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 )
A.《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东晋著名诗人。该文主要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对桃源那样的生活的渴望以及对东晋王朝的讽刺。
B.《社戏》这篇文章以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
C.柳宗元,字子厚,唐代诗人,与韩愈、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D.《大自然的语言》题目运用比喻的修辞,不但生动形象,而且比“简介物候学”之类的题目更新颖别致,引人入胜。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慰勉 仁慈 眼花瞭乱 任劳任怨
B.酒肆 娴熟 白手起家 深恶痛疾
C.私塾 紧绷 和颜悦色 油光可签
D.禁锢 由衷 从容不迫 殚精碣虑
3、下列对名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雷家书主要是傅雷写给傅聪的,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了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
B.傅雷素来主张教育的原则,即父母应该给孩子的人生信条是: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C.保尔在身患重病、身体残疾时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决心把整个生命都献给人类的解放事业,并用生命写成了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D.在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共有四次“面临死亡的经历”,其中第一次是在与波兰白军的战斗中保尔的腿受伤了。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看到路上有行动不便的人需要帮忙时,请伸手相助,千万不要只是袖手旁观。
B.现在的电信诈骗案层出不穷,行骗者手段之隐蔽,伎俩之巧妙,蒙骗形式之多样,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C.由于地势高,能见度也特别高,远近景物历历在目。
D.转眼间,瘦西湖又到了旅游旺季,游客络绎不绝,尽情地徜徉在美景之中。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请任选一个角度谈谈它好在何处?
【2】最后两句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6、“学以致用”是学习的重要目的。请你思考一下,在下列情境中,朝朝会如何运用自己学过的古诗词。
春天,莺啼燕舞,衔泥筑巢,此刻,朝朝会运用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1)“_______,______”来描绘自己所见的景色;夏天,疫情反复,朝朝的爷爷争当志愿者,期望能帮助到更多的人,此刻,朝朝会用曹操《龟虽寿》中的(2)“________,志在千里;________,_______”来赞美他;秋天,朝朝和父母一起去城郊山下的农家乐游玩,在农家小院边上,黄色的菊花开得热烈,此刻,朝朝不由得用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3)“______,_______”来描述自己所处的环境;冬天,寒风呼啸,校园里的松树却依旧傲然挺立,此刻,朝朝会用刘桢《赠从弟》(其二)中的(4)“_______,_________”来咏叹松柏的刚劲。到了年末,朝朝因考试成绩不太理想,情绪有些低落,但此刻,他想到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5)“所以动心忍性,______”,便决心明年要更加努力。
7、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松毛虫们最怕坏天气,一滴雨就能使它们发抖,一片雪花就能惹起它们的怒火。如果能预先料到这种坏天气,那么对松毛虫的日常生活是非常有意义的。在黑夜里,这样一支庞大的队伍到相当远的地方去觅食,如果遇到坏天气,那实在是一件危险的事。如果突然遭到风雨的xí击,那么松毛虫就要遭yāng了,而这样的不幸在坏的季节里是常常会发生的。可松毛虫们自有办法。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觅食( ) xí击( ) 遭yāng( )
(2)下列对画线句子成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样一支庞大的”和“相当远的”都是定语,起到修饰作用。
B.“队伍”是主语中心语,“到”“觅”是谓语中心语。
C.“地方”是动词“到”的宾语,“食”是动词“觅”的宾语。
D.“在黑夜里”是状语,表示处所,起到限定作用。
(3)文中提到“季节”,下面对诗句描写季节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杨花落尽子规啼(秋季)
B.卢橘花开枫叶衰(夏季)
C.绿槐高柳咽新蝉(春季)
D.北风吹日昼多阴(冬季)
(4)以上文段选自《昆虫记》,文中“自有办法”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为什么认为松毛虫“败絮其中”?请结合作品简要概括。
8、刷子李
(冯骥才)
①码头上的人,全是硬碰硬,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必得有绝活。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待着。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各行各业,皆有几个本领齐天的活神仙。刻砖刘、泥人张、风筝魏、机器王、刷子李等等,天津人好把这种人的姓,和他们拿手的行当连在一起称呼。叫久了,名字反倒没人知道,只有这一个绰号,在码头上响当当和当当响。
②刷子李是河北大街一家营造厂的师傅,专干粉刷一行,别的不干,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甭放,单坐着,就赛升天一般美,最叫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没有一个白点。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倘若没这本事,他不早饿成干儿了?
③但这是传说,人信也不会全信,行外的没见过,不信;行内的生气,也愣说不信。
④一年的一天,刷子李收个徒弟叫曹小三。当徒弟的开头都是端茶,点烟,跟在屁股后边提东西。曹小三当然早就听说过师傅那手绝活,一直半信半疑,这回非要亲眼瞧瞧。
⑤那天,曹小三头一次跟师傅出去干活,到镇南道给李善人新造的洋房刷浆。到了那儿,刷子李跟管事的人一谈,曹小三才知道师傅派头十足。照师傅的规矩,一天只刷一间屋子。这洋楼大小九间屋,得刷九天。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果然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穿上这身黑,就好像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
⑥一间屋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顶子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好似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似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⑦刷子李干活还有个规矩,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大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此刻,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拿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⑧可是,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完了!师傅露馅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下。但他怕师父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可防不住还要扫一眼。
⑨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小三,你瞧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傻小子,你再细瞧瞧吧——”
⑩说着,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那白点即刻没了,再一松手,白点又出现。奇了!曹小三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里边的白衬裤打小洞透出来,看上去就跟刷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
⑪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你以为人家的名气全是虚的?那你是在骗自己,好好学本事吧!”
⑫曹小三做学徒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未能明白呢。
【1】第①段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文章的主人公刷子李有绝活,他“最让人叫绝的”是什么?
【3】品味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1)此刻,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拿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
(2)但他怕师父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可防不住还要扫一眼。
【4】刷子李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5】“曹小三做学徒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未能明白呢”读了文章,你明白了什么?请简要谈谈。
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请以《我确定,他(或“她”)能做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2)认真书写,注意卷面,力求工整、美观。(3)字数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