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岸上的人能看到水中的鱼,下列能正确解释该现象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2、用如图所示方法测液体的温度,则测得温度较准确的是( )
A.甲和丙
B.乙和丙
C.只有乙
D.只有丙
3、小丽发现用电吹风吹干湿发时,用高速热风并将头发散开,会干的更快些,她与同学们对这一现象进行讨论后,提出了下面四个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 )
A.头发干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B.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C.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有什么关系?
D.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有什么关系?
4、下列现象中,不是由弹力产生的是( )
A.上紧了发条的机械手表的指针在转动
B.弓将箭射出去
C.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
D.用橡皮筋将塑料袋口扎紧
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C.深夜里优美的钢琴声,它不是噪声
D.超声波可以粉碎结石,说明声音具有信息
6、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中明月倒影是光的折射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
D.人们常说的“天狗吃月”这一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7、城市道路旁常有的“禁止鸣笛”标志,下列减弱噪声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是( )
A.工厂作业工人戴耳罩
B.公园里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C.图书室有“禁止喧哗”的标示语
D.高架桥旁边的居民家中装双层玻璃
8、如图所示为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的关系时作出的图像,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
B.相同体积的甲物质与乙物质质量比是
C.甲物质与乙物质的密度之比是
D.相同质量的甲物质与乙物质体积比是
9、如图所示,蜡烛距凸透镜20cm,距凸透镜3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20cm
B.生活中利用该成像规律制成了照相机
C.将光屏与蜡烛位置互换,光屏上不能成清晰的像
D.若将蜡烛左移,则光屏也左移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10、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减小2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将
A.减小20°
B.减小40°
C.增大20°
D.增大40°
11、如图所示,将一双木筷和一把不锈钢汤匙一起浸在热水中,数秒后,发现不锈钢汤匙比较烫手,主要是因为不锈钢汤匙具有( )
A.良好的导电性
B.较大的硬度
C.良好的导热性
D.较大的密度
12、小红坐在列车甲中,先后观察到另一辆列车乙的运动情况如图(1)、(2)所示,请根据图中所示情景判断,下列情况可能发生的是( )
①甲和乙均相对于站台运动,且方向相反,甲的速度大于乙
②甲和乙均相对于站台运动,且方向相同,甲的速度大于乙
③甲相对于站台静止,乙相对于站台运动
④甲相对于站台运动,乙相对于站台静止
A.只有③
B.只有①②
C.只有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2023年央视春晚上演员用洞箫吹奏名曲《百鸟归巢》,演奏者用洞箫以花舌吹法模拟鸟啼声,其模拟的鸟啼声使现场听众感受到了百鸟归巢的活跃气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
B.用洞箫模拟鸟啼声,主要模拟鸟啼声的音调
C.现场的听众听到乐曲声是通过笛子传播的
D.听众在乐曲声中感受到了百鸟归巢的活跃气氛,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14、某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是某晶体的凝固图像
B.凝固过程持续了24min
C.该物质在4min时是固态
D.该物质在12min时不吸热也不放热
15、用手机扫描二维码付费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凹透镜
B.扫码过程中二维码是光源
C.二维码通过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虚像
D.扫描时应将二维码置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16、初三年级的小华尝试进行了如下问题的估测,其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
A.她一拃的长度约为18cm
B.晚饭后,她陪奶奶散步的速度约是11km/h
C.我们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0.19m
D.她的脉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s
17、2023年5月21日,中国羽毛球队在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决赛中夺冠,在本项赛事中实现三连冠。如图所示是比赛时的情景,关于比赛现场中的一些物理量,下列估测正确的是( )
A.运动员一个跨步的距离约为10m
B.羽毛球球拍的长度约为65cm
C.拿起球拍的力约为100N
D.羽毛球的质量约为500g
18、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沿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 )
A.水中倒影
B.树下阴影
C.小孔成像
D.激光准直
19、某同学在探究晶体熔化图像时绘出了冰的熔化曲线(如图所示) ,根据该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冰是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B.第3分钟时该物质是固液共存态
C.冰的熔化过程经历了5min
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持续升高
20、规格相同的塑料瓶装有不同的液体,放在横梁已平衡的天平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瓶液体质量较大
B.乙瓶液体质量较大
C.甲瓶液体密度较大
D.两瓶液体密度相等
21、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论述,正确的是( )
A.漫反射的光线向四面八方反射,所以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站在湖水边,看到“鱼儿”在清澈的水中游动,我们实际看到的是鱼儿的实像
C.医学上用光导纤维制造了用来观察人体内脏的内窥镜。
D.晚上可以看到前面正在行驶的自行车的红色尾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22、短跑运动员5s内跑了50m,羚羊2min内奔跑2.4km,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h,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A.汽车、羚羊、运动员
B.羚羊、汽车、运动员
C.羚羊、运动员、汽车
D.运动员、羚羊、汽车
23、绷紧在纸盒上的两条橡皮筋,粗细不同(如图),用手拨动橡皮筋可发出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拨动两条橡皮筋,发出声音的响度一定不同
B.橡皮筋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传播得越快
C.拨动两条橡皮筋,发出声音的频率一定相同
D.拨动不同橡皮筋,可探究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24、下列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一般为1.1km/h
B.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1.60m
C.一位中学生100m短跑成绩为5s
D.人的正常体温是47℃
25、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雾”产生,这些“白雾”是______(选填“液态水”、“水蒸气”),如图所示,a、b两位置位于壶嘴上方,其中_____(选填“a”、“b”)处“雾气”较浓。在白雾较浓的地方点燃一盏酒精灯,观察到酒精灯上方的“白雾”马上消失了,请解析原因__________。
26、a、b是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a的质量为50g,体积为20cm3,b的质量为81g,体积为30cm3,如果期中一个球是实心的,那么,这个实心球应该是 (a/b),这种金属球的密度是 kg/m3.
