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齐齐哈尔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经历了四次死里逃生,其中“战争中被子弹打穿头骨,左眼失明”是第几次?(     

    A.第一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

    D.第四次

  • 2、下面这段话中有四处语病,其中修改不当的一项是 (       )

    公交车是我们常用的一种交通工具,①不仅它方便我们的日常出行还节约了宝贵的能源。但是,②随着人口越来越多,使公交车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多。如果遇到公交车失火,应该如何施救和自救呢?首先应考虑到救人和报警,驾驶员应开启车门疏散乘客。如果车门线路被烧坏,开启不了,③乘客应用安全锤和坚硬物品砸开就近的车窗逃生。这个时候我们要冷静、果断,确保顺利逃生,④切忌不要自乱阵脚,错失了最佳逃生时机。

    A.第①句把“不仅”改为“不但”。

    B.第②句删除“使”。

    C.第③句把“和”改为“或”。

    D.第④句删除“不要”。

  • 3、下面各项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晚上,我悠闲地在公园散步,突然明亮的路灯戛然而止,四周一片漆黑,原来是停电了。

    B.青春须早为。一定要等到大彻大悟,或许青春早已逝去。

    C.曾几何时,世风剧变,道义的信誉一落千丈,真君子销声匿迹,伪君子原形毕露。

    D.江水逶迤、红叶烂漫、峡谷幽深……走进巴东,就像发现了世外桃源,让人心旷神怡,令人流连忘返。

  • 4、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遂致   征蓬   无与为乐   乘奔卸风

    B. 凄异   桐庐   负势竞上   千百成锋

    C. 缥碧   经纶   窥谷忘反   争高值指

    D. 瀑布   绿潭   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赏析古诗《关雎》,完成下面小题。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下列对《关雎》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开篇写河洲滩头雎鸠和鸣,既是自然环境的诗意描写,也是比兴手法的巧运用。

    B.“流之”“采之”“芼之”写出了女子左右采捕荇菜时勤劳灵巧的姿态。

    C.“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对君子和淑女相处的真实场景和结婚时热闹场面的描写。表现了窈窕淑女超凡的才艺、脱俗的追求和优雅的品格。

    D.全诗感情率真、淳朴,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2】诗中吟咏“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有什么作用?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积累(9分)

    《五柳先生传》中引用前人之言,赞扬五柳先生的高洁人格并且与传文中不戚戚于贫贱一句相照应的句是  

    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表现自己豁达开阔的心胸以及对世人美好祝愿的两句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赤壁》

    《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句子是: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回忆《朝花夕拾》相关情节,回答问题。

    (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体裁)集,共篇。最初在《》发表时,原题是《》。1927年编集成书,改为现名。目前,我们已经学过课文是  ,请再写出另外一篇的篇名《________》。

    (2)作者为什么将《旧事重提》改为《朝花夕拾》?

    (3)在《朝花夕拾》的阅读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童年鲁迅?结合内容简要作答。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背影

    朱自清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1文章以“背影”为线索,四次写到父亲的背影。请梳理概括,完成下面的填空。

    第一次:“我”想念父亲,回忆起父亲的背影。

    第二次:   (1)  

    第三次:“我”看到父亲混入茫茫人群中的背影。

    第四次:   (2)  

    2文章第5段两次写到自己“聪明”,有何表达效果?

    (1)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

    (2)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叙写祖母去世、家中光景惨淡等内容,交代了父子车站惜别的特殊背景,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B. 文章略写父亲与脚夫讲价钱、嘱托茶房照应我等几件小事,是因为这几件小事对于塑造父亲的形象作用不大。

    C. 本文语言质朴动人,如父亲送我时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朴实中包含着父亲的深情。

    D. 文末写到父亲的来信,信中提及的“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是触动作者写作此文的缘由。

    4本文和下面的选段,都写了父亲的背影。两者的主旨有何异同?

    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父亲,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选自龙应台《目送》)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幸福是一种感觉,幸福是一种心境,幸福是一种体验,作家毕淑敏还说幸福需要提醒。幸福是清闲无事,幸福是艰苦创业;幸福是书山寻宝,幸福是亲近自然;幸福是攫取与占有,幸福是互助与奉献;幸福是父亲递来的一顶草帽,幸福是妈妈传出的一声呼唤,幸福是朋友捧上的一束鲜花……幸福究竟是什么,怎样才能拥有它?

    请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字数不少于600;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④不能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