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撺掇 沟壑 羁绊 苍海桑田
B.帐惘 枷锁 萦绕 消声匿迹
C.晦暗 磅礴 山麓 正襟危坐
D.堕落 神龛 瞭望 断章取意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锁屑 交卸 游逛 旁逸斜出
B. 倦怠 狼籍 濒临 张目结舌
C. 牛犊 遏制 深渊 恹恹欲睡
D. 辟邪 鲜腴 吆喝 坦荡如抵
3、下列加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是当今少数几位声名卓著的电视剧编剧之一,这不光是因为他善于编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写的剧本声情并茂,情节曲折。
B. 他儿子正值豆蔻年华,理应专注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没想到却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现在连初中都读不下去了。
C. 奶奶去世已经十年了,但她生前对我的疼爱之情我却一直铭记在心,耿耿于怀,这份情和爱我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
D. 中国科学家在航天技术研究领域中,殚精竭虑,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从宏观看,中西哲学的最大差别之一就在于对待天人关系的态度,其他一切差别都是由此衍化而来。 。 。 。 。 。
①西方哲学在天人关系上主张天人二分、主客对立。
②天人合一既不是人类中心主义,也不是自然中心主义,它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
③这种方式就是把人类与大自然看作是一个生命整体,人中有天,天中有人。
④西方哲学重视“分”,中国哲学重视“生”。
⑤中国哲学在天人关系上则主张大化流行、生生不息、天人贯通、天人合一。
A.①②⑤④③
B.①⑤④②③
C.②⑤①③④
D.②①⑤④③
5、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下阕词人是如何借助“孤鸿”表露自己的心境?
6、“学以致用”是学习的重要目的。请你思考一下,在下列情境中,朝朝会如何运用自己学过的古诗词。
春天,莺啼燕舞,衔泥筑巢,此刻,朝朝会运用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1)“_______,______”来描绘自己所见的景色;夏天,疫情反复,朝朝的爷爷争当志愿者,期望能帮助到更多的人,此刻,朝朝会用曹操《龟虽寿》中的(2)“________,志在千里;________,_______”来赞美他;秋天,朝朝和父母一起去城郊山下的农家乐游玩,在农家小院边上,黄色的菊花开得热烈,此刻,朝朝不由得用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3)“______,_______”来描述自己所处的环境;冬天,寒风呼啸,校园里的松树却依旧傲然挺立,此刻,朝朝会用刘桢《赠从弟》(其二)中的(4)“_______,_________”来咏叹松柏的刚劲。到了年末,朝朝因考试成绩不太理想,情绪有些低落,但此刻,他想到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5)“所以动心忍性,______”,便决心明年要更加努力。
7、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题目。
①一间四四方方的小屋里,陆军医院的见习医生尼娜·弗拉基米罗夫娜正坐在小桌子后边,翻看她那本厚厚的淡紫色封面的笔记本。里面是她用纤巧的斜体字写的日记:
②9月17日柯察金额头上的伤口看样子好多了。换药的时候,他那种非凡的毅力真叫我们这些医生吃惊。一般人在这种情况下总要不停地呻吟,发脾气,可是他却一声不吭。给他伤口上碘酒的时候,他把身子挺得像根绷紧了的弦。他常常疼得失去知觉,但是从来没有哼过一声。现在大家都知道:要是柯察金也呻吟起来,那就是说他昏迷了。
③9月21日今天柯察金坐着轮椅,第一次被推到医院宽敞的阳台上。在他看着花园、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空气的时候,他是一副什么样的神情啊!他的脸上缠着绷带,只露出一只眼睛。这只眼睛闪闪发亮,不停地转动着,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就像是第一次看到这个世界似的。
④10月8日今天柯察金第一次独自到花园里去散步。他屡次问我,他什么时候可以出院。我告诉他说快了。那两个姑娘(A)一到接见的日子就来看他。现在我明白他疼痛的时候为什么不呻吟的道理了。我问他为什么不呻吟时,他回答说:“您读读《B》,就明白了。”
