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树木都向南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南运动
B.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D.甲车一定在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2、关于声的利用,下列实例中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
A.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诊断病情
B.超声波清洗眼镜
C.蝙蝠是依靠超声波回声定位来判断障碍物的位置
D.利用探伤仪给金属工件探伤
3、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的密度较大
B.甲的密度为
C.甲、乙的密度之比为1︰2
D.乙的密度随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4、为了研究鼓面振动发声时的响度与鼓面振动幅度是否有关,可以在鼓面上撒些小纸屑来有效显示鼓面的振动幅度,以下做法中与该做法类似的是( )
A.用水波引入声波
B.常用温度计中,通过细管中液柱的变化体现了温度的高低
C.研究钢尺振动时,不断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听产生声音音调的高低
D.探究弦的音调高低与长度的关系时控制弦的粗细和松紧相同
5、如图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温度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B.甲、乙温度计的液泡上蘸了酒精,酒精蒸发过程中,甲、乙温度计示数都下降
C.甲、乙温度计都可以脱离被测物体来读数
D.甲温度计的分度值比乙温度计的小
6、我国有着灿烂的诗词文化,很多诗词中蕴含着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照水冰如鉴,扫雪玉为尘”,冰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该过程放热
B.“霜降水泽枯,岁晚木叶落”,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该过程放热
C.“雾裹山疑失,雷鸣雨未休”,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该过程放热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该过程吸热
7、过冷水是指温度达到或低于凝固点时却没有凝固成冰的水,水凝固成冰的一个必要条件是:有凝结核,当温度低到凝固点以下时,如果水太过纯净,即使在0℃以下也不会结冰,凝结核可以是微小的冰晶、水中的悬浮物,也可以是器皿的壁。由此可知,水凝固成冰至少要满足:①达到凝固点,②_______,③继续放热三个条件。另外不仅有过冷水,还有过热水。过热水可能是指_______。
8、如图是四种生活中的光学现象,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水中的倒影
B.墙上的手影
C.汽车后视镜
D.放大镜
9、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忘记了移动游码(游码位于0.2g的位置),测量时,物体放在左盘,在右盘放入50g、10g、5g,的砝码各一个,指针恰好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 )
A.65g
B.65.2g
C.64.8g
D.无法确定
10、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健儿勇夺金牌,让国旗在国歌声中一次次升起。我国国歌演奏时间约为( )
A.0.5秒
B.5秒
C.50秒
D.5分钟
11、为迎接国家级卫生城市验收,交通部门对县城向阳街路面重新铺设了沥青。沥青属于非晶体材料,下列表示沥青熔化图像的是( )
A.
B.
C.
D.
1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调来判断的
B.高速公路两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课堂上能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因为空气能够传播声音
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色不同
13、下列现象中与日食原理相同的是( )
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B.看见不发光的课本
C.海市蜃楼
D.桥在水中的倒影
14、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植树造林人人有责。植树中,小明听到有人叫他过来帮忙,他分辨出这是张老师的声音,这是根据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15、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
A.m
B.s
C.A
D.kg
16、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的《中国诗词大会》,让更多的观众感受到了诗词之美。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是液化形成的
B.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是汽化形成的
C.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雪是升华形成的
D.檐花穿雾凇,窗纸战风棱——雾凇是凝固形成的
17、关于凸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的作用
B.凸透镜只有一个焦点
C.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缩小的
D.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正立的
18、如图所示,敲击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两列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低
B.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高
C.甲的响度比乙的响度小
D.甲的响度比乙的响度大
19、伏下身用耳贴着铁轨的人总比站着的人先听到火车撞击铁轨的声音,这是因为( )
A.声音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声音在铁轨中的传播速度较慢
C.声音在铁轨中传播速度较快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0、关于、
和它们的变形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越大的物体运动的路程越大
B.速度越大的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
C.质量越大的物体密度越大
D.密度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21、国之重器大型客机C919如图翱翔蓝天,国内掀起了一阵国产飞机热。飞机飞行中,乘客看到机翼是静止的,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
A.机翼
B.座椅
C.白云
D.地面
2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人能辨别出鸟鸣和风雨声,是依据声音的哪种特性(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23、如图所示是在“探究甲、乙两种液体质量跟体积关系”时做出的图像(两种液体混合前后总体积不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m甲=m乙,则V甲∶V乙=1∶2
B.若V甲= V乙,则m甲∶m乙=1∶4
C.由图像可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其体积成反比
D.若选取等体积的甲、乙液体配制一种混合液,这种混合液的密度1.25g/cm3
24、如图中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正确的是( )
A.
