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使成像清晰,应将两支蜡烛都点燃
B.当蜡烛A距玻璃板0.1m时,其像与蜡烛A相距0.2m
C.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
D.选用等大的两支蜡烛,是为了比较物距和像距的关系
2、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中的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熔点是80℃
B.该物质熔化总共花了7min
C.在第3min的时物质处于液态
D.该物质为非晶体
3、如图所示,凸透镜竖直放置,凸透镜焦距为f,现有一点光源S在凸透镜左侧以凸透镜两倍焦距处为圆心,在经过主光轴的竖直平面内做顺时针圆周运动,半径为r,且r<f,则在下列关于点光源所成的像的运动轨迹的各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4、如图所示,小方通过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看到了提示牌上“关灯”两字放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关灯”两字放大的像是实像
B.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C.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0cm
D.将透镜靠近提示牌,看到字的像变大
5、对于惯性的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物体的惯性与它静止还是运动无关
B.物体的惯性与它是否受力无关
C.物体的惯性与它受力大小无关
D.物体运动越快,惯性越大
6、在日常生活中,下列估算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成年人的身高为5.2米
B.中学生100米跑步成绩为15秒
C.运动会实心球的质量为50克
D.正常人步行的速度为10米/秒
7、甲、乙两物体同时由同一位置开始在水平面上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2s末物体乙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
B.第4s末两物体的运动速度恰好相等
C.前2s内,以物体乙为参照物,物体甲在向西运动
D.前4s内,乙的平均速度大小为4m/s
8、小红在马路上骑自行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
A.迎面走来的行人
B.路旁的树木
C.小红骑的自行车
D.从小红身边超越的汽车
9、当图中的舞蹈演员面对竖直放置的平面镜排练时,她看到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应该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10、人在狭小房间里听不到回声,这是因为( )
A.在小房间里说话时没有回声
B.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到达人耳晚0.1s以上
C.小房间里说话时声音太小
D.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了,所以听不到回声
11、如图所示的现象或应用中,不能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解释的是( )
A.小孔成像
B.激光准直
C.对镜梳妆
D.手影游戏
12、对速度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一定时间内,平均速度越大的通过的路程越小
D.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短,速度越小
13、如图所示,关于声的利用实例中,不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
A.蝙蝠靠超声波觅食
B.倒车雷达
C.医生用B超查病
D.超声波清洗眼
14、前几年在土耳其发生了一场大地震,致使一万多人丧生,有关人士指出,地震发生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使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是关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你认为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 )
A.大声呼救
B.静等营救人员前来营救
C.见缝隙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
D.用硬物敲击废墟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
15、2023年10月29日,重庆开州·汉丰湖半程马拉松赛在开州区城南故津广场鸣枪开跑,8000名跑友在此享受运动和健康。如图为比赛期间所拍摄到的照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拍照与平面镜成像都是成正立的像
B.拍摄时,只要运动员到镜头的距离大于焦距就能成清晰的像
C.为了让更多的运动员入镜,应将镜头靠近运动员
D.照相机的镜头做成的镜片可以用来矫正远视眼
16、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17、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
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B.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C.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
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
18、图是昆明市的金马坊、碧鸡坊的一张老照片,有记载称此二坊建成后,在特定的时间,两座牌坊在地面上的影子会相接,形成“金碧交辉”的奇景。影子形成的原因是( )
A.光的反射
B.光沿直线传播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19、2020年6月21日,我国多地可以看到罕见的日环食,天文爱好者用墨水成像、小孔成像、相机拍照等方式观看或记录了这一天象奇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日食形成的原因是光发生了折射
B.太阳通过照相机镜头所成的是虚像
C.太阳在墨水中形成的是缩小的像
D.太阳通过小孔成缩小的实像
20、教室照明灯管的长度大约是( )
A.1cm
B.1dm
C.1m
D.1km
21、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以下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22、不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隔墙有耳”说明气体能传声
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
C.“引吭高歌”说明音调高
D.听不到蝴蝶翅振动发出的声音是振动频率低
23、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将物体放在距离透镜焦点5cm处,其所成的像一定是( )
A.正立的像
B.放大的像
C.实像
D.虚像
24、下列装置中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工作的是( )
A.自行车尾灯
B.手机自拍
C.眼睛经放大镜成像
D.投影机放映电影
25、小明同学在仁和超市购物时,他随匀速直线上升的电梯去超市二楼买文具,电梯上升过程中若以 ______为参照物,小明同学静止的,对地面而言,电梯和小明同学都是 ______的。
26、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N。
27、如图所示,关于甲乙两车的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根据图示可以判断:甲车__________;乙车__________。(选填“A/B/C”:A.一定向左运动;B.一定向右运动;C.可能静止、可能向左运动)
28、在下列数字后面添上恰当的单位
一位中学生的体积约为50_____ 空气的密度为1.29_____
29、如图所示是老式电冰箱工作原理图.电冰箱工作原理是利用了一种叫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冷冻室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边.工作时,液态的氟利昂进入冷冻室吸热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变成蒸气,电动压缩机将氟利昂蒸气压缩并把它压入冰箱的冷凝管里,在这里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并放热,这些热被周围空气带走.
30、“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____,又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_______,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成语“万籁俱寂”常用来形容夜晚的宁静,从声音特性分析,这主要是指夜晚声音的_____________很小.
31、A、B和C三个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实心球放入盛有液体的容器中,各球所处位置如图所示,从而可以判断___________球的密度最大,___________球受到的浮力最小,A球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_B球受到的浮力(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32、南南同学站在距离穿衣镜前0.5m的地方照镜子,他在镜中的像是_____(选填“实”或“虚”)像,那么镜中的像与南南之间的距离是_____m。
33、一个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它在前10s内通过的路程为16m,在后10s内通过的路程为20m,则整个20s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34、如图所示,木块在大小为10牛的水平拉力的作用下,10 秒内沿水平面匀速直线前进了5米,则拉力做的功为______焦,拉力的功率为______瓦;若重力为80牛,重力做的功为______焦。若水平拉力变为14牛,则木块在前进时水平方向上所受到的合力______0牛(选填“等于”或“大于”)。
35、以下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实验步骤图,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1)该实验用到的器材有天平、砝码、量筒和________。在调节天平平衡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往左偏,这时应向______调节平衡螺母;
(2)量筒中液体的质量为_______g,体积为_______cm3,根据公式计算出该液体密度为_________g/cm3(保留两位小数);
(3)为了实验精准,正确实验步骤是__________。(填图序号)
36、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将质量为70kg的物体提高5m,每个滑轮质量是2kg,忽略绳重和摩擦,求:
(1)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多少?
(2)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是多少牛?
37、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着一个重12N的实心金属块浸入水中,当金属块浸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求:
(1)金属块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2)金属块的体积;
(3)金属块的密度
38、一个浮球通过一根细线固定在泳池的底部,当泳池中的水深为 2m时,浮球浸入水中的体积为0.01m3,浮球此时受到绳子的拉力为90N,如图所示,求:
(1)浮球受到的浮力;
(2)泳池底部此时受到水的压强;
(3)浮球的质量。
39、如图所示,COC'为凸透镜的主光轴,F和F'为凸透镜的焦点,AB表示一个物体,位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处。
(1)画出来自A点的三条特殊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像点A'的位置,并作出AB的像;
(2)证明AB的像与物大小相等。
40、如图,画出小球的所受的重力示意图。
41、请在图上作出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