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7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正式施行。该法完善了对间谍行为的定义、安全防范规定、反间谍调查处置措施等。新修订的反间谍法正式施行( )
A.表明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公正司法
B.体现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决定权
C.有利于以良法之治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D.贯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理念
2、中国的先人们早在2500多年前就认识到,“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直到今天,这一警句仍然具有现实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在通往国富民强的路上,必须坚持( )
A.基本经济制度
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改革创新
D.依法治国
3、“90后”刘亚楠把村官方新媒体账号运营得风生水起;“95后”重庆小伙唐义,回村养牛,逆流而上……当今很多年轻人返乡采用新方式创业,扎根农村。这告诉我们( )。
①大众创业深入人心,人人都能成功自主创业②新方式创业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③职业不分高低贵贱,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青年可以注入青春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3年3月5-9日,新华社推出五集政论片《中国的民主》,聚焦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5个方面,呈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取得的新成就。下列能体现民主监督的有( )
①小林的爸爸作为区人大代表参加人大换届选举投票
②小静的妈妈参加某区政府机关开展的民主评议活动
③小秦的爸爸向政府相关部门反映学校周边的治安问题
④小敏的妈妈参加了关于电价调整的听证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3年9月19日,2023年黑龙江省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启动。要求在各级党委领导和政协机关指导下,把准政治方向、健全工作机制、丰富实践载体、扩大社会影响,努力推动模拟提案征集活动提质扩面增效。青少年通过这一活动可以( )
A.体验政治权利,参与人大代表的选举
B.依法行使选举权,增强主人翁意识
C.提高民主参与意识和民主参与能力
D.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管理,提高政治素养
6、实验中学开展“节气文化进校园”主题系列活动,校团委向同学们发起了“传统历法+诗词歌赋”的活动,传递节气的内涵和寓意,还原中国人心中的诗意山水……以下是小颜同学收集的关于各节气所对应的诗词,其中正确的是( )
A.雨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B.惊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C.立夏: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D.小寒: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
7、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要把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主题主线。这是基于( )
①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②教育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③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④科技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分析下列数据变化,推断这一变化给我国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
①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②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③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④激发我国科研人员的创造热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了如下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①小红爸爸对本市“十四五”规划草案提出建议——参与民主决策
②小红妈妈在公交调价听证会上,积极建言献策——参与民主监督
③小明爸爸在人大代表选举会上,投了神圣的一票——参与民主选举
④罗某实名举报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失职行为——参与民主管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0、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强调: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安排250亿元、增加20亿元;改善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补助资金安排100亿元、增加30亿元;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安排404亿元、增加10亿元……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是因为( )
A.教育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B.教育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
C.受教育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D.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11、修订后的《粮食质量监管方法》自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要求加强粮食流通领域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认真落实反食品浪费等有关规定。下列不符合保障粮食安全举措的是( )
A.立法机关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B.企业依法经营、严格执法
C.公民要树立浪费可耻的观念
D.全社会加强节约资源教育
12、在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和对台大政方针,坚定推进祖国统一进程。具体包括( )
①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
②努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
③坚决粉碎“台独”分裂和外来干涉图谋
④团结台湾同胞共谋民族复兴和国家统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13、以下“基础知识”,对应不正确的是( )
①创新的目的——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②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法治思想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人民当家作主
④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爱国、爱党、爱人民、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亚运会期间,杭州作为东道主城市,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下的城市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成果。关于改革开放促发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B.共同富裕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特色
