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安阳八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下列图像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 2、昆明四季温暖如春,所以也被美誉为“春城”。如图所示的昆明美景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现象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A.甲图中人行道边蓝花楹树的影子

    B.乙图中昆明城上空雨后出现的美丽彩虹

    C.丙图中滇池湖畔海鸥正水中的倒影

    D.丁图中在翠湖看到水面下游来游去的鱼儿

  • 3、战斗机在空中高速飞行,要与加油机对接进行空中加油,已知加油机的速度是650km/h,则此时战斗机的速度应是

    A.0       

    B.650km/h       

    C.620km/h        

    D.680km/h

  • 4、2023年5月28日,国产大型客机C919圆满完成首次商业飞行。若认为客机在飞行过程中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地面

    B.太阳

    C.窗外的云朵

    D.客机内的座椅

  • 5、下列是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的是(  )

    A.dB

    B.s

    C.Hz

    D.km

  • 6、下列有关物理量的描述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100g

    B.初中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

    C.人心平气和时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0.1s

    D.人的正常体温约38℃

  •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把蜡烛和光屏固定在光具座上,当移动透镜分别距光屏15cm和30cm时,均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透镜距光屏30cm时成缩小的实像

    B.两次成像时蜡烛和光屏的距离都是45cm

    C.透镜的焦距范围为7.5cm≤f≤15cm

    D.若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透镜不能在上述两位置成像

  • 8、甲、乙两地间距120m,某小车从甲地运动到乙地,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10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15m/s,那么该小车从甲地运动到乙地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

    A.10.9m/s

    B.11m/s

    C.12m/s

    D.13m/s

  • 9、达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宕舟賨都里,粽享忘忧城”的渠县川渝龙舟精英邀请赛,于2023年6月21日在渠县渠江举行(如图)。川渝两地共17支龙舟队为渠县市民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水上竞逐视觉盛宴,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船为参照物,岸上的观众是运动的

    B.以船员为参照物,江面是静止的

    C.以鼓为参照物,船是运动的

    D.船若是运动的,是以鼓手为参照物

  • 10、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6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10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6km,则(       

    A.小张速度最大

    B.小王速度最大

    C.小李速度最大

    D.三人速度一样大

  • 11、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当u=6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像

    C.当u=20cm时,在光屏上的像是正立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18cm处的过程中,物像之间的距离先变小后变大

  • 12、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 =5 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在EF段,该物质需要吸热

    C.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5min

    D.该物质可能是石蜡

  • 13、如图所示,在“复兴号”高铁列车运行过程中,乘客发现车厢窗台上的硬币长时间保持静止,他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车内行走中的乘务员

    B.车厢的窗台

    C.铁轨

    D.路边的树木

  • 14、要测量1张扑克牌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  )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扑克牌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扑克牌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测量同一副20张扑克牌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20

    D.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副20张扑克牌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 15、下列关于密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质量相等的实心物体,体积较大的组成物质的密度较小

    B.kg/m3、g/cm3和kg/dm3都是密度的单位

    C.从公式能得出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的结论

    D.“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不变

  • 16、下列古诗词中蕴含的声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句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鸟的叫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D.“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中“蝉噪”和“鸟鸣”是通过声音的音色来分辨的

  • 17、在刚刚结束的第19届杭州亚运会上,中国龙舟队获得5金1银的好成绩,龙舟比赛的场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的响度越大

    B.鼓声的响度越大,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大

    C.选手听到鼓声齐心划船,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D.选手能从现场嘈杂声中分辨出鼓声,是通过音调来辨别的

  • 18、如图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上,女兵方队经过天安门前的情景,她们英姿飒爽,下列关于此阅兵情景相关运动的描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方队中女兵们相对于主席台是运动的

    B.方队中一个女兵相对于另一个女兵是运动的

    C.方队中的女兵相对于准备进场其他方队的士兵是运动的

    D.主席台上观景的观众相对于方队中女兵是运动的

  • 19、借景抒情是中国古代诗词中一种常见的写作手法。以下对诗词中涉及到的物理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山头云作雾,树杪鹊鸣烟”——雾是液化形成的

    B.“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霜是凝固形成的

    C.“朔风剪塞草,寒露日夜结”——露是熔化形成的

    D.“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雪是升华形成的

  • 20、如图四种玻璃透镜中 (        

    A.只有a是凸透镜

    B.只有a和b是凸透镜

    C.只有 d 是凹透镜

    D.只有 c 和d 是凹透镜

  • 21、对于远视眼患者(如图所示)而言,近处物体成像的位置和应采取的矫正方式是(     

    A.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凸透镜

    B.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凹透镜

    C.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凸透镜

    D.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凹透镜

  • 22、为了测量一张邮票的质量,小华设计了以下几种方案,其中正确的是(  )

    A.直接用天平称一张邮票的质量

    B.用天平称出10张相同邮票的质量,再将结果除以10

    C.用天平称出100张相同邮票的质量,再将结果除以100

    D.用天平称出一张邮票和一个砝码的质量,再将结果减去砝码的质量

  • 23、日常生活中对密度和质量概念的认识正确的是(  )

    A.铁比铝“重”,“重”指的是铁的质量比铝的质量大

    B.一罐氧气用掉部分后,罐内氧气的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C.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D.利用铝合金材料制作列车车体,因为它的密度大,行驶时列车更稳

  • 24、如图所示。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某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熔点为90℃

