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四幅图中,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对着盛有不同水的瓶子吹气,从左往右发出的音调由高变低
B.乙图中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铃声变小,说明发声体振动减弱
C.丙图中医生用“B超”检查病情,利用的是声可以传递信息
D.丁图中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器,这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2、小军对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正确的是( )
A.水中的月亮------光的直线传播
B.路灯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
C.黑板“反光”------光的镜面反射
D.近视眼镜的镜⽚------凸透镜
3、水中游动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陆地上跑得快的猎豹,
可跑
,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每分钟能飞过
,比较它们的速度最小的是( )
A.猎豹
B.褐海燕
C.旗鱼
D.三者一样
4、将某固体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关于该物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从B到C的过程温度不变,不吸热
B.48℃时该物质可能处于液态
C.该物质是非晶体
D.该物质熔化过程所花时间为10min
5、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计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耳刚刚能听到的声音是0dB
B.声音传播的速度约为340m/s
C.洗澡时26℃的水温最适宜
D.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通常为20Hz~2000Hz
6、在探究“气泡运动”的实验中,下图绘制了三个不同气泡在直玻璃管内运动的s-t图像,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本实验的原理是
B.实验用到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停表
C.三个气泡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气泡运动速度的大小关系是
7、下列关于图中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如图甲所示,通过调节,烛焰通过小孔可以成等大、缩小、放大三种虚像
B.如图乙所示,潜望镜能看到水面上的景物是因为光的反射
C.如图丙所示,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灰、紫七种单色光
D.如图丁所示,漫反射时反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8、一些楼房采用玻璃幕墙作为外墙装饰,造成了“光污染”,它的主要形成原因是光的( )
A.镜面反射
B.漫反射
C.折射
D.直线传播
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教室安装双层玻璃可以减弱噪声
B.超声波清洗仪是利用声传递信息
C.小提琴和二胡能发出音色相同的声音
D.真空中的声速是340m/s
10、光的世界变幻莫测、奥妙无穷。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同颜色的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B.雨后彩虹是太阳光传播中被空气中的水滴色散而产生的
C.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D.日食现象是北沿直线传播造成的,而月食不是
11、甲、乙两车均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速度是乙车速度的2倍,若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则所用时间之比为( )
A.1∶3
B.3∶1
C.3∶4
D.4∶3
12、一代材料,一代飞机,C919是中国首款自行研制的大客机,它的工程师为了减轻飞机的质量,将某一钢制零件改成铝锂合金零件,使其质量减少了330kg,则制作该零件,所需铝锂合金的质量应为(已知ρ钢=7.9×103kg/m3,ρ铝锂=2.4×103kg/m3)( )
A.144kg
B.474kg
C.162kg
D.100.25 kg
13、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有极重要的战略意义。 如图是某同学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对照图示分析,污水被净化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液化后汽化
C.先升华后液化
D.先熔化后液化
14、如图所示,甲是观察冰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
B.实验中,需要观察试管内物质的状态,并记录温度和加热时间
C.由图乙可知,冰的熔点为0℃,熔化过程持续了5min
D.由图乙可知,冰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且温度不断升高
15、如何测量田地对于古代农业生活来说至关重要,于是古人发明了以步为依据的测量方法。先秦时商鞅规定“举足为跬,倍跬为步”,即单脚迈出一次为“跬”,双脚相继迈出为“步”。按此规定,一名普通中学生正常行走时,1“步”的距离最接近( )
A.1mm
B.1cm
C.1m
D.1km
16、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测木块长度
B.测木块质量
C.测液体温度
D.测液体体积
17、某同学正确测量出某物体的长度是38.89cm,则他所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此数据的准确值和估计值分别是( )
A.1mm,38.89cm,0.09cm
B.1cm,38.8cm,0.09cm
C.1cm,38.0cm,0.89cm
D.1mm,38.8cm,0.09cm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锅中冒出水蒸气遇到周围的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B.霜在融化时,要放出热量
C.樟脑丸放在衣柜里逐渐消失属汽化现象
D.严寒的冬天窗玻璃的外表面会出现“冰花”是凝华现象
19、小明家离学校2km,早晨小明步行去上学,出发15min后小明离家1.25km,此时父亲发现小明忘带物理教科书,立即以10km/h的速度沿小明上学的方向骑车追小明,假定小明步行的速度大小不变,则小明父亲经多少分钟能追上小明?( )
A.21min
B.20min
C.15min
D.12min
20、如图所示是某款“超声波传感器”智能拐杖,其通过超声波传感器加蜂鸣器实现距离报警,可以帮助盲人出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盲人能听到这种超声波
B.超声波传递不需要介质
C.这种超声波的发声体振动特别快
D.该产品利用超声波测距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21、“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对下列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进行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过程需要吸热
B.“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在日出后逐渐消失是液化现象
C.“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就是大量的水蒸气
D.“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22、噪声影响人们的生活,但有时我们也可以利用噪声。下列属于利用噪声传递信息的是( )
A.城市快速路两旁安装隔音板
B.利用噪声步枪使猎物瞬间昏迷
C.利用喷气式飞机产生的噪声发电
D.根据机器工作时的轰鸣声判断其运转是否正常
23、小芳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正确的是( )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它们都是水蒸气
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24、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u 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v 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24cm
B.当u=15cm时成放大的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C.当u=30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像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 10cm处移动到 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大
25、吃冰棒和皮肤上擦酒精都感到凉快,前者是因为冰棒_______时要__________,后者是酒精_____________时要______________。
2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中的声源分别是 、 、 .