C.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D.中国已成为影响世界的主导力量
15、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做到般不低于4%,确保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国家如此重视教育( )
①表明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发展
②说明发展教育事业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③因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④有利于发展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教育强国建设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④
D.③④
16、下列图示解读正确的是( )
①新中国成立,中华民族站起来了
②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大地真正确立
③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国人民开始富起来
④十八大召开,中国开始强起来,实现了人民民主的胜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多次提到“全过程人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强调公民参与,下列对“公民参与”表述正确的是( )
A.张某拨打县长热线反映工地施工噪音扰民问题——民主协商
B.王某参与居民用电的阶梯价格听证会——民主决策
C.某选区选民选举赵某为人大代表——民主管理
D.杨某对本市“十四五”规划草案提出建议——民主监督
18、法律可以强制你赡养父母,但无法让你真正孝敬父母。”这启示我们要( )
A.把法治与德治结合起来
B.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
C.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发挥法律的强制性作用
19、2023年11月14日至17日,应美国总统拜登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赴美国旧金山举行中美元首会晤,同时应邀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美应该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两国形成共识,积极行动,引领中美关系积极向前发展,这是造福两国人民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的期待。这说明我国( )
①为实现世界繁荣稳定贡献力量②制定世界规则,主导国际新秩序
③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④坚定立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2023年11月15日,在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时,国家主席习近平深入阐述了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下列符合此次会晤内容的是( )
①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基本方针
③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的原则
④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小明所在的社区正在召开以“美好生活共缔造居民议事献妙招”为主题的居民议事会,共同梳理居民群众的身边事、棘手事、麻烦事,努力实现社区的事情由居民“说了算”。小明打算就他所关注的高层防火问题向社区议事会提出自己的建议,小华却认为:青少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参与居民议事没有必要。
请你联系所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对小华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22、同住地球村,我们有机会和途径接触各具特色的文化。各民族文化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渊源,表达了人们对世界特有的理解与情感。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遇时,人们往往从自身的文化视角、用自己的价值观来理解和判断事物,有时会导致彼此误解与冲突。有人说,文化差异会引发误解、矛盾与冲突,应消除文化差异;也有人说,有碰撞才有理解,才有发展进步,应正确对待文化差异。
联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判断分析。
23、 2020年7月3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并参观北斗系统建设发展成果展览展示时强调,26来,参与北斗系统研制建设的全体人员迎难而上、敢打硬仗、接续奋斗,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培育了“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要传承好、弘扬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让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让我们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信心大大增加。
对此,两名同学展开了讨论。请你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辨析。
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大型电视专题片《领航》于2022年10月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后引起很大反响。《领航》立体呈现了当代中国正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回望新时代非凡十年,感受伟大祖国的日新月异,从而使我们更深刻地感悟到作为中国人自信的根由和底气。
(1)根据材料回答,中国人自信的根由是什么?
(2)青少年应如何彰显新时代中国人的自信品格,与时代同进步、与祖国共成长?
25、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26、材料:贴对联是我国过春节的传统习俗,下面是某同学从农家小院的门上看到的三幅春联。
春联一:小康岁月年年富,大好河山日日红。
春联二:国施善政家家乐,党树新风处处春。
春联三:科教兴邦创中国特色,人才强国谱时代新歌。
(1)三副对联分别反映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哪一方面的内容?(4分)
(2)实现上述春联中的美好愿望,我们中学生应如何积极行动起来?(三方面以上,6分)
27、【继承建党精神,弘扬民族精神】
材料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提到: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伟大的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开篇强调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话中提到的“伟大建党精神”的内容是什么?伟大的建党精神为中华民族精神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力,这些民族精神始终激励中华儿女不懈奋斗,谈谈青少年应如何传承和弘扬这一精神?
28、2015年10月5日,一则“青岛一大排档兜售天价大虾”的新闻引发热议。媒体报道称,有游客在“善德活海鲜烧烤店”结账时发现,一盘普通的虾要价高达38元一只,整盘收费1500余元。青岛市市北区物价局于6日下午作出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拟对市北区善德成烧烤店作出9万元罚款行政处罚,并责令其立即改正价格违法行为。目前,涉事烧烤店已被关停。
(1)结合材料,从诚信的角度谈谈你对涉事烧烤店行为的认识。
(2)针对当地物价局对该商铺作出9万元行政处罚的行为,人们纷纷点赞。有人认为“只要行政机关依法执政,就能从根本上杜绝欺诈消费者的行为。”你是否赞成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