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对偶)
B. 秾丽的春天躺在静穆的晨光里,听那只娇柔献媚的百灵鸟向它歌唱。(拟人)
C. 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反问)
D. 在乌黑的无边夜空中,李煜所见之月,如钩,尖锐的钩,勾人心魄。(比喻)
2、下列四个选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踏着夕阳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拾起一瓣落花,仍然可以嗅到春的希望。朝花夕拾,失败伴随着成功出现在我的生命中。失败时,我仍然可以携一份坚定,用坚定感悟失败、体会失败、接受失败……我要感谢成功,更要感谢每一次的失败。这些失败就像我生命里的落花,虽感伤,但回首夕阳时,我学会了坚定。
A.“仍然”是副词,“坚定”是名词,“我”是代词,“接受失败”是偏正短语。
B.“失败伴随着成功出现在我的生命中”中的“伴随”充当此句的谓语成分。
C.“我要感谢成功,更要感谢每一次的失败。”这个句子是递进关系复句。
D.画横线句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将“体会失败”放在“感悟失败”的前面。
3、语序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人生中有两种情境最能检验人的灵魂的品质,一是苦难,二是成功。
②坚强的灵魂在巨大的苦难中仍能昂然屹立,软弱的灵魂在寻常的苦难中也会一蹶不振。
③苦难检验人的灵魂的坚强和软弱,
④高贵的灵魂在伟大的成功中仍能谦和淡定,卑劣的灵魂在渺小的成功中也会得意忘形。
⑤成功检验人的灵魂的高贵和卑劣,
A.②③④⑤①
B.①③②⑤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②④⑤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政府执法部门的各种罚款必须依法上缴,不能截留自用,其经费来源只能来自国家财政拨款。
B. 滥用外来语,既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谨与和谐,影响了汉语表意功能的发挥,也消解了中国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
C. 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D. 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山区所特有的石头和茅草搭成的小屋,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
5、阅读下面杜甫的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望岳 春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下列对古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昏”和“晓”两个天地是泰山“割”开的!“割”字写出了泰山参天矗立的雄姿、使静止的山峰充满了活力。
B.“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此处将它入诗新颖别致。
C.“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颔联。
D.“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春到长安,山河依旧,草木葱茏,诗人感慨万千,不禁赞美。
【2】这两首诗是杜甫在人生的两个不同阶段所写,而当时社会环境也截然不同,所以两首诗的内容和风格相差很大。请你分别写出这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情感。
6、古诗文默写。
(1)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2)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3)晏殊的《浣溪沙》中被誉为天然奇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用夸张手法渲染战斗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春望》中,诗人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再现了国都沦陷、杂草丛生、人烟稀少的荒凉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阿尔焦姆很少收到弟弟的信。每当他在市苏维埃办公桌上见到灰色信封和那有棱有角的熟悉的字体,他就会失去往常的平静。现在,他一面撕开信封,一面深情地想:“唉,保夫鲁沙,保夫鲁沙!咱们要是住在一起该多好。你经常给我出出主意,对我一定很有用,弟弟!”
保尔信上说:
阿尔焦姆:
我想跟你谈谈我的情况。除你以外,我大概是不会给任何人写这样的信的。你了解我,能理解我的每一句话。我在争取恢复健康的战场上,继续遭到生活的排挤。
我受到接连不断的打击。一次打击过后,我刚刚站起来,另一次打击又接踵而来,比上一次更厉害。最可怕的是我现在没有力量反抗了。左臂已经不听使唤。这就够痛苦的了,可是接着两条腿也不能活动了。我本来只能在房间里勉强走动,现在从床边挪到桌子跟前也要费很大劲。到这步田地大概还不算完。明天会怎么样——还很难说。
我已经出不去屋,只能从窗口看到大海的一角。一个人有一颗布尔什维克的心,有布尔什维克的意志,他是那样迫不及待地向往劳动,向往加入你们全线进攻的大军,向往投身到滚滚向前、排山倒海的钢铁巨流中去,可是他的身体却背叛了他,不听他的调遣。这两者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还有比这更可怕的悲剧吗?
