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芜湖八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如图所示,是2022年1月26日航天员叶光富在空间站用我国传统乐器葫芦丝演奏《月光下的凤尾竹》的情景,对此情景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演奏声是由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B.真空可以传声

    C.演奏时按压不同的孔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D.若不看屏幕上的画面,仅听声音也可以分辨出是用葫芦丝演奏的,这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 2、如图所示,关于声的利用实例中,不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

    A.蝙蝠靠超声波觅食

    B.倒车雷达

    C.医生用B超查病

    D.超声波清洗眼

  • 3、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1kg冰与1kg水的密度相等

    B.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C.为减轻质量,比赛用的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D.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我们教室里的空气的总质量都是一样的

  • 4、下列控制噪声的方法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道路旁安装隔音板

    B.考场周围禁止鸣笛

    C.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D.阅览室内保持安静

  • 5、猕猴桃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特产,2007年12月1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湘西猕猴桃”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如图是果农采摘的猕猴桃,估测猕猴桃大小,其直径应该是(  )

    A.5mm

    B.5cm

    C.5dm

    D.5m

  • 6、甲乙两物体运动路程之比是2: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3:2,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

    A.1:1

    B.4:9

    C.2:3

    D.9:4

  • 7、如图为学校附近常见的控制噪声标志。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与图的方法相同的是(  )

    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B.道路两旁设置隔音板

    C.上课时关闭教室门窗

    D.观演时手机调为静音

  • 8、在本学期的物理学习中,我们用到了多种科学探究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实验中,用乒乓球显示音叉的振动用到控制变量法

    B.在“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的实验中用到控制变量法

    C.在定义速度时,用到比值法

    D.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用到等效替代法

  • 9、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下列关于公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随路程s的增大而增大

    B.速度随时间t的增大而减小

    C.当速度一定时,路程s随时间t的增大而减小

    D.速度与路程s或时间t都没有关系

  • 10、姐姐和弟弟在同一所学校上学。某一天吃过早餐后,姐弟俩约定从小区门口出发去学校大门口会合。作出他们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分别如图中的两条实线所示,弟弟的图线为直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弟弟比姐姐早5 min 离开家

    B.弟弟和姐姐的平均速度相同

    C.姐姐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D.弟弟和姐姐行走时的速度相等

  • 11、如图所示,能说明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2、一定质量的水全部结成冰(密度为0.9×103kg/m3),体积比原来

    A.增大

    B.减少

    C.增大

    D.减少

  • 13、2021年珠海航展开幕,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呼啸长空,开幕式上,排列成整齐的队形,翱翔蓝天(如图所示)。关于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表演队的飞机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B.飞行员们之间是相对静止的

    C.飞行员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D.以歼10战机为参照物,彩色烟雾是静止的

  • 14、以下是某同学对自身情况的估测,其中不合理的是(  )

    A.眨一次眼的时间约为6s

    B.体温约为36.8℃

    C.身高约为1.7m

    D.步行速度约为1.1m/s

  • 15、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km/h

    B.适合人洗澡的水温约为60℃

    C.演奏一遍国歌的时间约为5min

    D.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0. 26m

  • 16、“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终于实现,巨型稻的亩产可达800kg。请根据图估测巨型稻的高度约为(  )

    A.0.5m

    B.1m

    C.2m

    D.5m

  •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到20000Hz

    B.利用超声波方向性好的特点可以测量月球到地球之间的距离

    C.常温情况下,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快

    D.在刮强台风时,我们听到的风声是次声波

  • 1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如图放置器材,此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等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的焦距是

    B.根据蜡烛移动到刻度尺上处的成像特点,可制成投影仪

    C.若将蜡烛向左移动,需将光屏向左移动才能重新找到清晰的像

    D.若将凸透镜换成普通薄玻璃板,光屏上可以找到正立、等大的像

  • 19、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镜花水月”光的折射

    B.“杯弓蛇影”光的反射

    C.“立竿见影”光的反射

    D.“雨后彩虹”光的直线传播

  • 20、下列数据最接近一个普通中学生生活实际的是(  )

    A.跑100米所需时间约2分钟

    B.身高约为165分米

    C.质量约为0.5吨

    D.心脏1min跳动约70次

  • 21、在“双减”政策之后,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小强参加了学校开设的乐器社团,一天他正在练习吹奏竖笛,课后小强结合刚学习的物理知识明白了优美笛声的发声物体是(  )

    A.嘴唇

    B.声带

    C.笛子

    D.笛子内的空气柱

  • 22、在教室里听不到说话的回声,原因是(  )

    A.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

    B.回声被学生挡住

    C.教室里没有回声

    D.声音分散传出去,回声太小听不见

  • 23、如图所示,三辆小车在平直公路上向东匀速行驶,三辆小车的速度如图所示。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丙车向东运动

    B.乙车向东运动

    C.乙车向西运动

    D.丙车向西运动

  • 24、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属于光的色散

    B.岸边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C.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D.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属于光的直线传播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      

     

  • 26、闭着嘴,轻叩自己的牙齿,自己能听到叩齿声,但是别人却不一定听得到,自己能听到声音是因为叩齿能通过___方式传给听觉神经,从而把信号传给大脑; 别人听不到叩齿声是因为闭着嘴,声音不能通过___ 传播出去。

     

  • 27、用一个定滑轮匀速提升重为150N的物体,使其升高3m,所用拉力为200N,则有用功等于 ______J,额外功等于 ______J,定滑轮的机械效率是 ______

