物等有序的往高处转移,说明蚂蚁具有社会行为
D.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2、比较不同种类生物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它们。如图是某些生物的结构或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具有杆状、球状、螺旋状等形态
B.②是酵母菌、发酵过程中会通过分裂大量增殖
C.③与①②最显著的区别是无成形的细胞核,是原核生物
D.③寄生在①体内,离开活细胞后会变成芽孢
3、下列关于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B.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育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C.进行无性生殖的植物,不能产生生殖细胞
D.植物的根茎叶等直接产生新个体都属于营养繁殖
4、关于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乳酸菌一一酿酒
B.甲烷菌一一产生沼气
C.醋酸菌一一酿醋
D.青霉菌一一提取青霉素
5、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酵母菌培养液,看到了如图所示的视野。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酵母菌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单细胞真菌
B.视野中的酵母菌在进行出芽生殖
C.酵母菌有a真正的细胞核和b液泡
D.为了减慢酵母菌的繁殖速度,将其保存在温暖环境
6、下列关于花和果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将未成熟的雌花套袋处理只能长出果实而没有种子
B.通过人工辅助授粉,可以解决玉米果穗顶部缺粒现象
C.玉米种皮和果皮结合在一起,一粒玉米就是一个果实
D.一颗西瓜含有多粒种子,说明西瓜子房中有多个胚珠
7、下列关于细菌、真菌与人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利用转基因技术把胰岛素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可以通过培养大肠杆菌来获得胰岛素
B.人类利用青霉等真菌应用于生产抗生素
C.链球菌(细菌)引起人患手癣、足癣
D.甲烷菌可应用于产生沼气,利用细菌来净化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
8、下列关于扁形动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寄主是钉螺
B.涡虫有眼点,可以感知光线
C.扁形动物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D.涡虫和华枝睾吸虫均营寄生生活,生殖器官发达
9、下列叙述体现了“动物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是( )
A.苍耳的果实表面有刺,可以钩挂在动物的皮毛上被带到远方
B.人为的捕杀或随意引进某种动物,都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状态
C.干草被羊吃了会在羊体内分解
D.蝗灾、蚜虫害等导致农作物减产
10、面包变质时出现的青黑色斑点可能是( )
A.一个霉菌
B.一个霉菌的菌落
C.一个细菌的菌落
D.一个酵母菌菌落
11、如图为肺泡处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过程表示呼吸作用
B.c代表二氧化碳,d代表氧气
C.血管甲是肺动脉,含氧量高
D.血管乙中的血液将回到右心房
12、我国曾开展过大规模的“剿灭麻雀”运动,但是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应该保护麻雀。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麻雀除了啄食农作物外,也啄食害虫
B.麻雀作为消费者,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C.现在的麻雀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不再糟蹋农作物
D.大量捕杀麻雀,破坏了食物网的稳定,影响了其他生物的生存
13、“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的诗句分别描述了动物的什么行为( )
A.防御行为、取食行为
B.防御行为、迁徙行为
C.取食行为、繁殖行为
D.迁徙行为、繁殖行为
14、关于“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探究的是小鼠的先天性行为
B.同一探究条件下小鼠“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远少于蚯蚓
C.不同小鼠熟悉迷宫的能力都一样
D.小鼠一旦学会走迷宫就不会忘记
15、如图为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对该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煮沸可杀死肉汤原有的细菌
B.断开鹅颈后外界微生物可进入瓶内
C.该探究的实验变量是空气
D.肉汤腐败是来自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
16、下图是生活中常见的五种动物。图中①—⑤所示动物按低等到高等的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⑤④③
B.③④⑤②①
C.⑤④①②③
D.③⑤④②①
17、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是保护
A.草原生态系统
B.荒漠生态系统
C.温带森林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
18、下列名称带“鱼”的动物中,属于鱼类的是( )
A.鱿鱼
B.鲨鱼
C.甲鱼
D.娃娃鱼
19、如图,圆圈表示三种生物本身具有的特点,重合部分则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Q可以表示有脊柱
B.P可以表示真正的陆生动物
C.F可以表示用鳃呼吸
D.E可以表示用肺呼吸
20、有些病毒可能引起人或动物患病,下列疾病由病毒引起的是( )
A.新冠肺炎、鸡瘟、烟草花叶病
B.扁桃体炎、禽流感、小麦叶锈病
C.近视眼、艾滋病、水稻稻瘟病
D.呆小症、足癣病、肝炎
21、同青蛙一样,其他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________中进行,幼体要经过___________发育才能上陆生活。
22、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______和_______保持着相对的稳定,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_________。
23、如图是家鸽的骨骼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家鸽哪些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适于飞翔。(“[]”内填序号,横线上填文字)
(1)家鸽的身体呈_________形,这种体形可以减少飞行时_________。
(2)观察家鸽的骨骼,可以发现很[]_________突出,长骨______,内有空气.
(3)飞行器官发达,前肢变成了翼,发达的________,附着在胸骨上,可牵动两翼飞行。
(4)与人的心脏大小及心搏次数比较,鸟类的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较__________,心搏频率较_________。
(5)家鸽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__的呼吸方式,这种呼吸方式,是因为体内有发达的_________与肺相通,它们分布在内脏器官之间,有的还突入到骨的空腔里。当家鸽飞行时由于剧烈运动产生的_________,大部分由它通过呼吸排出体外,同时满足信鸽对氧气的需求。
24、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而鸟类的生殖和发育完全摆脱了水的限制,这与鸟卵的特殊结构有关,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②时期的青蛙幼体用 呼吸,生活在水中.
(2)甲图④时期的青蛙用 呼吸, 辅助呼吸.
(3)乙图鸟卵结构中[ ] 储存了大量的水分,为胚的发育提供一个水环境.
(4)乙图中胚胎发育的主要营养来源为[ ] .
25、植物吸入体内的水分,只有__%左右真正用于各项生理活动或留在植物体内,其余__%左右的水都被蒸腾到大气中.
26、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性状与基因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7、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行为对动物的____和____有重要作用。
28、对生物进行科学的分类是认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其中分类最基本的单位是______;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______的多样性。
29、中华鲟是具有江海洄游特性、在洄游时必经过荆江(荆州市境内的长江)的珍稀鱼类,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中华鲟的体内,当血液流经_________时,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30、生物的分类单位共有_____个等级,其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_____,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大,它们之间的共同特征就越___,分类单位越小,它们之间的共同特征就越_____。
31、用线把动物类型与它们的主要特征连接起来
32、动物在生存斗争中,体型较大的个体一定获胜。
33、牛的毛色有黑色和棕色,如果两头黑牛交配产生了一头棕色小牛,请回答:
(1)黑色和棕色哪种是显性性状___________
(2)如果用B与b表示牛的毛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写出上述两头黑牛及棕色小牛的基因组成 两头黑牛为_____________ 棕牛小牛为___________
(3)上述两头黑牛产生一只黑色小牛的可能性是______
(4)如果用一头雄牛与多头雌牛(基因组成为Bb)交配共出生20头小牛,全部为黑色,则此雄牛的基因型最可能是____________
34、根据家兔和狼的牙齿图解,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各指示线所指部位的名称并回答:[1][2][3]分别是_____。
(2)___图是家兔的牙齿,这与____生活相适应。其适应性表现在______。
(3)_____图是狼的牙齿,判断的理由是:____尖锐锋利,这与肉食性生活相适应。体现生物学的观点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