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厦门八年级质量检测化学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6题,共 130分)
  •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固体取用

    B.滴管放置

    C.氧气验满

    D.气密性检查

  • 2、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电器因短路起火时,应立即切断电源

    B.水能浇灭燃着的木材,是水降低了其着火点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D.图书档案起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某固体的饱和溶液降温后,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说明化学反应中分子和原子都可以再分

    C.将装有某气体的试管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产生爆鸣声,该气体一定是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

    D.在Fe(NO3)2和AgNO3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Mg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盐酸有气体生成,则滤液中的溶质只有Mg(NO3)2

  • 4、下列关于“蜡烛燃烧”、“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叙述正确的个数是

    A.能观察到有H2O和CO2生成

    B.蜡烛熄灭时,产生白烟是物理变化

    C.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比空气中CO2含量高

    D.证明人呼出的气体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氧气含量低

    A.4

    B.3

    C.2

    D.1

  • 5、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质量

    反应前质量/g

    17

    20

    1

    3

    反应后质量/g

    3

    5

    x

    32

    A.x=1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1:1

  • 6、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H2O2H2O+O2

    B.C+2CuO2Cu+CO2

    C.CaO+H2O=Ca(OH)2

    D.CO2+Ca(OH)2=CaCO3+H2O

  • 7、我国化学家张青莲测定了铟的相对原子质量,铟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铟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9

    C.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g

    D.离子的符号为In3-

  • 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B.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D.镁条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色烟雾

  • 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将二氧化碳通入到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加热后溶液变成无色

    B.打开盛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口会形成白雾

    C.一氧化碳与灼热的氧化铁反应:黑色固体变成红棕色

    D.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 10、分类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类型的是

    A.CO2+H2O=H2CO3

    B.H2CO3H2O+CO2

    C.CO2+2MgC+2MgO

    D.MgO+2HCl=MgCl2+H2O

  • 11、下列物质的用途仅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氧气做助燃剂

    B.干冰做制冷剂

    C.铁粉作脱氧剂

    D.生石灰作干燥剂

  • 12、我国万米深海潜水器“奋斗者”号载人舱外壳材料采用的是钛合金,钛的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之一为:TiO2+2Cl2+2CTiCl4+2C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C.TiO2是氧化物

    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 13、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质量的硝酸亚铁溶液中逐渐加入锌粉

    B.二氧化碳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

    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

    D.分别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滴加浓度相同的稀硫酸

  • 14、我国“十三五”期间能源消费结构占比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非化石能源有风能、太阳能等

    B.煤炭消费占比下降,能源消费结构向清洁低碳转变

    C.煤炭燃烧产生的CO2会造成酸雨,对环境影响大

    D.氢气是清洁的高能燃料,液氢已被应用于航天等领域

  • 15、下列实验方法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中的

    将气体点燃

    B

    鉴别空气、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C

    鉴别铁丝和铜丝

    观察颜色

    D

    除去硬水中可溶性杂质

    蒸馏

    A.A

    B.B

    C.C

    D.D

  • 16、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

    性质

    用途

    A

    金刚石

    硬度大

    切割玻璃

    B

    干冰

    易升华

    人工降雨

    C

    活性炭

    吸附性

    冰箱除味剂

    D

    氢氧化钠

    能与酸反应

    治疗胃酸过多

    A.A

    B.B

    C.C

    D.D

  • 17、铁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金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

    B.平时使用的铁制品大多是纯铁

    C.人体适当补铁能预防贫血症

    D.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溶液颜色没有变化

  • 18、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项目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学校清洁:用扫把清扫灰尘

    B.社区服务:把旧衣物分类回收

    C.家务劳动:用天然气炒菜

    D.学农活动:提井水灌溉菜地

  • 19、《天工开物)记载了明代“火法炼锌”的方法,把炉甘石(ZnCO3)和煤炭饼装入炼锌罐,如图所示,泥封、“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川冷定毁罐取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ZnCO3受热分解生成ZnO)

    A.“火法炼锌符合低碳发展理念

    B.“冷定毁罐取出”的目的是防止锌在较高温度下再次被氧化

    C.反应区发生了2ZnO+CCO2↑+Zn,该反应体现了C的还原性

    D.炉甘石(ZnCO3)入锌罐之前将其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

  • 20、家庭中使用医用消毒酒精进行消毒时,最好选择擦拭局部区域的方式,如采取喷洒酒精的方式遇明火容易引起火灾,其原因是

    A.“喷洒”使用酒精的量不好控制

    B.“喷洒”使酒精和空气均匀充分混合

    C.“喷洒”使酒精分子的体积变大了

    D.“喷洒”使酒精的着火点降低了

  • 2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用煤作燃料

    B.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某种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

    C.焦炭用于冶炼金属

    D.金刚石用来裁玻璃

  • 22、下列从不同的化学观念对物质的认识,错误的是

    A.元素观:能用于制取氧气的物质,组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B.分类观:空气是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所以空气是混合物