27、埃拉托色尼测量地球圆周,被称为十大经典物理实验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古希腊地理学家埃拉托色尼(Eratosthenes,公元前275-前193)将天文学与测地学结合起来,他选择同一子午线上的西恩纳和亚历山大里亚两地,在夏至日那天进行太阳位置观察的比较,如图中。在西恩纳附近,有一口深井夏至日那天太阳光可直射井底,如图乙,它表明太阳在夏至日正好位于天顶,在下次夏至日的同一时间,他在亚历山大里亚选择了一个很高的方尖塔作参照,并测量了夏至日那天塔的阴影长度,这样他就测量出直立的方尖塔和太阳光射线之间的角度为7°12',如图丙。由于地球与太阳之间距离遥远,照射到地球不同地方的光线可认为是平行的。获得了这些数据之后,他运用了泰勒斯的数学定律,即一条射线穿过两条平行线时,它们的对角相等。由此表明,西恩纳和亚历山大里亚两地与地心的连线对应的圆心角也为7°12'。下一步埃拉托色尼借助皇家测量员的测地资料,得到这两个城市的距离是787.5公里、一旦得到这个结果,地球周长就可以计算得到。经过埃拉托色尼的修正,数值与后来测得的地球周长非常相近。
(1)太阳光垂直水面直射井底,此时的入射角大小为___________°;方尖塔在地面上形成影子,是由于光___________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地球的周长为___________公里;
(3)长度单位“米”的定义起源于法国。1米的长度最初定义为通过巴黎的子午线上从地球赤道到北极点的距离(地球极周长的四分之一)的千万分之一,根据该定义,可以知道地球极周长为___________。
28、如图所示,将一些干冰颗粒撒到盛水的容器里,可以看到杯底水中有大量的气泡冒出,如同水被煮沸一般,同时杯口有大量的“白气”生成。
(1)干冰是固态的___________;
(2)请你结合生产生活实际情况举出干冰的一个应用:___________。
29、小车长度为,从图示位置由静止下滑,到达底端(虚线处)所用时间为
,则小车运动的距离为 ___________
,小车沿斜面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_____
。
30、我国民间有句谚语:“霜前冷,雪后寒。”它说明:霜是由于气温较______(“高”或“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______现象而形成的;雪在熔化时需要______热,使气温降低,人感到寒冷。
31、
(1)冬天从室外到教室,带眼镜的同学镜片上有一层水珠,这是 现象.
(2)在寒冷的冬夜窗户上出现的冰花,这是 现象.
(3)严冬,屋顶上积雪没有化成水却越来越少,这是 现象.
32、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有的能够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方法,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的是________图;表示矫正远视眼的是________图。
33、小刚从家中出发到达学校,其中一半路程步行,另一半路程到公共自行车租赁点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骑自行车的是图中________ 段,小刚步行的速度为_______ m/s。
34、如图所示,蝙蝠靠发出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来探测飞行中的障碍和发现昆虫,它的这种方法叫__________,利用这个原理人们制成了____________(任举一例即可)。
35、为了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小明和小华分别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其中甲装置U形管内装有已染色的水,已知盐水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
(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她所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情景,调节的方法是 ___________。(填字母)
A.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B.将U形管部分液体倒出
C.向U形管倒入部分液体
(2)比较乙、丙两图可知,当深度一定时,液体内部压强随 ___________增大而增大;在图丙中保持探头的位置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U形管两液面的高度差将 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图丁和图戊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种类不同的液体。在距离容器底同一高度处分别有M、N两点,若,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ρ丁___________ρ戊,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关系是p丁___________p戊(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6、一个空瓶质量为78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178g,装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为158g。若先将空瓶内装一些金属颗粒使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132g。然后将瓶内再装水至满瓶,称出瓶的总质量为212g。(ρ水=1.0×103kg/m3)
求:(1)空瓶的容积;
(2)液体的密度;
(3)金属颗粒的密度。
37、泡沫钢是含有丰富气孔的钢材料,可作为防弹服的内芯,孔隙度是指泡沫钢中所有气孔的体积与泡沫钢总体积之比。一块质量为0.79kg,边长为1dm的正方体泡沫钢。(已知钢的密度为7.9×103kg/m3)
(1)这块泡沫钢的总体积;
(2)这块泡沫钢里气孔的体积;
(3)这块泡沫钢的孔隙度。
38、寒冬时节的早晨,汽车司机上车后常发现在前挡风车窗上出现白色的薄雾,于是他打开暖风, 很快就能除掉薄雾;夏天,在下大雨后,挡风车窗上也出现白色的薄雾影响安全驾驶,于是司机打开空调制冷,很快薄雾也被除掉。为什么同样的现象,司机采取不同的方法却收到了相同的效果?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加以解释。
39、重60N的小球正从斜面上滚下,请画出该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40、如图处于水中的点光源S,发出一条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请作出这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并画出光源S关于水面所成像的位置点。
41、如图所示,请画出从斜面底端被弹簧弹出后的木块沿粗糙斜面向上滑行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