  • 28、如图所示是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将装满水银的玻璃管开口向下竖直放入水银槽中再将玻璃管倾斜,管中水银面的高度如图示,则此时大气压强等于______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若将此装置移到某地进行实验,发现管内水银柱高度仅为300mm,则实验时该地水的沸点将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0℃。

  • 29、瓶装啤酒放入冰柜内冷却时,不要放置时间过长,防止由于玻璃瓶内的啤酒凝固而引起酒瓶炸裂,在此过程中,啤酒的质量 __________,密度 __________.(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30、请解释以下生活中的热现象:皮肤涂上酒精后觉得凉快,是因为酒精_____时从人体吸热;夏天吃冰棒时看见冰棒冒“白气”是冰棒周围空气中水蒸气遇冷_____形成的小水珠所致(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 31、如图所示,桥通过平静的水面成像,半圆形桥孔与其像正好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圆。如果圆的直径为6m,水深2m,则圆顶部到水面的距离为______m。由于下雨,造成水位上升,桥面上黄牛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黄牛,是因为光在黄牛身上发生了______反射的缘故。

  • 32、功率是表示物体_______的物理量。某机器上标有“1000W”字样,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若这台机器正常工作2分钟,做功_______焦。

  • 3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嫦娥四号的“三双眼睛”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成为人类历史上首个在月球背面实现软着陆的月球探测器。嫦娥四号与嫦娥三号一样,仍由着陆器和巡视器(又叫月球车)组成。嫦娥四号探测任务的成功依赖于探测器上的三大光学装备——激光测距敏感器、激光三维成像敏感器和红外成像光谱仪。

    其中,激光测距敏感器和激光三维成像敏感器是嫦娥四号落月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眼睛”,堪称确保探测器安全着陆最关键、最核心的技术装备。在嫦娥四号着陆器距离月面15千米高度时,激光测距敏感器开始工作,每秒向月面发射两次激光脉冲,在月球表面接近真空的环境下,激光几乎可以毫无损失的到达月球表面。激光测距敏感器通过测量月面回波脉冲信号与激光发射脉冲信号的时间间隔,获得嫦娥四号着陆器相对于月面的精确距离。当嫦娥四号到达距月面100米的悬停位置时,激光三维成像敏感器开始工作:采集月面的三维图像,将高于月面15厘米的石头或低于月面15厘米的坑识别出来,确保探测器降落在安全区域。如此精细的扫描成像工作,在短短几秒内就完成了。

    此外,嫦娥四号携带的月球车(玉兔二号)装载了“红外眼”——红外成像光谱仪。其工作原理是将一束包含不同频率的红外线照射到月面物质上,当物质吸收了一定频率的红外线后,相应频率的射线被减弱。通过比较红外线被吸收的情况(吸收光谱)分析出月球表面物质的成分。

    激光测距敏感器、激光三维成像敏感器和红外成像光谱仪共同构成了嫦娥四号的“三双眼睛”,助力嫦娥四号高效精准的完成月球探测任务。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三大光学装备中,能够识别月球表面平整程度,确保探测器降落在安全区域的是_____

    (2)在嫦娥四号落月过程中,激光测距敏感器开始工作时,向月面发射一束激光脉冲_____s后可以接收到该激光脉冲的月面回波信号;

    (3)利用超声波回声测距也是一种重要的测距方式。嫦娥四号的落月过程_____(选填“能”或“不能”)使用回声测距,理由是_____

  • 34、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反射角等于______°,界面的______(选填“上”“下”“左”或“右”)边是玻璃。

三、实验题 (共1题,共 5分)
  • 35、如图所示,是用压强计探究水内部压强的情景.

    ⑴把探头放入水中,通过观察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探头处水的压强的大小,高度差越大,水的压强_____________(填“越大”或“越小”);

    ⑵比较甲图、乙图和丙图,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______;

    ⑶在乙图中把探头慢慢下移,可以观察到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增大,从而得到:在同一种液体里,液体的压强随_____________的增加而增大;

    ⑷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到U型管两边液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解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6、在海难打捞中, 沉船定位和测量海深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又叫声纳”), 它的探测系统将所测出的数据送到中央运算器运算. 如果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为每秒1500, 超声波发出后经4秒收到反射回的信号, 请计算沉船处的深度.

  • 37、有一个人的质量为60千克,他每只鞋底的面积是200厘米2,问:

    ①他能否从能够承受最大压强是2×104帕的冰面上走过去?

    ②当他站在这个冰面上时,他身上最多可以背多重的物体?

     

  • 38、轨道交通有利于减缓城市交通拥挤、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等近日,轨道5号线首列车顺利完成“热滑”试验,这预示着重庆轻轨有望在今年又增加一条轻轨交通线。5号线部分信息如下表所示:

    假设5号线全程速度保持不变,问:

    1)五号线的运行速度?

    2)人和站至和睦路站需要多少时间?

五、作图题 (共3题,共 15分)
  • 39、如图所示,一束光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反射光恰好照在光屏的A处。

    (1)画出相应的入射光线。

    (2)若要让反射光照在光屏的B处,可以将平面镜绕入射点O_   旋转适当的角度。(填顺时针逆时针

     

  • 40、如图是某吸音室墙壁上的楔形物体。

    ⑴请作出图中光线在楔形物之间的反射路径__________;(仅作两次)

    ⑵根据你的作图,吸音室墙壁做成这种形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 41、如图所示,不计重力的杠杆OB可绕O点转动,重为6N的重物P悬挂在杠杆的中点A处,拉力F1与杠杆成30度角,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画出力F1的力臂,求出图中拉力的大小F1=__________N。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5
题数 41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题
四、解答题
五、作图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