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福州八年级质量检测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某市举行“我为两会写微议案”活动,共收到学生提交的微议案2万余条,议案关注的内容从“双减”到乡村振兴,从科教兴国到中国式现代化……这表明公民(     

    ①积极参与民主协商        ②主动参与民主选举

    ③自觉参与民主监督        ④积极参与民主决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某校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开展时政播报活动,下列两则时政新闻共同体现的主题是(     

    截至2023年10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达321.5万个。5G将融合AI、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发生不可思议的“化学反应”。

    2023年12月6日,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投入商运,标志着我国在第四代核电技术研发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A.创新实现新突破,科技再攀新高峰

    B.科技水平并不高,创新能力待提升

    C.中国智造创奇迹,创新强国已建成

    D.科技创新无止境,国际合作才会赢

  • 3、2023年9月6日,由国际竹藤中心协办的2023国际竹业品牌博览会暨第四届中国(宜宾)国际竹产业发展大会在四川省宜宾市成功举办。大会以“绿色低碳、竹创未来”为主题,为此我们要(     

    ①有建设绿色家园的决心②坚持以保护环境为工作中心

    ③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④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4、在中国,察民情、听民声、顺民意,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成为常态,来自基层的声音更加顺畅地到达各级决策层,群众意见更加科学地转化为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下列漫画能体现民主决策的是(     

    A.   

    B.   

    C.   

    D.   

  • 5、某市推行村民说事制度,在具备条件的行政村设立村民说事点,召开村民说事会,由村干部组成工作小组,每周定期与群众通过聊天拉家常的方式,让群众就近“说事”。这体现的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6、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寺巷街道“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坚持协商于民、协商为民,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大家的事儿由大家商量着办。这体现了(     

    A.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生活的权利扩大了

    B.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C.人民通过民主选举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D.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公民根本利益的民主

  • 7、2023年11月11日,以“融合两岸共创未来”为主题的海峡两岸交流融合月启动仪式在深圳举行,两岸各界人士和青少年2000余人参加,两岸同胞相聚鹏城,共叙亲情,共谋交流合作,共话融合发展。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和平发展、交流合作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声

    B.海峡两岸交流能促进海峡两岸经济同步发展

    C.两岸同胞同文同种,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 8、2023年3月30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时提出:我们要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旗帜,携手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打造世界的和平稳定锚、增长动力源、合作新高地。这表明(       

    ①中国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        ②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中国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④合作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各国应承担国际责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9、2022年11月4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创开放繁荣的美好未来》的致辞,宣布了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的开放举措,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强大正能量。由此可见(     

    A.改革开放只有完成时,没有进行时

    B.对外开放是我国发展的根本政治前提

    C.我国已成为影响世界的主导性力量

    D.我国要进一步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 10、“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告诉我们(     

    A.依法治国要求立法先行

    B.法治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C.依法治国要求实行善治

    D.善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 11、以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数据说明(     

    时间

    内容

    国内生产总值(人民币,亿元)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民币,元)

    1978

    3645.3

    171

    2022

    1210207

    36883

    A.我国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C.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改变了世界

    D.我国已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12、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对过去一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主要工作进行了回顾,结合图,对“这份成绩单与你有关”解读正确的是(     

       

    ①党和政府抓住了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

    ②我国面临着诸多风险和挑战,需要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得到满足,主要矛盾已经基本解决

    ④人人参与、人人共建,这份成绩单每个奋斗者都功不可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3、下列古语和诗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价值要求对应正确的有(     

    A.敬人者,人恒敬之——敬业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爱国

    C.思诚者,人之道也——诚信

    D.天地与我并存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和谐

  • 14、下列表格中所列的“新闻材料”与“法治要求”两者间相匹配的是(     

    序号

    治国举措

    法治要求

    徐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开展夏夜治安巡查宣防集中统一行动

    严格执法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无全民守法障碍环境建设法》

    全民守法

    徐州建成的宪法主题法治广场,已成为附近小区居民喜爱的“打卡地”

    科学立法

    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提高审判的公开性、透明度

    公正司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5、截至2023年9月,中国庭审公开网累计直播庭审2200余万场,访问量超过600亿次;中国裁判文书网累计公开裁判文书1.4亿余篇,访问量超过1000亿次。从中可以看出(     

    ①我国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②司法公开有利于提高司法的公信力

    ③互联网扩大了人民群众的政治权利④我国公民不断提高和增强法治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6、《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2023年10月24日通过,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说明(     

