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课外小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火柴梗比较蜡烛火焰各层温度高低
B.把6B的铅笔芯、导线、电源和灯泡等相连,可验证石墨的导电性
C.向洗净的碎鸡蛋壳中加入食醋可产生二氧化碳
D.自制简易净水器可以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2、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冰水
B.氯酸钾
C.四氧化三铁
D.大理石
3、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紧密相关。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O
B.Ca
C.Na
D.H
4、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金属活动性顺序:
B.物质的溶解性:
C.空气中物质含量:
D.氯元素的质量分数:
5、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都涉及了磷。对以下涉磷实验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实验①②③中都有白烟生成且都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B.实验①和实验③所用的白磷、红磷要足量
C.实验②中a与c处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D.实验③红热玻璃管插入后立即称量装置质量
6、2023年十一假期,新疆引来无数游客,走进山间,四处鸟语花香。能闻到花的香味,说明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分子可以再分
D.分子之间有间隔
7、下列有关生活经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刀片上涂油可防止生锈
B.用汽油可洗去衣服上的油渍
C.用食醋可除去热水瓶内的水垢
D.经常用钢丝球洗刷铝锅可延长使用寿命
8、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读出液体体积
B.闻气体气味
C.取固体粉末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9、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3
C.甲、乙、丙、丁均由分子构成
D.参与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3:4
10、下列图标表示“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A.
B.
C.
D.
11、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拉开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序幕,该运载火箭使用液氢做燃料。氢气在降温加压变成液氢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A.分子种类
B.分子间隔
C.原子排列
D.分子数量
12、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下列操作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火箭转运
B.总装调试
C.燃料注入
D.点火发射
13、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铁能完全溶解在足量稀盐酸中
B.炼铁是将铁的化合物转化为铁单质的过程
C.铁生锈时发生了铁单质转化为铁的化合物的反应
D.高炉炼铁时,固体原料从高炉上方加入,热空气从下方通入
14、分析、推理和类比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碳可使人中毒,故二氧化碳也会使人中毒
B.某物质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也碳、氢、氧三种元素
C.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时有热量放出,故有热量放出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点燃氢气前需要检验纯度,故点燃甲烷前也要检验纯度
15、没有空气,将没有生命。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膜分离技术得到的富氧空气(含90%以上氧气)是纯净物
B.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约占21%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活泼
D.焚烧秸秆产生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会造成空气污染,损害人体健康
16、如图所示,向井穴板的孔穴1~3中滴加稀盐酸,4~6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中所得溶液的颜色为浅绿色
B.2中发生的反应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C.3中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中和反应
D.4、5、6中无明显现象的是5
17、在化学知识抢答赛活动中,老师拿出一张卡片,标有“Cu”,要求学生说出其含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18、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氧气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 | 分子构成不同 |
B | 丁香花开,香满鹤城 |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
C | 氧气加压液化可以装入钢瓶中 | 加压后,分子变小 |
D | 温度计水银受热体积膨胀 | 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 |
A.A
B.B
C.C
D.D
19、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家务劳动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选项 | 家务劳动 | 化学知识 |
A | 用醋做凉拌菜时闻到醋酸味 | 分子在不断运动 |
B |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
C | 用烘干机热风烘干潮湿的衣服 | 温度升高时水分子变大 |
D | 用真空塑封机将食物抽真空并密封保存 | 降低氧气的浓度,以延缓食物氧化 |
A.A
B.B
C.C
D.D
20、地球表面约71%的面积覆盖着水。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钠
B.硅
C.氧
D.铁
21、下列仪器对应的名称不正确的是
A.烧杯
B.药匙
C.分液漏斗
D.烧瓶
22、下列认识或做法正确的是
A.要把10g5%的葡萄糖溶液稀释为2.5%,可加水5g
B.洗洁精洗去餐具上油污的过程发生了乳化现象
C.将浓硫酸稀释可将水慢慢倒入浓硫酸中
D.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由于它们都含有金属阳离子
23、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CO2气体 | CO | 缓缓通过足量的赤热炭层 |
B | N2气体 | O2 | 缓缓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 |
C | FeSO4溶液 | CuSO4 | 加入足量的锌粉,充分反应,过滤 |
D | MnO2固体 | KCl | 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蒸发结晶 |
A.A
B.B
C.C
D.D
24、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在杭州盛大开幕,主火炬全球首创采用零碳甲醇(CH3OH))燃料。零碳甲醇可利用焦炉煤气中的氢气与工业尾气中捕集的二氧化碳合成,实现了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是符合“碳中和”属性的绿色能源。如图是甲醇燃烧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中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1
B.一个甲醇分子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原子数目都没变
D.生成的丙、丁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2
25、化学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铜
B.氧气
C.金刚石
D.氯化钠
26、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金属资源的是
A.在铁制品表面涂油漆防止锈蚀
B.用优质塑料代替合金制造汽车部件
C.将废旧电池随意丢弃
D.回收废旧易拉罐,将当中的铝循环再用
27、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体温计中填充的液态金属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某食盐品牌中“碘”主要以碘酸钾(KIO3)的形式加入,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价。
(3)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它是由___________(用化学符号表示)构成。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8、如图是KNO3和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_________。
