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上饶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风采 督战   仲裁 眼花潦乱

    B. 潇洒 默契   轻盈 屏息敛声

    C. 安慰 澎湃   绽放 无怨无侮

    D. 由衷 颁发   慷概 锐不可挡

  •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展望未来,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前进的步伐。

    B.实践证明,能否坚持体育锻炼,对提高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很有效果。

    C.安居区“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美化和增强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与校园环境。

    D.这是一批有志之士,他们以不畏劳苦的精神,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气概,勇敢地向着世界科学的高峰。

  • 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予(fù)          (liáng)      日(yì)         级而上(shí)

    B.褓(qiǎng)     (pàn)        动(rú)         气喘吁(xū)

    C.强(jìn)          黑(lí)           (jìn)         有人迹(xiǎn)

    D.汩(gǔ)          (qī)      (lòu)          挑拨离(jiàn)

  •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1月4日扬城迎来2018年的第一场雪,孩子们忘乎所以地在冰天雪地中玩耍。

    B. 网友调侃“雾霾治理基本靠风”,其实,保护环境,我们每个人都责无旁贷

    C. 他虽然没有帮到什么大忙,但总归尽了绵薄之力,我还是应该感谢的。

    D. 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下半场”“人工智能”等脍炙人口的关键词成为与会嘉宾讨论的热点。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出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苦闷。

    B.“悠然见南山”写出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自然,体现了心灵的自由惬意。

    C.“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出了夕阳落山、成群鸟儿纷纷归巢的美好场景。

    D.“此中有真意”中的“真意”可以理解为诗人领悟到的自然之趣与人生真谛。

    【2】请结合诗意谈谈你对“心远”的理解。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根据提示默写课文原句

    (1)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   ,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4)《池鹤》中表现诗人对仕宦生活厌倦和无奈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

    (5)青少年要敢于像李白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所说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充满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6)《天净沙 秋思》中直接抒发游子思念家乡悲苦之情的句子是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红星照耀中国》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片段一】连续三夜,红军把部队分成西、南两个纵队。第四天晚上他们出其不意地进发了,几乎同时攻打湖南和广东的碉堡线。他们攻克了这些碉堡,敌军惊惶奔逃,红军猛攻不停,一直到占领了南线的全部碉堡工事封锁网,这就给他们打开了通向西方和南方的道路,红军的先锋部队就开始了他们轰动一时的长征。

    【片段二】据红军告诉我,成千上万支步枪和机枪,大量机器和弹药,甚至还有大量银洋都埋在他们从南方出发的长征途上。他们说,现在遭到成千上万警备部队包围的红区农民有朝一日会把它们从地下挖出来,恢复他们的苏区。他们只等着信号———抗日战争也许就是那个信号。

    【1】《红星照耀中国》作者___________,这是一部________(体裁)。

    【2】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体会作者隐含的立场或态度。

    【3】《红星照耀中国》中写到:“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你认为红军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请结合整本书阅读,阐述你的观点与理由。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认真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黑发底下

    ⑴父亲如书,我是他的再版。

    ⑵年轻时,我们都顶着一头坚硬的黑发,它仿佛含有铁质,根根向上挺立如戟。抬手轻轻地拍打,会发出稠密结实的“嘭嘭”声,像电流穿透掌心击中身体。在我们个体生命的海拔上,它高高在上乌黑茂盛,像油亮油亮的煤一样不说话,我们在它底下日复一日地生活着。

    ⑶小时候,我们一家在黔南山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一到星期天天麻麻亮,父亲就独自一人趟着露水,一根扁担挑起两只箩筐,走上弯弯山道,到几十里外的深山里去挑煤来烧。傍晚踏着夕阳挑了满满两箩筐煤回家,正赶上吃晚饭,一只杏儿大的杯子已经善解人意地倒上酒立在了他面前。他端起酒,贴近唇边轻抿一下,放下了,又端起吸了一口,滋溜有声。直到饭吃完了,酒喝尽了,脸变红了,仿佛浑身的困乏与疲累也被一阵风消解走了。母亲就在这时瞥见了他黑发中躲来躲去的几根白发,惊呼道:“哟,你都有白头发了。”说着她拨开发丝,小心翼翼地拔下,摊到父亲掌中。

