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黄冈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     

    A.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夸张)

    B.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比喻、排比)

    C.但或者因为高等动物了的缘故罢,黄牛水牛都欺生,敢于欺侮我,因此我也总不敢走近身。(拟人)

    D.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拟人、对比)

  • 2、下列字形无误的一项(     

    A.卑劣       缭望       捶击       诬蔑

    B.湎怀       蛮横       彷徨       扶植

    C.元宵       狡辩       干预       指摘

    D.诀择       绚丽       挚爱       霎时

  •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恰当的一组是 (  )

    (1)这家敬老院有卫生室、棋艺室、台球室、电视室、健身房……可以说设施________。

    (2)改革开放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生机,这个“文革”中一度________的项目再度上马了。

    (3)北京是他的第二个故乡,他在这里________了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4)年轻人面对困难和挫折,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切不可________用事。

    A. 完备     中止   度过   意气

    B. 完备     终止   渡过   义气

    C. 完善     中止   度过   意气

    D. 完善     终止   渡过   义气

     

  •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①媒体是正能量传播的主渠道,要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而不是让暴力和“负能量”动摇民众的信念。

    ②而正能量的传播需要传播者负责任的态度。

    ③正能量只有得到及时、广泛的传播,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④同时,个体传播者也需要有正确的态度。

    ⑤只有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守住道德、法律的底线,才能与媒体合力用正能量坚固人们的精神高地。

    A. ③②①④⑤   B. ①②⑤④③   C. ①⑤③④②   D. ③⑤①④②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诗歌鉴赏。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描绘。

    (2)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中“送”字用得好。请简要分析“送”字好在何处?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默写。

    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③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④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⑤争渡,争渡,__________。(李清照《如梦令》)

    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⑦山水花鸟常成为文人墨客情感的寄托,心意的象征。国都沦陷时,杜甫在《春望》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借花鸟抒发悲痛之情。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

    只说他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屋边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他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五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行不上半里多路,看见一所古庙。他顶礼道:“神明庇佑,改日来烧钱纸。” 又行了一回,望见一簇人家。……看那雪,到晚越下的紧了。

    这段文字选自元末明初__________著的《水浒传》,选段中的他是_____________ ,从文中划线句可以看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清明节原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在农历的三月,是冬至后的第105天,在公历的4月5日左右。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是标志季侯和农业活动的节气。

    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候的特点有关,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凤至,”“清明凤”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了明确的记载。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和民众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气候规律,比较适宜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物候、降雨等方面的变化,对人们依时安排农耕、蚕桑等活动有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到了清明,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清明对于古代农业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农谚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正是说的这个道理,东汉崔宴《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说的是这时开始准备养蚕,其中的“清明节”还只是一个节气,不是节日、清明节气在时间和天气物候特点上为清明节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该节气被看作清明节的源流之一。

    【材料二】

    清明节成为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寒食节是中国古代较早的节日,传说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介子推,是春秋时期晋国人,他跟随晋文公重耳逃亡,又辅佐重耳回国成为晋国的国君,介子推立了大功却不愿接受封赏,带着母亲隐居到了绵山,传说晋文公为了请出介子推而放火烧山,三天后大火熄灭,人们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片衣襟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人们就在寒食这一天禁火、吃冷食以纪念介推。久而久之,推广到祭拜自己的祖先。后来,由于清明寒食节的日子接近,两者就合二为一了。

    清明从节气到节日的形成中还融入了另一个传统节日,那就是日期眼清明节相近的衣历三月三的上巳节。上巳节是指干支纪日法中,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古人认为“巳”代表去除疾病,所以在上巳这天到河水中沐浴,希望借此绂()除不祥。上巳节进行的主要活动是“绂褉”。绂——古代为除灾求福而举行的一种仪式;褉——古代春秋时期在水边举行的清除不祥的祭祀。后来演变为在这个日子开展沐浴、采兰、踏青、嬉游、饮酒等民俗活动。

    【材料三】

    祭祖:清明节是春季祭祖最隆重的节日,春天,民间多修补房舍,以防夏季雨漏。由活人联想到逝者,田间坟头经过风吹雨淋,往往塌陷低落,清明节上坟时,铲除坟头杂草,用新土将坟堆加高加固,称为整修阴宅,表现了儿孙对先人的哀思。

    踏青:清明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体育活动的习俗。远足踏青中常见的活动有荡秋千、 拔河、扑蝶、蹴鞠、登山等,人们在这些户外活动中,或家族合欢,或交友团聚,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强了凝聚力,也表达出对现实生活的热爱。

    放风筝:清明节放风筝是最普遍流行的习俗,在古人看来,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放风筝可以放走秽气。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会给自己带表好运。

    插柳:清明节的另一项民俗活动是插柳,所以又叫“插柳节,插柳有多种形式:有的插在家里的门楣上,有的戴在头上,柳枝插在门楣上,其文化含义在于辟邪除灾,民间认为这样做是图个吉利,另外柳棱插在门楣上,还意味着家庭兴旺,而把柳插在头上,为的是求生保健,青春永驻,中国人喜柳爱柳,柳树是旺盛的生命力的象征。

    【材料四】

    哀与乐看似难以融合,但清明节作为华夏文明特有的文化符号,实现了两者的并存,这正体现了我们民族的性格和特点,因此,对于清明节这样有着深厚传统文化积淀的节日,我们需要做的是分清清明节的各个内涵,如果这一节日能促使人们以实际行动去热爱生命,就会打消很多人对“我们的节日”的质疑,也能让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

    (以上材料均改编自网络文章)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是哪一项?( )

    A.“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这句话简练说出了清明的节日特点。

    B.古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剪断风筝牵线,任其远飞,是为了寄托对先人的哀思与尊重。

    C.古人在“插柳节”那天喜欢在门楣上和头上插柳,是因为对旺盛生命力的向往和祈求。

    D.清明节能促使人们以实际行动去热爱生命,这一传统节日已经很好地融入了现代生活。

    【2】一位外国友人对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和传统节日很感兴趣,但如何区分节气和节日把他难住了。你想以清明为例给他作些介绍,以下最符合情境的说话顺序是哪一项?( )

    ①与对方打招呼 ②总结节气和节日的本质区别 ③介绍清明节的主要活动

    ④讲述清明节日由来的故事 ⑤介绍清明作为节气的物候特点 ⑥邀请外国友人参加踏青活动

    A.①②⑤③④⑥

    B.①⑥⑤④③②

    C.①④③⑤②⑥

    D.①⑤④②③⑥

    【3】请简要说说济南邮政局选取下图为清明节纪念邮戳的原因。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作文。

    生活中,有你崇拜的偶像,他们清纯、活泼、靓丽;有你敬重的父辈,他们勤劳、纯朴、守责;有你尊崇的名家,他们热诚、创新、敬业……阅读中,我们不仅了解了邓稼先、闻一多、鲁迅、叶圣陶、斯科特等名人的感人事迹,也看到了长妈妈、老王等普通人身上的人性之光……

    请以“偶像”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中心突出,文体清晰;②卷面整洁,字迹清楚,字数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