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所示,2023年4月16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三号”07星发射升空。火箭发射的过程中,尾焰会产生高速、高温气流猛烈冲击发射台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声音强度达到150分贝,喷水降噪系统则迅速在20秒钟内喷射出400吨水,利用水分子吸收声波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是由火箭箭身振动产生的
B.声音强度达到150分贝是指响度大
C.轰鸣声是频率高于20Hz的超声波
D.喷水降噪系统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B.频率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色
C.汽车禁止鸣笛,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3、2023年央视春晚上,微电影《我和我的春晚》讲述了张建国与春晚的传奇故事,39年终圆春晚梦。如图是张建国在春晚现场吹小号的场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号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我们听到的小号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C.嘹亮的小号声说明声音的速度很大
D.小号前端喇叭的作用是改变声音的响度
4、两辆汽车A、B在平直路面上运动时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甲所示,初始时两车的运动方向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t1内,两车速度
B.在0~70s内,两车平均速度的大小
C.在0~70s内,A车与B车通过的路程相等
D.在t2~t3内,以A车为参照物,B车向西运动
5、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科考队员把岩石标本从南极带回北京,标本的质量变小
B.氧气罐中的气态氧气用去一半,剩余氧气的密度比原来减小一半
C.蜡的密度是,表示1m3蜡的质量是
D.根据公式可知,某种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成正比,与其体积成反比
6、如图所示,AC为入射光线,CB为折射光线,且AO<OB。已知AO=10cm,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f=10cm
B.f=5cm
C.f=8cm
D.f=12cm
7、下列诗词能反映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起舞弄清影
B.潭清疑水浅
C.彩虹舞山涧
D.池水映明月
8、如图所示,汽车正在使用倒车雷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倒车雷达利用了超声波传递能量
B.倒车雷达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
C.倒车雷达是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声
D.倒车雷达利用了次声波的反射
9、糖画是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制作糖画时,糖汁(非晶体)凝固过程的图像是( )
A.
B.
C.
D.
10、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许多古诗词和歌曲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青山相对出”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
B.“忽然月羞躲云中,原是晚云遮明月”,其中以“云”为参照物,“月”是静止的
C.“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青山”运动是以“竹排”为参照物的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运动是以舟上的人为参照物的
11、贝贝根据表一、表二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和密度,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物质 | 熔点( | 物质 | 熔点( | 物质 | 密度 | 物质 | 密度 |
钨 | 3410 | 冰 | 0 | 纯水 | 冰 | ||
固态酒精 | 铝 | 660 | 酒精 | 铝 | |||
固态水银 | 铜 | 1083 | 水银 | 煤油 |
A.用来熔化铝的器皿可以用铜制作
B.一桶水的密度一定比一杯水的密度大
C.在南极应该使用酒精温度计测气温
D.相同质量的冰和铝,冰的体积是铝的体积的三倍
12、时间的国际单位是( )
A.秒
B.米
C.千克
D.摄氏度
13、有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14、打预防针前,医生用酒精棉球涂在王伟的皮肤上进行消毒时,他感觉到皮肤有点凉,这是因为( )
A.酒精温度较低
B.皮肤对酒精过敏
C.酒精蒸发,有制冷作用
D.皮肤吸收了酒精
15、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铸造釜的记载有:“铁化如水,以泥固针铁柄勺从嘴受注”。在图中能反应“铁化如水”过程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是( )
A.
B.
C.
D.
