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陵水县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演讲旨在调动起听众情绪,并引起听众的共鸣,传达出你的思想、观点、感悟,因此不应该使用记叙的表达方式。

    B.李白有诗“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大鹏”是春秋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在《逍遥游》中塑造的神鸟形象。

    C.“记”是古代一种文体,可写人、叙事、状物、记景。《小石潭记》《核舟记》都以游记的形式来抒发作者情感,表达主张。

    D.《登勃朗峰》的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代表作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 2、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3分)

    A.愿意节假日留守公司的,我们给加班费;愿意回家过年的,我们发路费。一切由大家决定。

    B.要想在深圳这座城市立足,一定要付出辛勤的汗水不可。

    C.从中国人民认识到再也不能错过历史机遇之日起,就开始了新的长征。

    D.这个观点,最近报刊上提出一些异议,我认为是正确的。

     

  • 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皑皑(ái)        (lì)          怒不可(è)          挑拨离(jiān)

    B.击(chuí)     野(kuànɡ)   词夺理(qiǎng)     然而止(gá)

    C.雾(ǎi)        (hènɡ)     其实(fù)          转反侧(zhǎn)

    D.闭(sāi)       零(diāo)       暴风雨(zhòu)     风雪途(zǎi)

  •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当下的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已经家喻户晓

    B.海枯石烂也好,转瞬即逝也罢,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一切都是美好的。

    C.爸爸妈妈的一次争吵使他们两个人分崩离析,我感到非常伤心。

    D.立身于风云变幻的世界上,我们遇事要独立思考,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万山潭作

    孟浩然

    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

    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

    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

    【注释】①万山,在襄阳西北,汉水南岸,此地环境清幽,为襄阳名胜。②据《列仙传》记载,江妃二神女尝游于万山,逢郑交甫,交甫见而悦之,索其配饰,二女解佩赠之,交甫受而怀之,去数十步,佩与二女俱不见。

    【1】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第一联写诗人闲适的心情和垂钓之乐。垂钓本身,已乐在其中,何况静坐磐石之上,一“坐”字更显安闲。

    B.第二联以“鱼”和“猿”作为动景,与上联稳坐之“静”形成对照;且“鱼行潭树下”一句,诗人直接描写树影的荡漾,让人感受到树影的动态之美。

    C.第三联借助典故,把自己游山的过程说成是在“寻访神女”,浪漫而有趣。

    D.最后一联中的“沿”字用得极其神妙,表明不仅仅是一点月色,而是沿途通明,明月满舟。此情此景,令人心醉。

    【2】诗歌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

    ①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②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杜牧《赤壁》)

    ③风休住,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__________,去年天气旧亭台。(晏殊《浣溪沙》)

    ⑤无风水面琉璃滑,__________。(欧阳修《采桑子》)

    ⑥中原乱,__________,几时收?(朱敦儒《相见欢》)

    ⑦山气日夕佳,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⑧得志,__________;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

    (2)默写杜甫《春望》的后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经典常谈》内容涉及面较广,可根据兴趣进行组合阅读。《<诗经>第四》可以与目次中哪篇联读呢?请从中选择一篇,说说理由。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后面小题。

    特殊的气象预报员

    颜士州

    天气变化不仅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对农业生产和航运等行业也有很大影响。因此,准确预报天气十分重要。可天气变化复杂,想准确预报并不容易,不过海洋里却贮存着许多天气变化的信息。

    天气的变化与空气温度的高低以及空气中水汽的含量有很大关系。广阔的赤道热带海洋里的暖流,是空气中热量和水汽的主要供应者。温暖的海洋表面源源不断地把大量热量和水汽输送给空气,使空气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化,带来了千变万化的天气现象。1立方厘米的海水降低温度1℃,可以使3 000立方厘米的空气升温1℃。可见,海洋就像个大火炉,不断地从底部给空气加热。

    黑潮带来的信息

    在东海东南部、琉球半岛西北侧海域,有一股终年温度很高的水流,自西向东北方向流去。由于它水色深蓝,看上去又蓝中带黑,因而被叫作黑潮,也叫作“台湾暖流”或“日本暖流”。它是洋流中一支著名的暖流。黑潮的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明显的摆动,对我国沿海气候有很大的影响。1953年,黑潮暖流的平均位置比常年南移了大约170公里。1954年,我国江淮流域出现了百年未遇的大水;1958年,黑潮暖流的平均位置比常年北移了。1959年,长江流域旱灾严重,华北地区出现水灾

    为什么黑潮位置的变动,对我国东部地区有这样严重的影响呢?这是因为黑潮在自南向北流动的过程中,使南北海水温度产生了显著差别,也不断地把热量和水汽输送给大气,影响了海洋上空的大气。所以,1953年,黑潮位置南移,造成了1954年位于较南纬度的江淮流域雨水偏多,出现水灾;1958年,黑潮北移,造成了1959年长江流域地区干旱。

    最近,有人分析了东海黑潮区热量的吸收和释出情况,以及它与长江中下游降水的关系,认为在东海黑潮区,当冬季海洋给予大气热量增多时,第二年6月长江中下游降水就会减少;相反,当冬季海洋给大气的热量显著减少时,出现负值,第二年长江中下游降水就会增多。1967年,冬季海洋给予大气的热量为每天每平方厘米300卡,结果1968年6月,长江中下游出现旱灾。而1969年,冬季海洋给大气的热量显著减少,出现负值,1970年6月,长江中下游就多雨。

    还有一股叫厄尔尼诺的暖流,平时在太平洋赤道海区活动,很少越过南纬3°。但有时,它会一反常态跑到更南的地方,甚至到秘鲁沿海的冷水性渔场里,使大量的冷水性鳀鱼热死。它的到来,还会使温度和水汽激增,产生大量降雨,出现气候反常。

    海洋和冷热

    每年盛夏时节,我国华东沿海地区常出现30℃以上的高温天气,但有的年份,盛夏天气则不那么炎热。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这与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气压有关。如果受到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控制,华东沿海就会出现高压天气;如果副热带高压退到海上去了,那么酷热的高温天气就消失了。

    副热带高压在什么情况下会进,在什么情况下又会退呢?气象工作者研究后发现,这与海洋有关。当东太平洋热带水温高于常年时,副热带高压就会增强西伸,我国华东沿海就有可能出现高温天气;当东太平洋热带水温低于常年时,副热带高压就会减弱东退,华东沿海就不会出现高温天气。

    海洋与天气存在密切关系,从海洋里,人们得到了许多天气演变的信息。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探索,必然会找出更多利用海洋预报天气的好方法。海洋正以一个特殊预报员的角色,登上气象预报的舞台。

    (选自《知识窗》2017年第5期)

    【1】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广阔的赤道热带海洋里的暖流,是空气中热量和水汽的主要供应者。

    【3】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说明“海洋和冷热”的关系的?结合具体内容作简要回答。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请将文题“__________的乐趣”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诗歌、戏剧除外,文体不限,文体要鲜明。

    (2)表达要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文章字数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