    ⑷那白发寥寥几根,躺在父亲掌心,枕着纵横的掌纹,银光闪亮,像是会发光的羽毛。

    ⑸天难得地飘起了雪,越飘越大。冬夜沉静如石,落入幽深漆黑的古井中,漫长而冷清。逼仄的厨房里,头顶一豆灯光,炭炉傍墙站立,烧壶沉默不语。父亲注视着我和弟弟,就像牧人盯着两只瑟瑟的羊羔羔,问道:“你俩谁给我拔白头发?一根一分钱。”正在打瞌睡的我们顿时来精神了,抢着拔。

    ⑹父亲的白发不多,稀稀疏疏地像微薄的雪花撒入广袤的黑土地,倏忽拧身捉迷藏似的躲了起来,在灯下实在不易察寻得到。每拔到一根我们都像发现新大陆似的,溅起一片响亮的欢呼。一晚上下来,收获并不多。

    ⑺然而,明明头天晚上拔光了,可过了一夜,父亲的白发又蹿出了一些,似乎拔的速度总也撵不上蹿的速度。一到晚上,无所事事的我们还是乐意拔,我们只是觉得自己长大了,父亲坐着我们站着,我们与父亲一样高了。一个个冷寂无聊的冬夜很快蹑手蹑脚地溜走了,我和弟弟同时分享着一个心照不宣而自鸣得意的秘密。

    ⑻等我们都上学了,父亲不再叫我们拔了。生活的困窘和难以排遣的忧愁日渐沉重地压迫着他,他的白发越生越多,几乎占了“半壁河山”,一眼望去触目惊心。我想他除了怕耽误我们的功课外,可能连他自己都泄气了,听任那些白发喧嚣地恣肆疯长。

    ⑼后来,父亲被癌魔缠身,惊心动魄的手术后,千篇一律地吃药、打针,不厌其烦地化疗、放疗,头发快掉光了,露出了空荡荡的头皮,一根不剩地失去了无比珍爱的头发,他不得不戴上了帽子。不知为什么,我竟觉得掉了头发的父亲是丢了羽毛的孔雀或凤凰,在人群中间有些落寞。

    ⑽有一天我忽然提起儿时拔白头发的事,父亲一愣,马上孩子似的笑了,瘦削的脸颊上猛地腾起了两片火烧云,沉浸在对往事的愉悦回忆中。良久,才慢悠悠地说:“那时你俩真淘气,老是拔了黑发糊弄我。”

    ⑾秘密像包袱被父亲轻描淡写地抖开了,我有些无地自容。在岁月面前,一天天变老的父亲曾束 手无策,试图借助剔除白发来抗拒生命的一次次落雪,赶在大雪封山以前挽留住某些悄悄远行的记忆,这很像一个农夫靠铲掉稗草来保护庄稼的成长。可我们顽皮的行为却在加快岁月流逝的脚步,我们以帮凶和同谋的身份与父亲鲜明对立。

    ⑿今天这个日子,在父亲积雪一样飞速消融的生命海拔上,我多么想为他种下一头黑发,让他重新骄傲地穿过人群,像煤被阳光点燃。

    ⒀但岁月如箭,一经射出,拒绝回头。         

    (选自《光明日报》2015年2月27日第15版,简默作,有删改)

    1文章以父亲的头发为线索展开叙述,仿照示例,在空白方框里依序填写相应的内容。

    (瞥见白发)——_______——_______——(掉光头发)——______

    2与第⑦段“我和弟弟同时分享着一个心照不宣而且自鸣得意的秘密”中“秘密”相照应的句子是    

    3下列句子分别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简要分析其作用。

    ⑴逼仄的厨房里,头顶一豆灯光,炭炉傍墙站立,烧壶沉默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有一天我忽然提起儿时拔白头发的事,父亲一愣,马上孩子似的笑了,瘦削的脸颊上猛地腾起了两片火烧云,沉浸在对往事的愉悦回忆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文章标题“黑发底下”的含义。

    5第③段中“母亲”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说说你的理解。

    6“我”和弟弟的“秘密”被父亲轻淡地揭开后,我的内心五味杂陈,请扣紧文章的最后三段,以“我”的口吻“父亲”写一段话,直抒胸臆。

    7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含义和作用。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文字,按要求写作。

    生活中,总有一段幸福时光,让我们感动,让我们难忘。

    请以《那段幸福时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