16、用测力计两次拉动同一物体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两次运动的速度分别为1米/秒和2米/秒,两次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和F2,则( )
A.F1=0.5F2
B.F1=F2
C.F1=2F2
D.F1=4F2
17、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声现象,下列这些成语中描述声音音色的是( )
A.隔墙有耳
B.低声细语
C.悦耳动听
D.震耳欲聋
18、如图所示是云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聂耳使用的小提琴,这把小提琴伴随并见证了人民音乐家聂耳短暂而辉煌的音乐人生。下列关于小提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提琴是红色的,是因为它吸收了红光
B.根据响度,我们能分辨出是小提琴的声音
C.拉小提琴时,琴弓与琴弦间没有相对运动
D.拉小提琴时,用手指按住琴弦的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19、以下的估测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一个成年人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5m/s
B.一个大西瓜的质量大约4kg
C.一名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N
D.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40m/s
20、在2022年的央视元宵晚会上,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王亚平亮相开场节目《齐天乐》,并在空间站中用古筝弹奏了一曲《茉莉花》。如图所示,古筝是我国传统的一种弦乐器。关于古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古筝发出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
B.古筝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的振动产生的
C.弹奏古筝时手指越用力,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D.古筝发出的声音以超声波的形式从空间站传回地球
21、如图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温度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B.甲、乙温度计的液泡上蘸了酒精,酒精蒸发过程中,甲、乙温度计示数都下降
C.甲、乙温度计都可以脱离被测物体来读数
D.甲温度计的分度值比乙温度计的小
22、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面判断错误的是( )
A.在0~10s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的快
B.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相遇
C.在10s~20s内,甲同学速度为10m/s
D.在0~15s内,两同学的平均速度相等
23、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菜刀刀刃的厚度约为5mm
B.一个标准篮球的质量约为600g
C.盘锦冬季最低气温低约
D.朗读800字的文章用时约1min
24、若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12厘米,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此凸透镜前20厘米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该像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25、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同时水平向右运动,两物体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甲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_____m/s,第4s时两物体相距 ___________m。
26、在录播室录课时,老师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________产生,并通过________传到现场学生的耳中。为了防止室外的嘈杂声干扰录课,录播室的墙壁采用新型的隔音材料,其减弱噪声的途径是____________。
27、汽车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______________,刀要磨得很锋利是为了______________,车轨铺在枕木上是为了______________。
28、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其中A、B是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他在较暗的环境下进行了该实验,这是为了能清晰观察到________(选填“蜡烛A”、“蜡烛B”或“蜡烛A的像”)。玻璃板能成像是因为光在其表面发生________(选填“镜面 ”或“漫”)反射的缘故;将玻璃板上端向错烛A一侧倾斜,蜡烛A的像会_________(选填“向上移动”、“向下移动”或“保持不动”)。
29、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首先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的值,1 标准大气压可以支撑______厘米高的水银柱。1 标准大气压值等于______帕。
30、小军同学身高1.6m,当他站在平面镜前1m处时,若他以0.5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运动4s,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_m,像的大小将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1、如图所示的是跳水运动员站在跳板上准备起跳时的情景,此时她受到的重力与跳板对她的支持力是一对 _____(选填“相互作用力”或“平衡力”),运动员起跳离开跳板后仍能继续运动,是由于她具有 _____。
32、一个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它在前10s内通过的路程为16m,在后10s内通过的路程为20m,则整个20s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33、(1)用保鲜膜包裹,这是为了防止蔬菜中的水分__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冷藏室中的食物之间往往会“串味”,是因为食物分子________ 的原故.
(2)家用冰箱正常工作电压为________ V.
34、百米赛跑的某个时刻,甲、乙两名运动员的位置如图,_______的速度较快,因为在相同的时间内他通过的_______大。
35、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该实验原理:______
填公式
;
实验中,小车在做______
填”匀速”或”变速”
直线运动,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
填“大”或“小”
;
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______ 。(填“大”或“小”
36、小明同学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空旷未装修的房子能听到清晰的回声,而装修好后的房子难于听到回声。于是小明同学提出自己的观点: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反射面的材料有关。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小明的观点是否正确。(温馨提示:注意实验方案的可操作性)
(1)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
37、一列火车长200m,用20m/s的速度通过一个山洞用时1min,求山洞的长?
38、我国上海磁悬列车从上海地铁龙阳路站到浦东国际机场全程30千米,单程行驶只要8分钟,则它行驶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39、如图为一束平行凹透镜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画出此光线通过凹透镜后的光路图。
(________)
40、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请保留作图痕迹)。
(______)
41、如图,由发光点S发出的光,射到空气和水的分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试在图中准确地画出与通过A点的反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并作出相应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保留作图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