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下面这幅书法作品的特点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字体端正严紧,工整有度,笔力挺拔矫健
B.变化自由,有疏有密,飘逸灵动,行云流水
C.字形扁宽,左右舒展,一波三折,方劲古拙
D.笔画连贯,化繁为简,点画相连,书写流畅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仲载 度假村 眼花缭乱 油光可鉴
B.畸形 候车室 摧枯拉朽 锐不可当
C.妯娌 哈密瓜 入目三分 诚皇诚恐
D.燥热 竞技场 抑扬顿措 任劳任怨
3、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
B. 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试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就可求得的。
C. 中国飞人——雅典奥运会110米栏冠军刘翔的名字,可能对我们已经非常熟悉了。
D. 北京市百货大楼从市场需要出发,不断扩大商品。
4、美国人埃德加·斯诺是较早向世界报道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外国记者。1937年10月,其西北革命根据地采访录《红星照耀中国》在英国出版,引起世界轰动。1938年12月,该书在上海发行的中文版却更名为《西行漫记》,其改名原因最有可能是( )
A.凸显延安的抗战中心地位
B.便于该书在中国顺利发行
C.准确界定采访活动的区域
D.遵循新闻采访的中立原则
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下面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
B.全诗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C.“塞上燕脂凝夜紫”,是说塞上的泥土在晚霞映衬下凝成胭脂色,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美。
D.“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暗示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是怎么渲染战争场面的?请对其进行赏析。
6、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佁然不动,俶尔远逝,________,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
(2)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3)________,凄神寒骨,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4)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5)《小石潭记》中写小石潭周围美丽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昆虫记》名著阅读。
(1)选出符合《昆虫记》整本书的章节在内容安排上特点的一项( )
A.绝大多数章节只写一种昆虫,从各个角度展开描述。
B.绝大多数章节写两种不同类的昆虫,进行对比分析。
C.绝大多数章节主要写同类多种昆虫,突出一种昆虫。
D.绝大多数章节写同类的多种昆虫,归纳它们的共性。
(2)以下是“人与自然”专题阅读时摘录的句子,出自《昆虫记》的一句是( )
A.大自然的景色丰富多彩,宇宙中的奥秘无穷无尽。
B.你们探索的是死,而我探究的则是生。
C.人们恰恰很难辨认自己创造出来的魔鬼。
D.坎儿井有着保护、净化水资源和不消耗其他能源的优势。
(3)请根据下面的介绍,指出abcd分别是哪种昆虫。
①a既不会找食物,也不会干活,甚至连放在面前的食物也不会自己吃,为了自己能够生存下去,只好用不道德的方法去抢另一类的幼虫放在家里喂养。另一类昆虫长大了以后,就被当作奴隶,把它当国王一样伺候。
②b以吮吸动物的肉为生,它最喜欢吮吸的是蜗牛的肉,它把蜗牛的肉吮吸得干干净净只剩下一个空壳在里面。
③c是最大和最著名的蜣系食粪虫的一种。月牙形顶壳的前有六颗细尖的牙齿,它们不仅是挖掘工具和切割工具,又是插、举、抛、甩粪料中无养分植物纤维的叉子,而且还可以当耧耙,把好吃的东西全都耧过来。它一旦把粪球运进地窖中,就日夜不停地吃着。并且后面还不断地排泄,排泄物像一条黑色细线,如同鞋匠的细腊绳!
④d是食肉性昆虫,平时吃蝗虫、苍蝇、蚊子、蝶、蛾等害虫,因而是益虫。生性残暴好斗,缺食时常有大吞小和雌吃雄的现象。
①a________ ②b________ ③c_________ ④d__________。
(4)在名著推广活动中,一位同学为《昆虫记》拟定的演讲主题是:“拥有和自己斗争的勇气,才能登上艺术的顶峰。”老师说他的演讲主题不恰当,请你向这位同学转述老师的意思并结合《昆虫记》简要说明为什么“不恰当”。
8、现代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最后一次讲演(节选)
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是怎样长的!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人了。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
【1】选文中“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深刻含义?
【2】文中“你们”“我们”这两种人称交替使用有什么作用?
【3】如何理解“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选文第二段列举了希特勒,墨索里尼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9、请以“我得说说这个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做到中心明确、详略得当。
②戏剧、诗歌除外。
③不少于500字。
④文中不得透露考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