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俄罗斯总统普京2月24日清晨发表电视讲话说,决定在顿巴斯地区发起特别军事行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天晚些时候发表讲话说,乌克兰决定与俄罗斯断绝外交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国家间的关系会随着力量和利益关系变化而改变
②国际环境日趋复杂,维护和平的事业任重而道远
③局部战争此起彼伏,维护和平的事业不可能实现
④以武力手段能促进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难点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下列古语和诗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对应正确的有( )
①敬人者,人恒敬之。——敬业
②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爱国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友善
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富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谈到“我眼中自信的中国人”时,小秦说,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为国家发展取得的成就深感自豪、鼓舞,我定会珍惜现在,紧跟党走,履行“强国有我”的诺言。小秦的话语表明自信的中国人( )
①对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有认同②不卑不亢、故步自封
③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有信心④要承担起新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不用上传各种证件,办理还特别快,对我们上班族太友好了。”市民丁先生办完事后感慨道。近年来,北京市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不断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政府这一举措( )
①提升办事效率,提高政府公信力②回应群众诉求,推动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③激发民众热情,积极行使民主权利④推进政务公开,确保所有事项依法行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下列对教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B.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C.教育是提高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力量
D.把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6、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春节正式成为联合国假日( )
①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②将会有力地促进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
③说明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④推动了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显示,2022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首次超过6万亿元。我国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是因为( )
①百年大计,教育为本②为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③教育是民族报兴、社会进步的基石④教育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并对南非进行国事访问时指出,中南要做志同道合的同行者,推动中南关系在国际风云变幻中砥砺前行。做志同道合的同行者( )
A.有利于中南两国实现互利共赢
B.是因为南非的发展高度依赖中国
C.要中国不遗余力地帮助南非发展
D.是面对全球性挑战的最优选择
9、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是(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依法办事
C.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
D.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10、下列属于当今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的是( )
A.消除贫困
B.恐怖主义
C.霸权主义
D.领取争端
11、民主当以人民利益为重,法治当以公平正义为念。以下是初三李想同学对民主与法治相关时政新闻的解读,其中正确的是( )
A.重庆法院探索推出车载便民法庭,开展巡回审判等司法服务——有利于促进法治宣传,提高人们的法治意识
B.重庆市因强降雨积水严重,交巡警闻“汛”而动,第一时间救援被困车辆——交巡警坚持依法执政,为人民服务
C.近日,教育部颁布《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对校外培训立规定则——此举促进法治国家建设,彰显出我国建立起了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D.重庆市政协打造“渝事好商量”协商平台,实现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该平台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12、自信的中国人对文化有底气。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此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
A.不忘本来中“本来”是指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B.善于继承就是要继承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C.不忘本来要求我们辩证对待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D.善于继承要求我们古为今用,创新性发展,创造性继承
13、在大单元复习课上,老师组织知识竞赛,出示了下边三个词条。这三个词条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词条一 第一动力 词条二 改革开放的生命 词条三 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
A.创新
B.人才
C.科技
D.教育
14、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问。为保障黄河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赞河保护法》应运而生,以下是黄河保护法的立法依据:
一、2020年,党中央、国务院部署,高度重视黄河立法工作。
二、2021年4月。水科部等有关部门公布了(黄河保护立法草案(征求意见的)).并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和建议。
三、3021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后,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日、2022年10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黄河保护法,自2023年4月1日起随行。
从中可以看出( )
①行政机关公布法律,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表决通过法律
③坚持民主立法,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
④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5、“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告诉我们( )
A.依法治国要求立法先行
B.法治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C.依法治国要求实行善治
D.善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16、看到报纸时,中学生明明向爸爸解读道( )
①国家主席行使了立法权②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③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④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同心掬得满庭芳。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为此,作为中学生,我们要履行的义务是( )
A.依法纳税
B.兴边富民
C.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D.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
18、研学旅行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 ,成 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 。研学旅行寓“教”于“行”,边走边学 ,开阔视野 ,增长见识 ,受到了全社会的大力支持 。这说明研学旅行有利于( )
①丰富人生阅历 ,提升自身素质
②提前进入社会 ,迎接各种考验
③快速提高成绩 , 实现自我超越
④实现学以致用 ,促进知行合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党的二十大把伟大建党精神写入党代会主题,在党的历史上属于第一次。伟大建党精神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伟大建党精神( )
①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是激励我们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
②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强大动力
③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源
④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不断驻足询问改革的具体做法。他说:“我们非常想借鉴深圳的发展经验,而且希望借此机会在未来开启委内瑞拉和深圳的合作。”马杜罗总统的话表明( )
A.发展中国家应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改革开放不仅深刻影响中国也影响世界
C.改革开放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D.改革在中国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21、现在,手机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某初中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入校,有急事用班主任的手机。如果发现上课玩手机者,立即没收,并通知家长。这个做法引来不小的争议,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你如何看待学校的禁令呢?
