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代表街道参加会议的人选才得以产生。
B.在那些父母性格温和、情绪平和的孩子身上,往往笑容更多,幸福感更强,抗挫折能力更突出,看待世界也更加宽容。
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D.“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词是( )
A.仲裁 业己 颁发 振聋发聩
B.国殇 燥热 匿名 筋疲力尽
C.畸形 劳碌 宽怒 器宇轩昂
D.吹嘘 鬈发 由衷 正襟危座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
B.飞机着陆后,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人们纷纷要求飞机员解释飞机是如何飞起来的。
C.他办事不与人商量,喜欢自出心裁,不考虑后果,常常妨害大家的利益。
D.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4、通过阅读《傅雷家书》这部名著,我们了解到傅雷先生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一个( )的人。
A.随和
B.严肃正直
C.乐观坚强、勇于正视错误
D.成就非凡
5、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这首山水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颈联中“空”字用得极好,请赏析?
6、名篇名句默写 【(1)—(4)题中任选两题作答,(5)(6)题必答】
(1)微动涟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 《采桑子》)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浣溪沙》)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亲戚畔之。(孟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蝉则千转不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吴均 《与朱元思书》)
(5)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借用典故,赞美边关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表达了为国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6)杜牧《赤壁》一诗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二乔的命运,含蓄地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7、有人评价《西游记》“极幻之事中蕴含极真之理”。请从下面两个具有奇幻色彩的故事中任选一个,简述故事情节,并指出其中蕴含的“极真之理”。
①大战红孩儿 ②大圣闹天宫
8、时文品味。
爱,踩着云朵而来
丁立梅
父亲说,你妈现在不中用了,在家门口都迷路。母亲小声争辩,是夜里黑,看不见嘛。
母亲去亲戚家做客,当夜搭了顺路车回来,车子停在离家半里路的河对岸,过了新修的桥,就到家了。可她却找不着回家的路,稀里糊涂踏上了相反的路,越走离家越远,幸好遇到晚归的村里人,把她送回家。
母亲老了,这是不争的事实,她再也没有从前的利索和能干了。我看着母亲,百感交集,想起了多年前与她相关的一件事,我一直觉得它是奇迹。
那年,我在外地上大学,第一次离家上百里,想家想得厉害,便写了一封家书。字里行间满是孤寂,如跋涉在沙漠里的人。母亲不识字,让父亲念给她听,她竟一刻也坐不住了,决定坐车去学校看我。
母亲是从未出过远门的,大半辈子只圈在她那一亩三分地里。可她决心已下,任谁也阻拦不了。她去地里拔了我爱吃的萝卜,烙了我爱吃的糯米饼,用雪菜烧了小鱼……临了,母亲又去和邻居大婶借了做客的衣——一件鲜艳的碎花绿外套。母亲考虑得周到,她不想让在大学里念书的女儿丢脸。
左挎右掮的,母亲上路了。那时去我的学校,需要在中途转两次车。到了终点站还要走十来里路。我入学报到时,是父亲一路陪着的。上车下车,穿街过巷,直转得我头晕,根本分不清东南西北,记不住路。
然而我大字不识一个的母亲,却准确无误地摸到我的学校。我清楚地记得,那是秋末的一天,黄昏降临了。风起,校园里的梧桐树,飘下片片金黄的叶。最后一批菊们,在秋风里,掏出最后一把热情,黄的脸蛋红的脸蛋,笑得满是皱褶。我在教室里看完书,正要收拾东西回宿舍,一扭头,竟看见母亲站在窗外,冲着我笑。我以为是眼花了,揉了揉眼,千真万确是母亲啊!她穿着鲜艳的碎花绿外套,头上扎着的方格子三角巾,被风撩起。黄昏的余辉,在母亲身上镀一层橘粉,她像是踩着云朵而来。
那日,我们的宿舍,过节一般。女生们个个都有口福了,她们咬着母亲带来的大萝卜,吃着小鱼,还有糯米饼,不住地说,阿姨,好吃,太好吃了。而母亲,不大听得懂她们说的话,只是那么拘谨地坐着,拘谨地笑着。那会儿,一定有风吹过一片庄稼地,母亲淳朴安然得犹如一棵庄稼。
一路之上,母亲是如何上车下车,又是如何七弯八拐到达我们学校的。后来,她又是如何在诺大的校园里,在那么多的教室中,一眼找到了我的,这成了一个谜。
我曾问过母亲,她始终笑,不答。现在我想,这些问题根本无需答案,因为她是母亲,所以她的爱能踩着云朵而来。
【1】文章写的是多年前的一件事,为何开头用了两段文字写现在母亲的情况?
【2】为什么第2段结尾说“想起了多年前与她相关的一件事,我一直觉得它是奇迹”?
【3】第7段画线句是什么描写?说出它的作用。
风起,校园里的梧桐树,飘下片片金黄的叶。最后一批菊们,在秋风里,掏出最后一把热情,黄的脸蛋红的脸蛋,笑得满是皱褶。
【4】分析结尾画线句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9、阅读材料,按要求写作。
朱自清父亲的背影,让人潸然泪下。在你的记忆深处,一定也有一个让你至今难忘的背影,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请以“渐行渐远的背影”为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1)请按题目要求作文,不允许自行拟题。(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4)文中请不要使用真实的人名、校名。(5)书写工整,字数不少于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