(2)60℃时,将60g硝酸钾晶体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
(3)a点的KNO3和NaCl两份饱和溶液,同时升温至60℃(不考虑水的蒸发),则此时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ω)的大小关系为:ω(KNO3)__________(填“>”、“<”或“=”)ω(NaCl)。
(4)NaCl固体中含有KNO3杂质,若要得到纯净的NaCl固体,实验步骤为溶解、_______、______洗涤、干燥。
29、用化学用语填空。
(1)碳元素_______。
(2)2个硫原子_______。
(3)3个硝酸根离子________。
(4)标出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5)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__。
30、以下列气体中,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相应的空白里,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回答有关问题。
氧气 氢气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1)能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合物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相同条件下,气体_____的密度比空气的略小,它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3)能溶于水,并能与水发生化合反应的气体是_____,溶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如何检验集气瓶内收集的该气体是否已充满?_____。
(4)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1、下图是用来表示氢气燃烧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图中白圈表示氧原子,黑圈表示氢原子。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在C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
(2)B物质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混合物”、“单质”或“化合物”)。
(3)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4)根据上述示意图,你能得到哪些化学变化的信息?(请写一条)____________。
32、将a克食盐粉末放入b克水中,搅拌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a+b)克(填“>”、“<”、“=”、“≤”)。
33、下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中,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P点所表示的含义为____。
(2)t3℃时,将4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
(3)t3℃时,将等质量甲和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所得溶液质量大小关系为:甲____乙(填“<”、“>”或“=”)。
(4)下图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
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进入贮水池中的海水,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减少
B.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加
C.析出晶体后,母液中的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
34、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_______,②表示的是_______。
(2)图1是镁和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2是图1中两种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2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用字母序号表示)
②镁和氯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_______不同。
③AC两种粒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35、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现有以下物质:①二氧化硫 ②一氧化碳 ③酒精 ④C60⑤稀有气体 ⑥干冰。请按要求填空(填上述相应物质的字母,不重复使用):
(1)有绿色能源之称的可再生能源是______。
(2)能形成酸雨的空气污染物是______。
(3)具有可燃性并通常用来冶炼金属的是______。
(4)应用于超导体的是______。
36、化学兴趣小组成员小欣同学发现:校园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1)校园:我们需要清新清洁的空气,在大气监测中,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外,还包括______(任写一种)。
(2)教室:喷洒“84消毒液”(主要成分NaClO)对教室进行消毒,标出NaC1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
(3)食堂:加碘食盐里的“碘”指的是______(填“分子”、“元素”或“原子”)。
(4)运动场:从微观角度解释: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又鼓起来的原因_______。
37、根据下列装置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利用图甲中A、D装置的组合可以制取某种气体,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实验室通常利用图甲中装置B与___________(填字母)的组合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若用C装置代替B装置进行实验,优点为___________,该装置对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的要求是___________。
38、如图是初中化学的几个实验装置图,请回答:
(1)图1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玻璃仪器内壁的水 ______。
(2)图2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铁丝燃烧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 ______,点燃前将铁丝绕成螺旋状,其目的是 ______。
(3)图3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改进实验,观察到红磷燃烧,反应结束后冷却,注射器内的蒸馆水慢慢流入Y形管的下端。实验前注射器内至少应注入 ______mL蒸馏水。与课本中的实验相比较,本实验的优点是 ______(填一个即可)。
(4)某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有关分子运动,设计了如图4实验:
资料:①已知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HCl)气体,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NH3),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会产生大量白烟,这是因为两者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了氯化铵固体。
②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其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已知相对分子质量:HCl﹣36.5 NH3﹣17
实验:实验时在长玻璃管外壁用记号笔做了a、b、c三个标记。实验开始时同时挤入浓氨水和浓盐酸,一会儿后玻璃管中产生大量的白烟。
问题:①你认为玻璃管中白烟最浓厚的地方是 ______(填“a”,“b”或“c”);
②写出盐酸与氨气发生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 ______。
(5)图5中,用于引流的仪器名称是 ______,两次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答一点即可)。
39、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酒精,可适当节约石油资源还能减少污染,写出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在一定条件下,9.2g的酒精与16g 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10.8g H2O、8.8g CO2 和物质X。则X的质量为_______g;该反应方程式中O2与X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________。
40、为什么工业制氧属于物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