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水平面上叠放着A、B两个物体,在水平方向向左F的作用下,相对静止,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F=8N,不考虑空气的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是8N;
②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③物体B上表面所受摩擦力是0N;
④物体B下表面所受摩擦力是8N。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在敲响古刹里的大钟时,有的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绝”,分析其原因是( )
A.大钟的回声
B.大钟在继续振动
C.人的听觉发生“暂留”缘故
D.大钟虽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3、下面各图是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做出过大量贡献的科学巨匠,以下选项中与其对应的成就有错误的是( )
A.图1是哥白尼,他用日心说否定了影响人类达千年之久的地心说
B.图2是伽利略,实验物理学的先驱,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C.图3是牛顿,建立了运动三大定律,构建了经典力学体系
D.图4是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实现了物理学新的革命
4、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引起其它量的变化却容易直接观测,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例如:发声的音叉的振动可以通过激起水花来体现。以下实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相同的是( )
A.研究光现象时,引入光线用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B.液体温度计中液柱长度越长表示所测物体温度高
C.研究平面镜成像时,选用两支相同的蜡烛
D.研究熔化现象时,比较冰、蜡烛的熔化特点
5、在学校参与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下列措施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 )
A.在窗户上安装双层玻璃
B.在学校路段树立禁鸣标志
C.在学校周围种植树
D.在学校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6、深圳夏天地面温度有时高达,小深认为洒水车刚洒过水的地面会比较凉快,便马上跑过去,却感觉更闷热了。以下解释最合理的是( )
A.太阳光照着大地,大地吸收热量
B.地面的水蒸发使地面温度更高
C.地面上方的水蒸气遇到小深皮肤发生了液化现象
D.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上升,使环境湿度更大
7、如图所示,甲图是“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的装置示意图。乙图是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关于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应该选择颗粒较大的冰块进行实验
B.由图像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升高
C.第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把冰放入烧杯中,不用酒精灯加热,冰也会熔化,说明冰的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
8、“失之毫厘,谬(miù)以千里。”物理实验操作中的细节同样重要,下列器材使用正确的是( )
A.木块的长度为1.6cm
B.温度计的使用
C.天平在测量前调平
D.量筒读数时
9、话筒接在示波器的输入端,用较小的力敲击音叉对着话筒发出声音,示波器的波形如图所示;用较大的力敲同一音叉时发出更响亮的声音,示波器的波形合理的是( )
A.
B.
C.
D.
10、如图所示各图中,关于温度计的使用正确的是( )
A.
B.
C.
D.
11、下表是一些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请根据数据判断,以下选项中说法都正确的是( )
物质名称 | 水银 | 酒精 | 煤油 | 乙醚 |
凝固点/℃ | ﹣39 | ﹣117 | ﹣80 | ﹣114 |
沸点/℃ | 357 | 78 | 180 | 35 |
①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②酒精的凝固点比水银的凝固点高
③标准大气压下,﹣120℃的乙醚为固态
④可以使用煤油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⑤可以使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④⑤
12、小明在探究树荫下的光斑的活动中,认为光斑是太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照在地面上的,所以光斑的形状可能与树叶间缝隙的形状相同,就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得出结论
13、下列测量工具读数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长度:2.7cm
B.游码在标尺上的读数:4.4g
C.温度计的示数:34℃
D.量筒中水的体积:60mL
14、水银体温计在测人体温度时,随着水银液柱的上升,体温计中的水银( )
A.温度不变
B.质量变大
C.体积变小
D.密度变小
15、如图是小阳同学利用玻璃瓶、玻璃管、塞子、适量水可以自制的温度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计的原理是玻璃瓶的热胀冷缩
B.温度计是将温度转化为水柱的长度
C.为了使现象更明显可以将自制温度计的玻璃管做长一些
D.为了使现象更明显可以将自制温度计的玻璃管做得粗一些
16、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敲击右侧音叉使其发声,再使其停止发声,发现左侧音叉也在发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B.乙是摩托车的消声器,其作用是在接收处减弱噪声
C.丙是手按在小提琴上一根弦的不同位置,其目的是改变音色
D.丁图,敲击音叉,与音叉接触的小球被弹起,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17、如图所示的v﹣t图像,____在表示“匀速运动”( )
A.①段
B.②段
C.③段
D.④段
18、如图所示是小月拍摄“库车东湖”时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人们看到水中“罗什塔”是由于光的折射
B.用照相机拍照时,镜头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C.数码相机屏幕的彩色画面,由红、黄、蓝三种色光组成
D.水中建筑物的倒影是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
19、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
A.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
B.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
C.2s~5s内,小车平均速度是1m/s
D.5s~7s内,小车平均速度是1m/s
20、估测在生活实际中应用广泛,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
