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临高八年级质量检测化学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6题,共 130分)
  • 1、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稀有气体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氮

    D.细颗粒物

  • 2、构建知识网络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如下所示是有关 CO2的知识网络,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C 和 CO都有还原性

    B.反应②不可能是化合反应

    C.C 和 CO2也能发生化学反应

    D.②和③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实现逆向转化

  • 3、如图是制取氧气的四种方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工业制取氧气的途径,该过程利用的是氧气、氮气的密度不同

    B.利用②和④途径制取氧气时,加入二氧化锰可以增加产生氧气的质量

    C.②、③和④都是通过氧化物分解制取氧气

    D.从节能环保的角度考虑,应选用途径④制取氧气

  • 4、航天员在空间站内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可以通过以下反应除去:。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K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B.4个二氧化碳分子:4CO2

    C.4个钾离子:4K

    D.6个氧原子:3O2

  • 5、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界的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爱护水资源主要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两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C.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自然界的水可经过沉淀、过滤后即可得到纯水

  • 6、以下是CO2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存放的装置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可使用装置②

    B.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可使用装置③,气体从导管b进入

    C.实验室干燥二氧化碳可使用装置④,气体从导管a进入

    D.实验室收集的二氧化碳,可使用装置⑤临时存放

  • 7、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验证分子在不断运动

    验证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探究MnO2可加快过氧化氢分解

    验证甲烷中含氢元素

    A.A

    B.B

    C.C

    D.D

  • 8、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而物质在不断地变化,以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食物腐烂

    B.酒精挥发

    C.玻璃杯炸裂

    D.海水淡化

  • 9、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铁锅生锈

    B.牛奶变质

    C.水结成冰

    D.光合作用

  • 10、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环保工程师可用熟石灰处理酸性废水

    B.排放的废气中含有SO2,通入食盐溶液中除去以消除污染

    C.可燃冰具有热值高,几乎不产生残渣废气等优点,被称为“未来能源”

    D.回收废旧电池可以节约金属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11、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原因和推理均正确的是

    A.单质碳化学性质稳定,因此档案资料常用碳素墨水书写

    B.原子和分子均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故原子分子均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2H表示2个氢原子,因此H2O中的“2”也可表示2个氢原子

  • 12、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的基本保障。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熄灭酒精灯

    C.读取液体体积

    D.称量固体药品

  • 13、拉瓦锡用反应来研究空气的成分。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有红色粉末生成

    B.该反应需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C.Hg由原子构成、由分子构成、HgO由离子构成

    D.参加反应的与生成的HgO的粒子个数比为1∶2

  • 14、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反应能为宇宙飞船提供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氢气燃烧过程中,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B.氢气燃烧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C.氢气由两个氢原子组成

    D.氢气燃烧需要点燃,所以该反应需要吸收热量

  • 15、科学的方案设计是达到实验目的的前提。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比较蜡烛火焰各层温度

    探究MnO2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实验设计

    选项

    A

    B

    C

    D

    A.A

    B.B

    C.C

    D.D

  • 16、下列属于酸的是

    A.硫酸钡

    B.氯化钾

    C.氢氧化钠

    D.醋酸

  • 17、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生产工艺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五粮”酿酒

    B.工业制氧

    C.彩陶烧制

    D.湿法炼铜

  • 18、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各20g,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中消耗甲和乙的质量比为7:4

    B.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的值为31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 19、下列方法能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的是

    A.闻气味

    B.观察颜色

    C.伸入燃着的木条

    D.倒入澄清石灰水

  • 2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倾倒液体   

    C.取用粉末状药品   

    D.量取水   

  • 21、2021年2月,驻马店市驿城区在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排名中位列第一,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指数”需要监测的污染物是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氮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 22、镓(Ga)是灰蓝色或银白色的金属,主要用于电子工业和通讯领域,是制取各种镓化合物半导体的原料.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镓元素的部分信息及镓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镓原子核外共有31个电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

    B.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1

    C.氧化镓的化学式为Ca2O3,其中镓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D.镓元素属于金属元素,镓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 23、有X、Y、Z三种金属:把它们投入稀盐酸中,只有Z表面有气泡冒出,把Y投入到X的硝酸盐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X>Y>Z