⑤10月14日柯察金出院了。那只眼睛是失明了。同这么好的同志分手,我感到十分难过。临别的时候,柯察金说:“还不如左眼瞎了呢,现在我怎么打枪呀?”他仍然一心想着前线。
(1)文段中A处两个姑娘是________和塔季亚娜,B处这部书是《___________》。
(2)联系有关情节,概括保尔此次住院的原因。
(3)请结合尼娜·弗拉基米罗夫娜日记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保尔的性格特点。
8、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最怕妈妈突然对我好
孙道荣
①新学期,她给孩子们布置了第一篇作文:最难忘的时刻。
②她是一名支教老师,在这个偏远山区,方圆几十里,只有这一所学校,学生大多是留守孩子,他们的父母,大部分都远赴外地打工,难得回来一次,这也成了很多孩子与父母一年中难得相聚的机会。其时,春节刚过,孩子们刚刚与久别的父母重聚,她希望孩子们用手中的笔,记录下这一温暖的时刻。
③作文交上来了,她认真地批阅。不出所料,几乎所有的孩子,写的都是春节期间,与从外地打工赶回来的父母相聚的那一刻。
④一个孩子,写了妈妈带回来的好吃的,那是他吃过的最美味的东西了,他感觉那一刻,自己好快乐。
⑤一个女孩子写的是,爸爸给她新买的书包,当爸爸帮她将新书包背好的那一刻,她觉得自己好幸福。
⑥一个男孩子写道,他已经两年多没有见到过爸爸了,爸爸刚走进家门的时候,他都一下子没有认出来,爸爸突然一把将他抱了起来。那一刻,他感觉有点陌生,但是,很温暖,真的很温暖……
⑦那一刻,都温暖,难忘。
⑧她的目光,久久地停在了一个女孩子的作文本上。
⑨女孩子写道,以前,是爸爸一个人出去打工,后来,妈妈也出去了,留下我和弟弟,跟着年迈的爷爷一起生活。每年,他们都只在春节的时候,才能回来,年一过完,他们就又出去打工了。今年,直到年初二,他们才回到家,因为他们没买到年前的火车票。
⑩这一次,因为没赶回来吃年夜饭,爸爸妈妈答应我和弟弟,会在家里多待几天,这可把我俩乐坏了。
⑪爸爸妈妈回来之后,很忙,除了走亲戚外,他们还要将庄稼地重新翻整一遍,这样,年迈的爷爷春耕的时候,才好播种。虽然爸爸妈妈回来之后,忙得根本没时间陪伴我们,甚至顾不上我们,但我仍然觉得很满足,很幸福。
⑫一天,妈妈没有下地干活,而是一整天都陪着我和弟弟,给我们做饭,烧了好几个好吃的菜,帮我们把所有的衣服都洗干净叠整齐了,爸爸还检查了我和弟弟的作业……总之,那一天,妈妈和爸爸对我们姐弟俩特别好,特别温柔。
⑬读到这儿,她以为女孩子接下来会写,那就是她最幸福的时刻。可是,没有。女孩子写的是:那一刻,我哭了。我知道,爸爸妈妈明天肯定又要离开家,出去打工了。
⑭女孩子在作文结尾这样写道,我最难忘的时刻,也是最难过的时刻是,妈妈突然对我特别好,因为,那意味着,他们第二天,又要离开家了,又要一年之后,才能回来了。
⑮在这行文字下面,她依稀看到几滴泪水的痕迹。
⑯她也流泪了。
⑰她已经支教三年了。在城里,她有一个温暖的家,有一个调皮可爱的儿子。每次离开城里的家之前,她也念念不舍,她觉得自己亏欠这个家太多,尤其是对儿子。所以,每次,离开家之前的那一天,一向粗线条的她,也都会对儿子表现得特别温柔,特别细致,特别耐心,恨不得把对他所有的爱和牵挂,都留下来。也许,儿子也特别害怕自己突然对他那么好吧?
⑱她突然无比想家。她给老公打了个电话。夜已深,儿子已经睡着了,她让老公将手机放在儿子的面前,她听到了细微的鼾声。那一刻,她泪流满面。
(选自《南方日报》2016年1月22日)
【1】这篇文章叙述的线索是什么?
【2】老师为什么要布置“最难忘的时刻”的作文?
【3】结合语境,品味第⑰段的画线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4】联系文章内容,说说你对题目“最怕妈妈突然对我好”的理解。
【5】文章结尾处插叙“老师的支教与家庭”,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小时候在村里上学,母亲准备的红纱灯,是作者吴伯箫记忆深处的温暖;枣园的“灯”,照亮了延安革命圣地赤卫军、青年团、红领巾的心;江南夏夜赵庄戏台上的灯火,让归航的迅哥儿依依不舍;村头高挑的一挂红灯,给黑夜的孤行客带来心灵的慰藉……每个人的心底,都会有一盏盏的明灯。这盏明灯,或许是一句话、一本书、一个人;这盏明灯,或许是亲情,或许是美德,或许是……你心中的这盏明灯是什么呢?
请以“心底有一盏明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能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⑵不少于600字,不出现(或暗示)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⑶书写工整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