27、探究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实验中,小华在2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水,其中一滴不加热,另一滴用酒精灯加热(但不会沸腾),观察一段时间后剩余水的多少,如图所示;
(1)小华探究的问题是液体蒸发的快慢与______是否有关;
(2)用该探究结果可以解释的事例是______。
A.湿衣服放在阳光下比阴凉处干的快
B.湿衣服放在通风处比无风处干得快
C.湿衣服摊开比不摊开干的快
D.湿衣服含水分少比含水分多干的快
28、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的物理量,上海磁悬浮列车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运营的磁悬浮列车,也是世界上最快的磁悬浮列车之一,它运行时最高速度约为432千米/时,合_______米每秒,表示磁悬浮列车每秒_______;一名坐在行驶列车中的乘客,以座椅为参照物,他是_____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
29、如图所示,停表大表盘的分度值是 _____s,停表的读数为 _____s。对于同一个物体,由于选取的参照物不同,我们可以说它是运动的,也可以说它是静止的,机械运动的这种性质叫作运动的 _____。
30、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种方式。优美的舞曲声是由扬声器纸盆______产生的。扬声器的工作原理是______。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者应将音响的音量调小,这是在______处减弱噪声。
31、冬天的早晨看到房间的玻璃窗出现小水珠,小水珠在太阳出来后逐渐消失了,这是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夏天开着空调的汽车,车窗的______(内、外)表面会出现小水珠。
32、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事实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______,固体和液体都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
33、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________物质的密度最大,a物质的密度是_________。
34、如图所示,圆台形容器中装满水放在水平面上,如果将该容器倒置,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___________;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_____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5、利用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规律时,首先将弹簧的B端固定,再用两个测力计沿相反方向拉A端,使A端到达某一点O并记录下该点的位置,然后在表格中记录下两个拉力的大小与方向。再用一个测力计拉弹簧A端,仍将A端拉伸到O点,记录下此时拉力的大小与方向。
施力情况 | 大小 | 方向 |
用两个测力计 | F1=2.5N | 向右 |
F2=1N | 向左 | |
用一个测力计 | F=1.5N | 向右 |
(1)从表记录中你能得到的关于同一直线上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实验中用一个测力计拉弹簧时,仍要将弹簧A端拉伸到O点再读数的原因是:________。
36、
(1)金属块的质量;
(2)玻璃瓶的容积;
(3)查表,金属块最有可能是何种材质?
物质
| 密度(g/cm3)
| 物质
| 密度(g/cm3)
|
金
| 19.3
| 铜
| 8.9
|
银
| 10.5
| 铁
| 7.9
|
37、如图,学生课桌质量为9kg,桌子与地面有四个接触面,每个接触面的面积为4×10-4m2;某同学将底面积为2.5×10-3m2、容量为1L、装满水后水深为18cm的塑料水杯放在课桌的桌面上(不计水杯的质量)求:
(1)水对塑料水杯底部的压强;
(2)塑料水杯对桌面的压强;
(3)课桌对地面的压强。
38、某合金件合金由铝和钢两种材料合成,质量为374g,其体积是100cm3.(ρ铝=2.7×103kg/m3,ρ钢=7.9×103kg/m3).求:
(1)合金构件的平均密度;
(2)合金构件中含铝的质量.
39、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如图中画出物体A B在平面镜M N中所成的像A′B′。
40、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
41、请你画出图中两条光线对应的出射光线或入射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