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的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闻气味
B.熄灭酒精灯
C.加热液体
D.过滤
2、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结构观:H2O和H2O2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B.守恒观:1gH2和8gO2充分反应生成9g水
C.变化观:在一定条件下,CO和CO2可以相互转化
D.微粒观: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3、实验室用固体氯化钠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需固体氯化钠的质量是9.0g
B.固体氯化钠可以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上称量
C.溶解固体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能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
D.用量筒量取42mL水时,若仰视读数,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烟雾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5、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氧气用作燃料
B.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
C.稀有气体用作电光源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6、打雷放电时,空气中有极少量氧气会转化成臭氧(O3),下列关于氧气和臭氧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氧气和臭氧都是单质
B.氧气和臭氧混合在一起得到的是纯净物
C.氧气变为臭氧是物理变化
D.氧气与臭氧的物理性质相同
7、下列图示是化学概念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不正确的是
A.
B.
C.
D.
8、乙酰半胱氨酸具有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的作用,用于咳嗽、痰黏稠不易咳出等疾病。下列属于乙酰半胱氨酸化学性质的是
A.白色结晶性粉末
B.有类似蒜的气味
C.易溶于水
D.还原性
9、下面是关于蜡烛的几个小实验,其中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①中蜡烛的作用是引燃面粉
B.实验②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蜡烛熄灭说明烧杯内氧气耗尽
C.实验③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实验④说明若发生火灾时,上层气体中氧气含量较少,逃生应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10、豆腐是我国一种传统的美食,营养价值非常丰富。《本草纲目》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介绍了豆腐的制作方法。下列豆腐制作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浸泡豆子
B.磨制豆浆
C.蒸煮豆浆
D.压制成型
11、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元素观: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B.微粒观: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C.守恒观:10g碳和10g氧气反应,一定生成20g二氧化碳
D.转化观:氢气和水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2、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13、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A.Fe2+——铁离子
B.2H——2个氢元素
C.N2——2个氮原子
D.2SO2——2个二氧化硫分子
14、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
B.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C.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D.原子的质量集中在a和c上
15、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
B.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
C.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5%
D.维生素C是一种氧化物
16、下列有关实验方案的设计不正确的是
A.区分氮气和氧气——分别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B.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分别向两种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C.区分软水和硬水——分别向等量的两种水样中滴加等量的肥皂水,振荡
D.区分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分别放入水中溶解,比较溶解后温度的变化
17、用如图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称得装置及其中物质的总质量为m1,引燃白磷,冷却后称得装置及其中物质的总质量为m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中白磷必须要过量
B.实验过程中气球会一直膨胀变大
C.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则m1=m2
D.反应生成 P2O5的质量等于该装置中白磷和氧气的质量之和
18、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多少
B.比较白磷和红磷着火点的高低
C.除去水中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
D.验证石蜡中含有碳元素
19、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75%的酒精溶液发挥着巨大作用,下列关于酒精(C2H5O)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酒精(C2H5OH)属于氧化物
B.酒精中碳、氢、氧的质量比是2:6:1
C.酒精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酒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g
20、有X、Y、Z三种金属:把它们投入稀盐酸中,只有Z表面有气泡冒出,把Y投入到X的硝酸盐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X>Y>Z
B.Y>X>Z
C.Z>Y>X
D.Z>X>Y
21、厨房里常用加碘盐作为烹饪调料。加碘盐里的“碘”指的是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22、今有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们表示四种元素
B.①表示的是阴离子
C.②对应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③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
23、初中多个化学实验用到了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
B.净水时活性炭起吸附作用
C.可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
D.溶液中的溶剂只能是水
24、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MgO
B.KMnO4
C.O3
D.CH3OH
25、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式,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成红色,则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
B.化合物中含有不同的元素,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物质燃烧的反应都能放出热量,则能放出热量的反应一定是物质燃烧的反应
D.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26、下列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的是
A.
B.
C.
D.
