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浒传》一百零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人物是( )
A. 史进 B. 王进 C. 鲁智深 D. 林冲
2、下面语段中①②③三句话的语序是错误的,正确的应该是( )
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难题,没有哪一个国家能独自解决。各国应该坚持人类优先的理念,而不应把一己之利凌驾于人类利益之上。我们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举措,共同①把全球合作的方式做活、②把全球市场的蛋糕做大、③把全球共享的机制做实,共同把经济全球化动力搞得越大越好、阻力搞得越小越好。
A.②③①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③②①
3、下列语句中加横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终于圆了航母舰载机着舰这一强军梦。
B.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试验场。
C.王立同学对这道数学题冥思苦想,终于妙手偶得,有了答案。
D.来到苏州园林,花园里那惟妙惟肖的石雕,那巧妙绝伦的亭台,那五彩斑斓的池鱼,都令我豁然开朗。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一项是( )
A.詹姆斯和韦德的组合锐不可当,小牛队的防守对他们来说形同无物。
B.他烟灰色的头发其实不乱,一直一丝不苟的。
C.同时经营好一个家庭和一份工作所带来的压力可能使人殚精竭虑。
D.一声过后,又有百声千声相和,汇成一道洪流,直如晨钟暮鼓,振聋发聩。
5、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角声满天”写鼓角齐鸣、杀声入云的战争场面,给人以低沉哀戚之感。
B.“半卷红旗”写将士们乘夜奔袭之状。夜寒霜重,战鼓擂不响的细节,更突出悲壮的气氛。
C.最后两句用燕昭王黄金台上招揽天下贤士的典故,含蓄地点出了诗作的主旨。
D.此诗用三个画面,涵盖了将士们在不足一昼夜的战争中的主要活动,反映了战争的艰苦性。
【2】请自选角度赏析画线的诗句。
6、默写填空
(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2)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3)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4)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刘祯《赠从弟(其二)》)
(5)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6)________________,绿水逶迤。(欧阳修《采桑子》)
(7)李清照《渔家傲》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感情基调。
(8)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用典故写出将士们忘身报国的决心。
7、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括号内填写恰当的内容。
《雪》是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 中的一篇散文诗,本文通过对江南雪景和北方雪景的细致描绘,体现了作者敢于直面惨淡人生、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五柳先生传》是东晋诗人 创作的作品,文中塑造了一个真实的自我,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名人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创作的人物传记作品,它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列夫•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
(1)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东林听鸟