B.教室内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37℃
C.正常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
D.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21、在重庆市凤鸣山中学的高效物理课堂中,同学们开展了一个成语接龙活动,每个同学说出一个与光现象有关的成语。以下选项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坐井观天
B.杯弓蛇影
C.海市蜃楼
D.一叶障目
2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选择( )为参照物,( )在运动。
A.山;山
B.舟;舟
C.山;舟
D.舟;山
23、A、B两种液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如图甲。规格相同的瓶分别装A、B两种液体,放在横梁已平衡的天平上时如图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右盘液体的质量大
B.右盘液体的密度大
C.左盘瓶里装的是A液体
D.两种液体的密度相同
24、关于“质量和密度知识”的理解,你认为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①物体所含的物质越多,质量一定越大;②密度越大的物体,质量越大;③密度大小等于质量跟体积的比值;④由可知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⑤不同种类的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不同;⑥物体的质量和密度都不随状态、位置、形状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④⑥
B.①③⑤
C.①③⑥
D.②③⑤
25、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请回答下列物理现象:
(1)用吸管能“吸”饮料是利用了_______;
(2)船闸是利用_______的原理来工作的;
(3)高山上“煮米饭不熟”,是由于高山上_______,沸点低的缘故;
(4)铅垂线是利用重力的方向始终是________。
26、两个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体积之比为2∶1,浸入水中部分的体积之比为1∶2,则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为____。
27、小球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每隔 0.2s 记录一次小球的运动位置如图,则小球从D点运动到 F点的路程为_______cm,该过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平均速度计算结果要求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小数)
28、夏天,在茂密的树下常常看到一个个圆形的小亮斑,这些小亮斑其实是太阳倒立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因为光在空气中沿______传播。在一张不透光的纸上打一个极小的“”三角形孔,让太阳光垂直射到这张纸上经过这个小孔,这时在地面看到______(选填“圆形”、“三角形”或“方形”)小亮斑。
29、如图甲所示,小聪课余时间用弹簧测力计做浮力实验。他用弹簧测力计挂着实心圆柱体,圆柱体浸没在水中且不与容器壁接触,然后将其缓慢拉出水面,弹簧测力计示数随圆柱体上升距离的变化情况如图乙,则圆柱体的重力为 ______N,圆柱体浸没时所受的浮力为______。
30、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__用玻璃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太阳光是白光,它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__________.
31、运动会上“冰壶”项目中,一运动员将冰壶推出后,冰壶由于______继续向前运动,冰壶运动的速度逐渐减小,说明______正在改变其运动状态,为了使冰壶的运动速度增大,在冰壶前进途中不断地刷冰,这是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冰壶与冰面之间的摩擦。
32、如图所示,点为杠杆的支点(转轴),
为作用在A端的力。图中的虚线OA沿杆的方向、
沿力
的方向、
与
垂直,其中表示力
对支点
的力臂的是______(选“OA”“
”或“
”)
33、一支读数为37.7℃的体温计,不甩就直接给甲、乙两位病人测体温,测量结果分别为甲37.7℃,乙38.4℃,则_____ 病人的体温测量结果可能是不正确的。
34、图中物体A重为 ___________N;两个人同时用4N的力拉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___________N。
35、如图,是“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求出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
(1)实验原理是______;
(2)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便于测量时间,应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斜面的倾斜角度;
(3)小车从A点运动判C点所用时间tAC=______s;从A点到C点的路程sAC=______m;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vAC=______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在小车到达C点前就停表,则会导致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会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36、如图所示是黄石建设中常见的一种起重机的简化图,为了保证起重机吊起重物时不会翻倒,在起重机右边配有一个重物m0;已知OA=12m,OB=4m。用它把质量为3×103kg,底面积为0.5m2、高为2m的长方体石墩G吊起。
(1)起吊前,石墩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它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若石墩匀速从地面上吊起,起重机横梁始终保持水平,若起重机横梁自重不计,OA、OB的长度不变,右边的配重m0为多少千克?
37、.右图的两个交通标志牌的含义是什么?按交通规则要求,从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莆田最快需要多少分钟?
38、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柳州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45,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1∶15,求:
(1)轿车从A地到B地的平均速度;
(2)轿车若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柳州需要多长时间?
39、用细线将小钢球悬挂起来摆动,在图中画出小钢球摆动到B点时所受绳子3N拉力的示意图。
40、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玻璃三棱镜并穿过三棱镜,请画出这束光进入三棱镜和离开三棱镜后的光线(画出法线)。
41、如图所示,请画出质量为100g的铁球摆到最高点A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g=10N/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