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出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保卫钓鱼岛的行动中,无论是意气风发的学子,还是风烛残年的老人,都纷
纷表达了自己的爱国之情。
B. 深秋的夜晚,万籁俱寂,我坐在窗前读着书,沉浸在这宁静的世界中。
C. 我校第51届校运会上,每个班级的入场式都是故弄玄虚,创意十足。
D. 我们只有脚踏实地好好学习,经历过千锤百炼的考验,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2、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青/树翠蔓 B. 潭中鱼/可百许头
C. 其岸/势犬牙差互 D. 以其/境过清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纵然怀才不遇,依然直爽达观,借酒浇愁后继续走笔高歌,这是李白留给人们的洒脱背影。
B.从贵州“天眼”到“深海一号”作业平台,星辰大海成为青年一代驰骋的新天地。
C.面对接踵而至的困难和考验,这支年轻的队伍并没有被压垮,大家团结协作,凝聚起强大的力量。
D.画家充分运用传统中国画中的多种构图方式,令画中山峦江河的景致抑扬顿挫,富有韵味。
4、请为下面句中横线处选择恰当的项。
(1)果然,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______。
A.一匹宽广的缎子 B.一条咆哮的巨龙
C.一锅正沸着的水 D.一场无比喧嚣的盛宴
(2)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______;或淌过石板,______;或被夹在石间,______。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______……
A.如丝如缕 B.潺潺成溪
C.汩汩如泉 D.哀哀打旋
5、鹊桥仙•夜闻杜鹃①
宋•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鸣杜宇②。
催成清泪,惊残③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①南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陆游被任为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官职清闲,颇不得志之后又在西川淹留了六年,此词就写于这段时间。②杜宇:即杜鹃鸟。③惊残:惊醒。
【1】“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词中“总无声”与“夜常鸣”是否矛盾?为什么?
【3】从“故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中,你读出了诗人哪些情感?
6、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且教桃李闹春风。
(2)__________________,万里念将归。
(3)诗家清景在新春,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5)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
(6)以中有足乐者,__________________。
(7)人有百口,口有百舌,________________。
(8)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_。
(9)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
(10)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阿基姆明白,这个直到不久前还生龙活虎的年轻人,此刻内心激荡着怎样的情感。他了解A的悲剧…… “阿基姆,难道你真的以为生活能把我逼进死角,把我压成一张薄饼吗?只要我的心脏还在跳动,”他突然使劲抓住阿基姆的手,“只要它还在跳动,就别想叫我离开党。只有死才能让我离开战斗行列!老兄,请你千万记住这一点!”
阿基姆沉默不语,他知道,这的确不是漂亮话,而是一个身负重伤的战士的呐喊。他明白,像A这样的人是不可能说出另外的话,表达出另外的情感。
(1)以上文段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的作者是_______,文中的A是_________。
(2)文中的A的“悲剧”指的是什么?“呐喊”表达了这位战士怎样的心声?