(1)我们这座西部边塞军垦小城石河子,著名诗人艾青说它是“没经雕饰的城市”,时不时还能遥见王昌龄的“大漠风尘日色昏”的景象。然而,我们这座小城都沉浸在绿涛之中。绿树、鸟鸣,给小城增色,给人心头添兴。
(2)树多林子大,鸟也就多。鸟儿们是不甘寂寞的,它们各占枝头,或引吭高歌,或低声婉转;或欢快地啁啾,或悲凉地吟啼。各有声调,各有音色,各有情趣,让你耳不暇接,听不够也听不完。
(3)我爱听鸟叫。尤其爱到城东防护林里听鸟叫。那里林子大,树木稠密高耸;那里鸟多,听起来过瘾,又可选择,听我所爱。
(4)鸟的叫声是鸟的语言,是一只鸟和另一只鸟的交谈,是一种鸟对另一种鸟的呼唤,是鸟妈妈对儿女们的絮语,是鸟儿女们对妈妈的娇嗲。我不懂鸟儿们的感情,所以不管它是喜欢和快乐地叫,还是愤怒和悲哀地叫,我只能按照我的感情听鸟的鸣叫。高兴时,鸟的各种鸣叫,我听来都是欢快的;烦躁时,鸟的各种鸣叫,我听来都是苦闷的。我以我的思想为鸟的思想,让鸟的感情随着我的感情变换色彩。
(5)我爱在太阳落山到月轮升上中天的这段时间里,去听夜莺的歌唱,借以消除一天的疲劳。
(6)夜莺,燕子般大小,绿褐色的羽毛,歌唱时神态十分平静,不引颈也不煽动翅膀,甚至不是立在枝头,而是卧在高高的枝杈上,小巧玲珑的喙不全部张开,仅是微微地翕动,那清脆而美妙的声音,便从口角流溢出来。
(7)夜莺是鸟中的歌星,听着它的歌唱,我痴痴地想:这小精灵不懂人类的乐谱,却为何唱得如此婉转动听,竟能把七个音符排列组合成一支支不同的歌。歌中,有旋律,有声调;有延长,有休止;有自低而高的上滑音,有自高而低的下滑音,真是绝了。听得多了,也就明白了,深悟自己颠倒了事理:不是夜莺精通人类的乐谱,而是万籁启人以聪,当然也包括夜莺及其族类们的鸣叫,因此才有了宫、商、角、徵、羽五音和1、2、3、4、5、6、7七音,才有了“间关莺语花底滑”和“昆山玉碎凤凰叫”的仿摹,才有了《百鸟朝凤》名曲的诞生。
(8)夜莺歌唱的时候总是两只栖在一起,一只在高枝一只在低枝,相距不远。或高枝的那只唱,低枝的那只和;或低枝那只的唱,高枝的那只和。一阕终止,稍事停歇接着又唱。我初以为它们在争鸣,后来发现它们原是雌雄一对,在妇随夫唱,纯真的情意像满林中透明的月辉从歌声中飞溅出来。对于它们的歌唱,我不再认为纯粹是鸟的本能,其中不也包含着对爱情的讴歌、生活的赞美、幸福的追求吗?人间重天伦,鸟儿们何尝不是呢?!
(9)我最不爱听麻雀叽喳,本来很优美的一支歌,却被唱得支离破碎。
(10)麻雀就像是顽皮的孩子,会结伙撒野,会成群不归,也会见义勇为,蜂拥而上。不论是善举还是劣行,都兴奋地唱着闹着进行,不顾忌,不掩饰,自由自在。一次,我在林下躺卧,遇上它们从黄熟的麦田里觅食归来,一片云似的落在枝头。接着,一阵急促的音乐碎雨便从树梢上洒下来。不受音阶的约束,不受节拍的控制,没有旋律,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向外蹦,嘈杂成一片,让人来不及躲避,全身便被“淋透”。然后,又一旋而起,群飞而去,依然是一片云,挟着细碎的雨,向林外一方菜田洒去。
(11)雀群来时,我“淋透”在它们洒下的乐雨里,它们飞走时,我也就雨过天晴,耳畔幽静。但不知道为什么,每当它们飞去飞来,就有一种淡淡的郁悒袭上心头,让我感到怅然。久之,我发现这种郁悒来自内心的嫉妒,嫉妒它们拥有太多的快活和自在,而且挥霍不尽,享受不完。我回首自己的人生旅程,似曾有过,可惜太短促了,短促得竟不肯稍事停顿,让我从容不迫地盘桓片刻和结结实实地看个清楚,便恍惚而去了。那便是童年,金色的童年,然而童年却体味不到。等知道童年的自由和快活时,已经是成年以后,可叹那无忧无虑的自由与快活,却再也回不到人生旅程中来了。
(12)麻雀们不管你是快乐还是忧伤,也不管你有多少无谓的烦愁和无聊的思绪,唱够了,唱累了,唱饿了,就飞向麦田,飞向菜地。
(13)愿鸟儿们的天地无比自由,愿鸟儿们的世界无比完美。
【1】第(1)段引用了艾青和王昌龄的诗句,有什么寓意?
【2】第(4)段划线句子“我以我的思想为鸟的思想,让鸟的感情随着我的感情变换色彩。”你是如何理解的?
【3】赏析下面的语句。
(1)鸟儿们是不甘寂寞的,它们各占枝头,或引吭高歌,或低声婉转;或欢快地啁啾,或悲凉地吟啼。
(2)不论是善举还是劣行,都兴奋地唱着闹着进行,不顾忌,不掩饰,自由自在。
【4】第(11)段中,作者从对麻雀自由自在的描写转到对自己人生旅程的回首,其用意是什么?
【5】文章写了夜莺与麻雀的鸣叫,请你运用拟人手法来刻画另外一种鸟儿的啼叫。(100字左右)
9、你们学校要开展“家乡新风貌”综合实践活动,探究西平县近年来环境的变化及原因,你的任务是调查西平县近年空气质量有什么样的变化,探究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事理说明文,不少于500字。
要求:①写出变化。②说明变化的原因。③注意合理的说明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