22、观点评析 明辩是非
2021年8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将第十八条第一款修改为“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
针对这一法律条款,九年级(1)班开展了一次大讨论。同学们通过网络、报刊等搜集有关资料,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小刚:实施“三孩”政策就没必要再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了。
小美:实施“三孩”政策是对生育政策的完善,意义重大。
请任意选择小刚或小美其中一位同学的观点予以简要评析。
23、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对此,有同学乐观地认为:经济腾飞就实现了中国梦。(____)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追求梦想 民族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为实现 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指明了方向。
(1)材料中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具体指什么?
(2)请将画线部分补充完整。
(3)为什么中国梦能够实现?
(4)实现中国梦,中学生为此应该做出哪些努力?
25、 2019年3月29日至31日,第34届辽宁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辽宁大学举办,本届大赛以提高广大青少年科学素质为宗旨,体现科学教育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参赛作品紧紧围绕“创新﹒体验﹒成长”的大赛主题,最终学生创新项目257项入围终评竞赛和展示。锦州市入围终评的学生项目有颈椎病人专用书写架、吃药提醒器、水位自动报警器、防近视报警器、便携式二手烟过滤袋等。
(1)我省举行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体现了我国正在实施的哪些战略?
(2)创新的目的是什么?
(3)怎么理解创新是引擎?
26、某中学初二年级举办了一场关于保护环境的主题讲座。以下是讲座中提到的一些重要信息:
当前全球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空气污染、土地退化等。
环境问题不仅影响人类生活质量,还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造成破坏。
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我们需要采取行动来改变现状。
采取措施保护环境可以包括节约能源、减少废物产生、推广可再生能源等。
基于以上信息,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1)当前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2)为什么保护环境对人类和生态平衡都很重要?
(3)保护环境是谁的责任?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环境?
(4)你认为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于什么?请列举至少两个理由。
27、中国文明网推出的“好人365”栏目,每天推荐一个好人,有倾情家乡、无私资助贫困学生的“好校长”马刚,放弃优厚待遇、坚守山区35年的“拐杖老师”李祖清,把救援绳索系到别人身上的“好保安”苏士龙……这些不同生活经历、从事不同工作的人们,用自己的行动表达了责任、善良、铸就了“好人”的精神高度和社会价值。小张同学看了相关报道说,只要用心奉献,孜孜以求,做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事,每个人都可以做好人。小李同学认为,做好人就是管好自己的事,就是各自打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你赞同哪一种说法呢?并请说明理由。(12分)
28、通过近三年来对《思想品德》课有关知识的学习,相信你已经明白了很多道理,懂得不同的角色需要承担不同的责任,知道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从小培养并承担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等等。
(1)请分别列举你作为子女、学生、社会成员这几种角色应该承担的一项责任。(3分)
(2)怎样才能承担好作为学生这一角色的责任?(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