    A.建立在民主基础上的善治是良法的保障

    B.有良好法律制度就等于实现了民族复兴

    C.良法反映社会发展规律,能够与时俱进

    D.我国厉行法治的基本要求就是科学立法

  • 17、当前,中国是世界公认的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平安中国”成为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定不移厉行法治,一个重要意图就是为子孙万代计、为长远发展谋。”厉行法治,需要(     

    ①行政机关公正司法

    ②公民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③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做尊法守法的榜样

    ④加强法治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18、下列对于“一国两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

    ②“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③要保持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必须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

    ④“一国两制”是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9、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人民依靠艰苦奋斗、顽强拼搏,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从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从百废待兴到全面复兴……我们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这意味着我国(     

    A.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改革开放的历史任务顺利完成

    C.经济由高质量发展向高速发展转变

    D.需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 20、习近平总书记借用孟子的名言:“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解开国家治理的新密码。下面对这一名言解读最佳的是(     

    A.强化法律对道德促进作用

    B.强化道德对法律支撑作用

    C.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D.道德是现代政治文明核心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某地进行道路改造,吴某等人以赔偿标准不公为由,纠结数十人到政府大闹,并倾倒数吨腐烂蔬菜阻碍交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面对前来劝解的工作人员,他们大喊:我在维权,看你们谁敢阻拦!

    请运用所学知识,对吴某的行为进行评析。

     

  • 22、   材料: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在发展中暴露了不少问题,“三农”问题突出;老百姓上学难、看病难、买房难;贫富差距拉大;城乡间发展不协调;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短缺。因此,有人说“改革开放应该止步”。

    请你对这个观点进行辨析。

  • 23、沿街叫卖的鳄鱼龟、逃到居民楼上的红鬃蜥蜴、出现在黄河湿地的鳄鱼……近段时间,郑州连续发生了多起涉外来物种事件。林业局野生动物救护专家认为,这些外来物种大多是市民当成宠物非法饲养后弃养或看护不当逃跑的。这些外来物种不仅会影响本地的生态平衡,还因其身上携带有原产地的病毒、细菌和寄生虫,会传染给饲养人和接触者。因此,生物环境专家呼吁公民防止外来物种入侵,不要贩卖、饲养具有环境破坏力的外来物种。

    据此,有人认为,人类应与野生动物共生共荣,专家的呼吁毫无道理。请你对此观点进行辨析。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共圆千年梦想,奋斗成就未来】

    2021年7月1日,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庄严宣告,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我们正意气风发向严的宣告响彻寰宇、掷地有声、振奋人心。

    (1)我国应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同学们是见证者;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同学们是奋斗者,请你畅想2050年你的生活状态。要求:不少于50字,不要出现学校姓名等信息。

    (2)畅想2050年你的生活(或职业)状态:

  • 25、   2019年1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为最高奖获得者颁奖。李克强总理在讲话中说,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书写了科技发展史上的辉煌篇章。当前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促进高质量发展,必须更好发挥创新引领作用。要把握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荜大势,紧扣重要战略机遇新内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创新的引领作用?

  • 26、2004年3月,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彭水林被截肢为身高只剩78厘米的“半截人”“失去下半身更要过好下半生,更要活出自我的风采”彭水林就是凭着这股子不服输的劲,本着“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理念为谋生计开店创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自己赢得了一席之地。只剩半截身体的彭水林,给汶川大地震灾区捐款,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命运多舛,十年痛苦不堪,却笑对人生,忘却自己的不幸,带给他人点滴快乐成了彭水林最大的快乐。2014年11月,彭水林荣登“中国好人榜”。

    请你指出彭水林荣登“中国好人榜”的理由。(6分)

     

  •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美丽中国】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的生命线,努力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共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家园,建设美丽中国。

    (1)共筑生命家园,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国家、个人做出怎样的努力。

    【圆梦中国】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领航中国不断夺取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辉煌。今天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更加铿锵有力,打造出实力中国;今天的中国,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全方位助力中国更加繁荣昌盛,在全球大放异彩。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2)请你分析“有信心和能力”的原因。

    【未来中国】

    在建党100周年大会上,习总书记指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时代的青年要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3)为了不负党和人民,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 28、1果你遇到下列情境,请运用所学知识写出解决问题的正确做法和理由。

    情境

    正确做法

    理由

    一群大妈跳广场舞时,扩音器音量过大,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

    发现部分农民在露天焚烧秸秆,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

    2有人说,如果把国家和百姓财富的增长看成中国红,那环境保护可以称为中国绿。如果GDP有颜色,发达国家也会比我们绿。我们不能片面追求GDP,李克强总理也强调:我们需要的是贴近老百姓的GDP,节能环保的GDP

    要让GDP“绿”起来,李克强总理的话是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