    B.Y>X>Z

    C.Z>Y>X

    D.Z>X>Y

  • 24、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单质是含同种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B.含多种分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所以混合物一定由多种分子构成

    C.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气体,则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D.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所以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 25、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硬度非常大

    B.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是因为铜的导电性比银好

    C.铁制品生锈产生的红色铁锈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物质,主要成分是Fe3O4

    D.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的常常不是纯金属,而是它们的合金

  • 26、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量筒读数

    B.倾倒液体

    C.熄灭酒精灯

    D.过滤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7、化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从化学视角回答下列问题。

    (1)选出下列宁夏特产主要富含的营养素(填字母序号):

    A 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①青炖羊肉_______;②硒砂瓜_______

    (2)人体缺少某些元素会引发疾病,如缺少_______元素易患贫血病,而人体内缺少碘元素会引起_______(填“甲状腺肿大”或“佝偻病”)。

    (3)医用口罩是“抗疫”的重要物资,它的主要原料聚丙烯属于____(填“合成”或“金属”)材料。

  • 28、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导致骨质疏松、畸形的元素_____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_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______

    (4)2个铜原子:_______

    (5)3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

    (6)5个水分子__________

    (7)碳酸钠___________

  • 29、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不同种元素的最本质区别是不同。

    A.中子数

    B.质子数

    C.相对原子质量

    D.电子数

    (2)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镁元素与氯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

    (3)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填序号)。

    A.C和P

    B.F和Cl

    C.Al和Si

    D.He和Ar

    (4)近年来,科学家在宇宙深处发现了H3出粒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H3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

    B.一个H3分子是由3个氢原子构成

    C.由于H3和H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性质相同

    D.构成H3分子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 30、将下列物质归类(填序号)。

    A.铁  B.高锰酸钾  C.自来水  D.冰水混合物  E.洁净的空气  F.四氧化三铁  G.液氧

    1)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属于单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属于化合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 31、如图是甲、乙两物质(固体不含结晶水)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 m 点表示意义是___________。在20℃时,20g 水中需加入_____________g甲物质,配成饱和溶液。

    . 50g 20%乙溶液,加入__________g 水能配成 10%的乙溶液。

    . 20℃时将 12.5g 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加入试管 12 中,然后进行如图操作。

    当温度计的度数为 5℃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试管/选项

    A

    B

    C

    D

    1

    固体增多

    固体减少

    固体增多

    固体增多

    2

    固体增多

    固体消失

    固体减少

    固体消失

     

     

  • 32、区分硬水和软水可用____________.

  • 33、如图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AE共有_____种元素.

    2)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有_________

  • 34、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实验装置图。请回答:

    (1)此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

    (2)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属于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

    (3)此实验中需在集气瓶中装少量的水,其目的是_______

    (4)当_______时,将铁丝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 35、石油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综合利用时根据石油中各成分的_______不同将其 分离,其产品能用于制蜡烛的是_______

  • 36、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关系密切。不锈钢具有极强的抗腐蚀性,而纯铁极容易生锈,铁生锈的实质是铁与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 10分)
  • 37、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中,传感器记录集气瓶中气压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1)图1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燃烧结束,等到集气瓶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由此得出结论: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的性质有:____________。(答两个即可)

    (3)该实验中红磷需足量,目的是______。如果装置气密性不好,则测出的氧气体积分数将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图1中实验装置始终密闭,优点是______。(答一个即可)

    (5)图2中BC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______,CD段气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 3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以下是初中化学中常见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甲和实验乙是用红磷完成的两个不同实验。请写出两个实验中红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有关两个实验的分析中错误的是_______(多选,填序号)。

    ①都需要在密闭装置中进行实验

    ②实验甲中,集气瓶底部的水可换成细沙

    ③为保证实验成功,红磷都需要足量

    ④实验过程中都要迅速塞紧橡胶塞

    (2)实验丙中,观察到_________(选填“A”或“B”或“C”)烧杯中的溶液会变红。

    (3)实验丁中,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

    (4)实验戊中,通过图中对比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 (共2题,共 10分)
  • 39、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事实。

    (1)实验室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______

    (2)酒精灯、内燃机等常用乙醇做燃料______

  • 40、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发现铝与硫酸的实验,刚开始几乎没有气泡,过一段才产生大量气泡,为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0
题数 40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探究题
四、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