    B.在10~20min过程中,该物质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C.该物质属于晶体,它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D.在35~40min过程中,该物质的状态完全是液态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上课时老师讲话的声音是由于______ 振动产生的,并通过______传到同学们的耳朵里。月球上的航天员不能直接对话的原因是______

  • 26、(1)如图甲是测量冰的温度,其中正确的图是______ ,此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冰的温度是______℃。

    (2)如图所示,铅笔的长度测量值为______,图的秒表的读数是______

    (3)小华称量一小块石头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由此可以知道石块的质量为______。他再用量筒测量石块的体积,放入前、后水面高度如图乙和丙所示,石块的体积为______,由此可求得石块的密度为______kg/m3

  • 27、如图所示,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看到这两个标志牌的地方到达西大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要________min

  • 28、小张同学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200页书的总厚度,三次测量的结果分别为7.5mm7.7mm7.8mm,那么书的总厚度应记录为 ,小张同学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 29、一枚实心纪念币的质量为16g,体积为2cm3,纪念币的密度是_______g/cm3。可见,这枚纪念币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纯金制成。(ρ=19.3×103kg/m3

  • 30、在用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时,应将天平放在 工作台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左右摆动幅度如图10(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把矿石放到天平左盘,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再次平衡.则矿石的质量是   kg.

     

     

  • 31、把一根在底部扎有橡皮膜的直筒形塑料管竖直放入一个形状不规则的水槽中,向塑料管内倒入某种液体后,观察到橡皮膜恰好变平,如图所示,则细管内液体的密度________水的密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往水槽内撒入一些食盐并搅拌均匀,则塑料管静止时底部的橡皮膜受到盐水的压力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32、在内蒙古草原上经常呈现出“白云悠悠,绿草茵茵,牛羊成群”的美景,草原呈现绿是因为草____了,绿光(填“吸收”或“反射”);我们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同一片白云,是因为白云对光产生了______反射.

  • 33、   放在红光的外侧,能感知红外线的存在;将   放在紫光外侧,能感知紫外线的存在.这种采用间接手段,研究人不能直接感知事物的方法,称为转换法.

     

  • 34、有五名同学先后对一物体进行五次精确测量,记录结果如下:14.72cm,14.71cm,14.92cm,14.73cm,14.73cm.根据数据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其中有一次记录结果是错误的,它是_____,本次测量的结果应记作_____

三、实验题 (共1题,共 5分)
  • 35、如图所示,将钢尺的一端紧按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增加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钢尺,保持钢尺的振动幅度不变,听钢尺发出的声音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这个实验探究了__________的关系(选填“长度”、“频率”、“音色”或“音调”)。同样的器材_____探究响度和振幅的关系(选填“能”或“不能”)。

四、解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6、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潜伏在身边的声波—次声波地震爆发前,许多动物往往有异常反应,如老鼠逃出洞,牛马不入圈,鸡犬不宁等,这主要是由地震爆发前存在于我们身边的强烈的次声波引起的.

    次声波的重要特性是传播过程中衰减较少,不容易被水或空气吸收,次声波的波长长达几百米甚至几万米.这种波很容易绕过障碍物向前传播,能传播得很远,而且无孔不入,建筑物、装甲车、飞机、潜艇都不能档住次声波.

    一定功率的次声波对建筑物有很大的破坏性.它能使侨梁、高大的楼群震裂甚至摆动.此外,当人听到2~10 Hz的次声波时.会产生恐惧、恶心、头晕等症状.其中5Hz的次声波对人危害最大,能引起神经错乱、大脑损伤、血压升高、四肢麻木.甚至内脏破裂.

    通过阅读这段文宇.清你总结出有关次声波的两条规律或特性.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7、如图,是正在建设中的济青高铁线路图,预计2018年年底建成通车,届时济南市民可以从位于王舍人镇的济南新东站上车,穿过董家镇、唐王镇就直达青岛了。

    (1) 假设在线路测试阶段,一列测试列车跑完全程耗时1.5小时,则,该测试列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2) 如果某列车以最高设计时速从济南直达青岛,将耗时多少小时?(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38、东风汽车起源于年的第二汽车制造厂,以“中国的东风、世界的东风”为愿景,致力于成为全球市场品牌价值第一、下表是他们公司生产的一款重卡部分参数。如图是汽车行驶到某一桥梁时的标志牌,请回答:

    车辆型号

    驱动形式

    (前四后四)

    轴距

    车身长宽高度

    整车质量

    最高车速

    (1)汽车的重力是多少?

    (2)若汽车以最大速度行驶,从此处到达临沂需要多少小时?

    (3)已知汽车空载受到的摩擦力是汽车自重的倍,空载时汽车匀速行驶时的牵引力是多少?

    (4)若汽车装载了的石子,石子的密度为,问这辆卡车能否从该桥上安全通过?

五、作图题 (共3题,共 15分)
  • 39、如图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 40、如图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 41、虎年春晚舞剧“青绿腰”引发赞叹(如图),不少观众觉得“青绿腰”违背了物理学中的平衡原理。其实从平衡的角度看,舞者左腿前伸,右腿后撤,身体后仰至水平,人体的重心依然处于两脚之间,重力的作用线并未落在两脚形成的支持面之外。若将此时舞者身体视为杠杆,O点为支点,A点为重心,请画出:

    ①人所受重力(即该杠杆所受的阻力)示意图;

    ②右腿对身体的支持力F的力臂。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5
题数 41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题
四、解答题
五、作图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