不过我还是相信我能够重返战斗行列,相信在冲锋陷阵的大军中也会有我的一把刺刀。我不能不相信,我没有权利不相信。十年来,党和共青团教给了我反抗的艺术。领袖说过,没有布尔什维克攻不克的堡垒,这句话对我也适用。
……
握手。
你的保尔
【1】选文中保尔说自己“受到接连不断的打击”。结合原著,列举此前在战场上保尔受到的两次打击。
【2】有人认为,文学要有所担当,“红色经典”可以成为特定历史时期的精神路标。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一谈你怎样看待这部作品作为“红色经典”的现实意义。
【3】下列对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相关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部小说是作者强忍病痛在病榻上(当时他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历时三年写成的,出版后产生了巨大影响。
B.达雅陪同患伤寒症病愈后的保尔来到烈士墓前悼念革命战友,墓前默念的那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的名言成了保尔人生的准则,同时也揭示了全书的主旨。
C.保尔是乌克兰某镇一个贫苦工人家的小儿子,母亲死得早,父亲则做苦力以养家糊口,哥哥是个铁路工人;小学时的保尔就嫉恶如仇,敢想敢做。
D.到后来,保尔完全瘫痪,双目失明。但他从没有灰心丧气,从没有一点自杀的念头,坚强的革命信念激励他用文学创作跟病魔与困难作斗争。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谈文房四宝之“墨”
张宁
①笔墨纸砚,古人的文房四宝。墨的发明是人类书写文字史上的重要进步。早在商周时期,墨就已经作为一种黑色颜料开始用于书写。文献记载与出土发现证明,至迟3000年前,墨就产生了。我国迄今所见最早的墨是1975年湖北云梦秦墓出土的墨块。
②春秋战国时期,墨是用杂木和草烧结而成的,制法粗糙。为了提高墨的质量,人们改用松柴烧结,后来又加入了麻子油和猪油烧结。如今,我们知道,麻子油和猪油这几种油脂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受热分解,可以得到黑色粉末状物质,即古人所谓的“烟灰”。《庄子·田子方篇》里提到“舐笔和墨”,可见春秋战国时期已开始普及使用墨了。
③秦汉时期出现了松烟墨。松烟墨是用松木烧出的烟灰,再拌之以漆、胶制成,其质量远远胜过石墨。东汉以前,墨没有制成锭,到东汉时发明了墨模,墨的形式趋于规整,从小圆块改进成为墨锭,可以直接用手拿着研磨。汉代形成了全国制墨中心,即渝麋(今陕西千阳)。三国时期,我国的制墨业进一步发展。当时西安人韦诞工书法,善制墨,所制“韦诞墨”已被史书记载。
④隋唐时期,制墨业更加受到重视,政府设官办厂,其中最著名的墨官是祖敏,他因采用古松烟与鹿角胶煎膏合成制墨而名闻天下。唐代的墨已有多种颜色。黄墨是用雌黄研细加胶合制的墨,多用于修改文稿或者点校图书。朱墨是用朱砂研细加胶而成,但容易褪色。由于科举制度的发展和书画艺术的繁荣,唐代文人学士对墨的需求扩大。唐末五代由于战乱频繁,大量北方墨工南迁,制墨中心随之转移。此后,徽墨雄踞天下,在制墨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⑤宋代是中国古代书法和绘画高度发展的时期,也是中国古墨由单一品种转变为多品种的时期,其中最突出的成果就是“石油”烟墨的出现。沈括在延州(今陕西延安一带)任职时,在当地人的引导下,发现了一种物质——脂水,后来他把脂水命名为“石油”。沈括尝试用燃烧“石油”浓烟做墨。试制成功后,沈括大力推广他的新墨,并取名为“延川石液”。据说沈括的“延川石液”受到当时的制墨行家苏轼的极大赞赏,可谓上乘。
⑥明代歙县罗小华发明的桐油燃烧取烟制墨法,使油烟墨真正得到了普及和发展。由于油烟墨主要是桐油等植物油燃烧取烟,并加入牛皮胶、珍珠、麝香等名贵药材,其墨色黑润有光、馨香馥郁,是墨中上品、“书香”之源。
⑦清代制墨业更加繁荣,油烟墨的制作达到鼎盛,选材更为广泛。徽州作为制墨业的中心也达到了极盛,曹素功、胡开文、汪近圣、汪节庵四大家为其中翘楚。清代末年,现代科技传入中国后,谢崧岱融合传统工艺创造了墨汁,墨汁省去研磨之力,更加方便易用,客观上有利于大幅作品的创作。虽然墨汁无法表现出传统墨块那样丰富的层次,但是凭借其使用便利的优势成为大众的主要选择。
(选自《人民周刊》2021年16期)
【1】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对中国“墨”的发展作了说明,试着根据提示,把它的发展过程梳理出来。
春秋战国时期墨已经开始普及→①_____→隋唐时期制墨业进一步发展→宋代沈括发明“石油”烟墨→②___
【2】选文开头段加点的“迄今”有何表达效果?
【3】第⑦段画线的句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9、(1)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问(唐)
(2)中国传统的“学而优则仕”导致更多士人离开故土到京师游学、进仕,他们企盼那种苦尽甘来瞬间飞黄腾达的快感,在他们骨子深处有着“衣锦还乡”的愿望。
——《漫谈传统中国人的故土情结》王鑫伟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可以叙写自己的经历和见闻;可以发挥想象,创作故事;也可以对这个话题发表见解。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歌外);不得抄袭、套作;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