27、(6 分)用化学符号填空:
(1)2个铁原子___________(2)4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____
(3)3个水分子___________(4)正三价的铝元素_____________
(5)氧化铁_____________(6)氮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
28、资源、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①过滤是常用的净水方法,若河水过滤后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____ 。
②向某饮用水中加入适量 ________ ,振荡,产生大量泡沫,说明该饮用水为软水。
(2)化石燃料是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①目前人们利用最多的能源是煤、________ 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②充分燃烧1000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上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A.煤燃烧产生的气体更易导致酸雨 B.该天然气中不含硫元素
C.煤燃烧对环境影响较小 D.煤和天然气的燃烧都有温室气体产生
③写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防治污染,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①利用太阳能、_____ 等清洁能源替代煤发电,使二氧化硫和 _____ 气体的排放量下降,从而有效防止酸雨的形成。
②下列保护空气措施合理的是 _________(填标号)。
A.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
B.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代替普通汽油
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29、如图中A是钨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B~E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
(1)从A中可知,钨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
(2)B~E四种粒子中:
①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填字母,下同)。
②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_。
③与B化学性质相似的微粒是_____。
④是阴离子的是_____。
(3)如图是锶(s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x=_____;通过上表分析可知,锶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周期.写出它的离子符号_____。
30、现有:①液氧 ②铁粉 ③二氧化硫 ④氦气 ⑤煤 ⑥氢氧化钠 ⑦一氧化碳 ⑧空气 ⑨碳酸钠。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填序号),属于化合物的是__(填化学式)。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31、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氢原子__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离子_______。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
32、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可选用的制取装置是_____(填字母)。
(3)若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
(4)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从____(填“a”或“b”)端通入。
(5)小华收集二氧化碳选用C装置,而不选用D或E装置,由此可以推断出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根据如图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1)20℃时,欲配制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关系是A________B(填写“>”、“<”或“=”).
(2)要在不改变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前提下使50℃时C的饱和溶液成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3)将5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都降温到20℃,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从大到小是________.
(4)甲、乙两烧杯中分别装有50℃的100克和200克A的饱和溶液,若将两份溶液都降低到20℃,析出晶体质量的关系是甲________乙(填写“>”、“<”或“=”),若将两份溶液都恒温蒸发10克水,析出晶体质量的关系是甲________乙.
(5)欲从混有少量A的B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纯净的B晶体,应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34、为了达到收旧利废节能减排的目的,从含有金属镁、铁、铜的粉末中,分离和提取出重要化工原料MgSO4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下:
请回答:
(1)操作①中被磁铁吸引的金属A是 ;金属B是 。
(2)操作a的名称是 ;在蒸发过程中需要使用玻璃棒,其作用是 。
(3)步骤②所涉及的化学方程 ,该反应基本类型是 。
(4)实验步骤②中除了加入稀硫酸外,还可以选用硫酸铜溶液,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5、如图中的①、②分别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分别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根据题中信息回答:
(1)钙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2)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填序号);
(3)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填序号)。
36、将下列物质进行简单的分类
①水银 ②蒸馏水 ③稀有气体 ④硫磺 ⑤硬水 ⑥硫酸铜 ⑦氯酸钾 ⑧二氧化硫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
37、吉林终有吉临时,吉林人民一定会战胜新冠病毒。过氧乙酸(CH3COOOH)是一种绿色高效的消毒剂。
(1)在校园消毒中,可使用过氧乙酸。将1kg质量分数为20%的过氧乙酸溶液稀释至0.5%,需要加水的体积为______L。
(2)配制过程中,如图仪器不需要______(填仪器名称)。
(3)经测定,配制的稀溶液的浓度偏小,其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_(填序号)。
①量取浓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②稀释前,用蒸馏水润洗配制稀溶液的烧杯
③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
④把量好的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出烧杯
38、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应选择的制取装置是 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
(3)小彭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装置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F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H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
39、学习中我们可以发现和总结许多具有一定规律性的知识,例如:
(1)原子、离子、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酸跟碱反应可生成盐和水。
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你还总结出了哪些规律?请写出2条。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在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
(2)将t2℃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3)要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写出一种)。
(4)t2℃时,将30g A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精确至0.1%)。
(5)写出一组符合图中趋势的三种物质的化学式,A_____,B_____,C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