8、阅读秦建荣的《含泪的笑声》,完成下面小题。
①二OO六年夏天,我大学毕业,被广州的一家公司招聘。第一次去单位报到时,父亲去送我,他用浑身都响只有铃不响的自行车,骑了二十多里山路,把我的行李箱带到了火车站。
②看时间不早了,我对父亲说:你回去吧,我要进站了。父亲看着沉重的行李箱说:不急,还是把你送上火车吧。
③父亲就去买了站台票。排队的时候,父亲把昨天晚上叮咛的话又重复了一遍,我听得不耐烦,没心没肺地应着。
④这时响起了一声汽笛,火车来了。以往这里上车的人并不多,今天却不少,许多人都买了站票,好不容易才挤上火车。父亲提着沉重的行李箱跟着人流往前走,我对父亲说:你快下车吧。父亲说:不急。
⑤他一直把我送到坐位,又举起沉重的行李箱往货架上塞。这时哨子响了,父亲赶紧往出跑,可刚跑到门口,车门哐地一声关了。他又向另一个车门跑去,边跑边喊:我是送人的,让我下车。可是列车已经启动,最后一个门也关了。
⑥这下糟糕了。
⑦父亲回到我身边的时候,不停地搓着手,嘴唇嗫嚅着。
⑧列车越走越快,窗外的大山一座座向后隐去。我埋怨父亲:让你下车让你下车你就是不下,没一点时间观念,现在只有到商南才能下了。父亲站在我身边,像一个做错了作业的学生。
⑨这就是我父亲送我的情景,他把自己也送走了,一直送到了二百里以外。
⑩后来我们一家人说起这事就笑,母亲笑他笨,脑子缺根弦。妹妹则笑得捂着肚子,差点背过气去。父亲被我们笑得不好意思,就给自己找理由说:不是我手脚慢,是火车司机弄错了,本来应该停五分钟,他只停了三分钟。我们为父亲找的这个理由感到更加好笑。
⑾不知不觉十几年过去了。有一年春节,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妹妹又讲到了这事,我儿子听了,睁大好奇的眼睛问:那后来呢?我说:当然是坐车回来了,要不咋会坐在这里呢。儿子又问:那是坐火车还是坐汽车回来的?我没好气地训斥:真笨。只要有钱,火车和汽车由人选。儿子不吱声了,母亲却来了一句:你爸当时只有几毛钱,怎么坐车?
⑿我一下愣住了。
⒀我想起快到商南车站的时候,列车员查票,我准备掏钱给父亲补票,父亲不让我掏,说他自己有。我说你晚上要住店,明天还得坐汽车回去,钱够不够?父亲掏出一卷钱,我看见是十块的,他在我眼前绕了一圈说:这些钱足够了。边说边背过身取出一张十元钱补了票,列车员还给他找了两毛。于是我接过母亲的话说:父亲当时带着钱啊。
⒁母亲说:他带啥了?那天他只带了十二块钱,原准备送你回来,给你妹妹买书包的,结果全花啦。母亲顿了一下又说:我当时问你爸,你咋不让娃补票呢?他说:娃在外花钱的事由多,我将就着就过去了。
⒂这回该我惊讶了,我像孩子一样问父亲:爸,那晚你没有住店?又是咋回来的?父亲摇摇头,笑而不语。母亲接着说:他呀,在商南汽车站门口坐了一夜,被人当吊花子往出赶。第二天在车站帮人下了一车货,才坐货车回来的,浑身脏得就像一头猪。
⒃啊?原来这样!
⒄我们再也笑不起来了,我觉得自己的眼里湿漉漉的,平时总爱笑的妹妹眼里也噙着泪花。只有母亲一个人笑着,边笑边给父亲夹着菜说:那时咱家穷,你爸为了供你们念书,舍不得吃,舍不得花,他从来没为自己花过一分钱。他那天呀,是饿着肚子回来的,一顿咥了三个黑馍,两碗稀饭。
⒅我的眼泪终于噙不住了,哗哗地往下淌。妹妹竟趴在桌子上啜泣起来。
⒆从此,我们再也没有提起过这个笑话。
选自《小小说月刊》2020年第一期,有改动。
【1】阅读全文,填写下表:
时间 | 情节 |
那年夏天 | (1)____________________ |
后来 | 后来一家人常拿这件事取乐,父亲忙给自己找理由。 |
有一年春节 | (2)____________________ |
【2】品味语言
(1)赏析第⑦小节中“父亲回到我身边的时候,不停地搓着手,嘴唇嗫嚅着。”句中加点词语的妙处?
(2)文章中多次写到“笑”,体会一下母亲的笑中包含了哪些情感?
【3】结合以下两句话分析我前后心理变化的原因及其作用。
“我听得不耐烦,没心没肺地应着。”
“我的眼泪终于噙不住了,哗哗地往下淌。”
【4】分析链接材料和文中划线部分在描写角度和作用方面有何不同。
(链接材料)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朱自清的《背影》
描写角度:本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链接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本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链接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以“那缕阳光很温暖”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③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