B.
C.
D.
25、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____________m/s光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
26、一支长度为20 cm的试管装满了水,用橡皮塞将管口塞紧且管口朝上处于竖直状态,并保持静止.已知ρ水=1.0×103 kg/m3,g取9.8 N/kg.则由于水受到重力而对试管底部产生的压强为________Pa.现将试管由竖直状态倾斜为与水平方向成45°角,则试管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会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7、小华对一支铅笔的长度进行4次测量,记录数据如下:17.58cm、17.87cm、17.56cm、17.57cm,该铅笔的长度是 ___________cm。
28、如图所示,A、B为完全相同的两个容器,阀门直径可忽略,各盛有5cm深的水,初始时阀门K关闭,此时水对A、B两容器底面的压力之比为______。A、B之间用导管连接,若将阀门K打开,则整个装置相当于一个______,待水不流动时,水对A、B两容器底面的压强之比为______。
29、当你站在平面镜前2m处,镜中的像与你的距离是_______m,你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30、如图是某同学常温下在教室内用甲乙装置分别探究“冰和蜡烛熔化特点”的实验。甲装置缺少酒精灯加热,是______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的;乙装置采用了“水浴法”的加热方式,优点是使被加热的物质受热缓慢且___________。根据探究可知,熔化过程中冰(或蜡)的物质总质量___________(“变大”、“不变”或“变小”)。
31、在加热条件完全相同的条件下,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熔化图象,由图可知:
这三种物质中,_________和_________可能是同种物质;
_________ 的质量一定比 _________ 的质量大.
32、一本300页的书,厚度为3cm,每张纸的厚度是 ______mm;小亮将一段细铜丝在一支铅笔上单层紧密地缠绕了20圈,形成一个铜丝圈,再用刻度尺测量该铜丝圈的长度,测量情况如图甲所示,这段细铜丝的直径为 ______cm;图乙中停表示数为 ______s。
33、甲和乙两物体质量相等,ρ甲=5ρ乙,且V甲=10cm3.甲乙物体的体积和密度关系是:6V甲=V乙,若两物中只有一个空心的,则______物体一定是空心的,且空心部分的体积是______cm3。
34、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A、B,把它们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则两正方体A、B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之比为______,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_______。
35、如图所示是有关声音的探究实验,请按要求回答:
(1)图甲:该装置能探究声音的响度和振幅的关系;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图乙:抽气机不断向罩外抽气的过程中,罩内正在响铃的闹钟的铃声越来越小,直到听不见,这说明:___________。
(3)图丙: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保持拨动钢尺的力不变,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_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
(4)图丁: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硬卡片产生的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___________。
36、用力踢足球,足球离开脚后仍然能向前飞行是因为足球 ,足球在 力作用下落回地面,最终在阻力作用下沿地面滚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请在图中画出足球沿水平地面向右滚动过程中受力示意图.
37、一小瓶的质量为50g,装满水时总质量150g,一次测量中,先在这个空瓶中装入少许某固体颗粒,称得总质量为104g,再往瓶内注满水,称得总质量为184g。求:
(1)小瓶的容积;
(2)这种固体物质的密度。
38、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的宇航员第一次登上了月球,并在月球上放了一台“角反射器列阵”如图所示,这个角反射器的作用是将地球上的激光按其原来的方向反射回地球,从而大大提高了用激光测定月地间距离的精确度,请仔细观察和思考如图所示角反射器的原理图,回答以下问题:
(1)“角反射器列阵”主要是有许多平面镜构成,这些平面镜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
(2)一束激光从地球射向月球,经过月球上的反射器后,返回发射器,所需时间为2.54s,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_千米。
39、如图,L 为凸透镜,MN为其主光轴,O 为光心,F为其焦点,若AB表示点燃的蜡烛,请作出AP通过凸透镜折射后对应的出射光线。(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40、已知一物体AB请画出它在镜中的像A′B′
(________)
41、如图所示,足球在水平地面上向右滚动,请你画出球在地上滚动时的受力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