    C.结构观:CO和CO2的分子构成不同,因此二者化学性质不同

    D.变化观:氮气经加压降温后可变成液态,此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 2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后有白色烟雾产生

    B.将锅加热一段时间后会变黑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放热,有淡蓝色火焰产生

    D.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时,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 24、歼-20是高态势感知、高机动性的隐形战斗机,其隐身材料的合成原料之一为间苯二胺(C6H8N2)。下列有关间苯二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A.间苯二胺属于混合物

    B.间苯二胺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间苯二胺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构成

    D.间苯二胺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9:1

  • 25、下图为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对相关粒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①②属于同种元素

    B.④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C.①③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D.①③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S

  • 26、金属制品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生铁和钢都属于铁合金,其区别是含碳量不同

    B.常温下所有金属都是银白色的固体

    C.铝制品耐腐蚀是由于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

    D.焊锡(锡铅合金)比锡熔点要低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7、

    冬天木炭取暖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8、甲、乙、丙三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在室温下,甲、乙、丙三种固体分别溶于两支试管和一个烧杯的水中,现象图1所示,甲、丙还有剩余固体,乙固体全部溶解。升温到80℃时,发现甲固体全部溶解,乙固体析出,丙固体没有明显变化。

    (1)室温时,______(选填“甲”、“乙”或“丙”)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2)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3)b溶液中含有少量的a,提纯b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 29、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物质。现有以下六种物质:①氮气 ②铝 ③酒精 ④明矾 ⑤稀有气体 ⑥二氧化碳,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序号)。

    (1)实验室常用的液体燃料是____________

    (2)可用于净化水质的是____________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__

    (4)通常充入食品包装袋中以防腐的是____________

    (5)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是____________

    (6)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的是____________

  • 30、有下列物质:①氦气;②铜丝;③二氧化锰;④液氧;⑤氯酸钾;⑥食盐水;⑦空气;⑧四氧化三铁;⑨石灰水;⑩白磷。(填写序号)

    l)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___; (2)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1、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问题。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

    (2)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用_______的方法提纯a。

    (3)t1℃时物质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为_______

    (4)t2℃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等质量的a、b、c,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可能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a>b=c

    B.a=b>c

    C.a=b=c

    D.a>b>c

  • 32、HCNOSNa六种元素中,选取有关的元素,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氢分子______

    (2)两个钾原子_______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

    (4)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______

    (5)在碳酸钠的化学式中标出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

    (6)同一种原子构成的两种不同的分子____

  • 33、金属材料对于促进生产发展、改善人类生活发挥了重大作用。

    (1)铜常用于制作导线,这是利用了铜的延展性和______性。

    (2)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常温下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______(填物质名称)薄膜,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3)将纯铝和铝合金相互刻画,纯铝上留下明显的划痕,说明______

    (4)对汽车的部分钢铁部件进行喷漆可以防止其生锈,原因是______

    (5)向含有硫酸铜和硫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滤渣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

  • 34、用数字填空。

    1)在试管中加热液体,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____

    2)酒精灯中酒精量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_________,不应少于________

    3)试管夹应夹在距试管口______________处。

    4)加热液体,试管与桌面成__________度角。

    5)取用液体药品时,若没有说明用量,则应取______________mL

  • 35、铀235是制造原子弹的一种原料。这种铀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5,核电荷数为92,其核内中子数为     ,核外电子数为    

     

  • 36、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是从不同的角度给化学反应分类的,如果用如图表示它们的关系,关系图中A表示化合反应,B表示氧化反应,则C表示的含义为______,举一例说明(写化学方程式)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 10分)
  • 37、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到下列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该装置需做的一点改进是_____________。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某同学以大理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备和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_(从A~E中选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如何检验已集满一瓶CO2气体?____________

    4)用F装置可以收集氧气,若瓶中充满水则气体应从___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 38、小王同学利用下列装置制取并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观察到B中低蜡烛先熄灭,高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不可燃, 不助燃,___________

    (3)能说明CO2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关闭K,观察到A中的现象是大试管内液面__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产生的气泡逐渐减少。

四、简答题 (共2题,共 10分)
  • 39、从微观可知宏观。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某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图中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下关于该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 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

    b 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

    c 属于置换反应

    d.生成物中有两种氧化物

    e 可将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 40、小军根据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认为可用木炭替代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盛有足量红热木炭的燃烧匙迅速伸入广口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热的木炭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就打开弹簧夹,并未发现倒吸现象。经过认真分析,小军发现实验失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军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和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是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点)

    (3)小明对课本中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进了改进,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时行实验。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并装入药品后,用酒精灯将白磷点燃后将酒精灯移开,此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答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装置和课本上的实验装置相比,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0
题数 40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探究题
四、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