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碳及碳的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
A.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B.二氧化碳的过多排放可导致酸雨的产生
C.金刚石、石墨是碳的单质,而C60则是碳的化合物
D.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其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其化学性质
2、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组成: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性质:均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构成:分子构成不同
D.用途: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可作燃料
3、氢化钠NaH可在野外用作生氢剂,其中氢元素为-1价。NaH用作生氢剂时的化学反应原理为:NaH+H2O=X+H2↑,关于此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X的化学式为NaOH
B.反应前后物质状态发生变化
C.反应前后有氢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变化
4、磷元素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其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磷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
B.核电荷数是15
C.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
D.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g
5、机动车行驶过程中,汽油发动机和尾气管中有如下转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转化①是化合反应
B.转化②中丙和丁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1
C.转化过程中共有三种氧化物
D.甲、乙、丙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依次降低
6、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点燃氢气前需验纯,则点燃其他可燃性气体前也要验纯
C.催化剂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因此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D.碳在空气中也可以燃烧,所以可用该反应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7、对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8、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物质 | M | N | Q | P |
反应前质量(g) | 18 | 1 | 2 | 32 |
反应后质量(g) | X | 26 | 2 | 12 |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l3g
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5:4
D.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9、如图4-18所示,这四名同学描述的化学符号可能是
A.
B.
C.
D.
10、为了除去下表物质中的杂质(包括内为杂质),所选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物质 | 选用试剂或方法 |
A | CO(CO2) | 通入氧气中点燃 |
B | H2O(H2O2) | 加入二氧化锰,过滤 |
C | CuO(C) | 加热 |
D | Cu(Fe) |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 |
A.A
B.B
C.C
D.D
1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将物质乙从甲、乙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B.甲、乙物质都是易溶物
C.甲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至10℃后仍然饱和
D.10℃时,饱和的甲、乙混合溶液中所含甲、乙的质量不一定相等
12、下列四个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过程的是
A.在盛有空气的密闭集气瓶中引燃红磷 | B.加热一定质量高锰酸钾固体 | C.电解水 | D.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逐滴滴加双氧水 |
A.A
B.B
C.C
D.D
13、如图表示X和Y的相互关系,表中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X | 含氧化合物 | 单质 | 浓溶液 | 混合物 |
Y | 氧化物 | 纯净物 | 饱和溶液 | 化合物 |
A.A
B.B
C.C
D.D
14、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
B.酒精挥发
C.液化气燃烧
D.铁器生锈
1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碳在盛有氧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
B.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D.电解水一段时间
16、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助推器采用常温偏二甲肼(C2H8N2)为燃料。关于偏二甲肼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三种元素组成
B.由碳、氢和氮原子构成
C.所含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碳、氢、氮元素质量比为1:4:1
17、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记》中记载了用“苦卤水”制取铜的方法,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通过蒸发溶剂后冷却溶液可获得晶体
B.反应②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了变化
C.③所得硫酸铜溶液可能是饱和的
D.④说明铁元素变成了铜元素
18、下列知识归纳正确的一组是
A.组成与性质 | B.化学与生活 |
CO2与CO组成的元素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 | 植物油加入水中,振荡后能形成溶液 |
C.物质与变化 | D.化学与环保 |
煤的干馏、石油分馏都属于化学变化 | CO2增多会造成温室效应,CO有毒会污染空气 |
A.A
B.B
C.C
D.D
19、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①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
B.②等质量碳酸钙与足量同浓度稀盐酸反应
C.③向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
D.④在恒温条件下将饱和氯化钠溶液蒸发适量水
20、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于2023年5月30日成功对接空间站。航天员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转化时,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中共有4种分子
B.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该反应可用于制取CH4
21、下到分类正确的是
选项 | 归类 | 内容 |
A | 金属材料 | 锌粒、黄铜、不锈钢 |
B | 可燃气体 | 氢气、氧气、天然气 |
C | 常见溶液 | 白酒、液氮、食盐水 |
D | 黑色固体 | 氧化铜、氧化镁、二氧化锰 |
A.A
B.B
C.C
D.D
22、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A.气体的颜色
B.气体的溶解性
C.气体的密度
D.气体能否与水反应
2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2 | 8 | 30 | 50 |
反应后质量/g | 20 | 待测 | 39 | 23 |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待测值为8
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反应中丁和丙的质量比为4:1
D.乙一定是该反应催化剂
24、将下列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的质量之和等于丙的质量
B.丙是生成物,且丙一定是化合物
C.乙和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5
D.丁一定是与该反应无关的物质
25、下列对主题知识的归纳有错误的是
A.化学与安全 | B.化学与资源 |
①煤气泄漏应立即开灯查找泄漏点 ②在室内放一盆水能能防止煤气中毒 | ①我们应该有计划、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石能源 ②淡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活中应该节约用水 |
C.化学与环境 | D.化学与生活 |
①城市的公共交通改用压缩天然气(CNG)或液化石油气(LPG)作燃料,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②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碳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形成浮尘 | ①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②用铅笔芯粉末能使铁锁开启灵活 |
A.A
B.B
C.C
D.D
26、实验室用KClO3与MnO2加热、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操作的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A.先检验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
B.先加热一会,后将导管伸入集气瓶
C.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停止加热
D.先将集气瓶移出水槽,后盖玻璃片
27、芯片是电脑、手机等的核心部件,碳基芯片采用石墨烯碳纳米管工艺,性能比硅基芯片更好,我国已突破半导体碳纳米管关键材料的技术瓶颈,请回答:
(1)石墨烯碳纳米管具有良好的___________性。
(2)如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图中n= ______,硅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
(3)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还原剂,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氧化剂。制取单质硅的反应之一为SiO2+2CSi+2CO↑,其反应类型是________,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___(填化学式)。
28、2022年北京冬奥会在很多方面实现艺术与奥运的完美融合。
(1)在二十四节气倒计时中,北京冬奥会缓缓开幕。处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种植粟(即小米)时,合理施肥是增产的保障,CO(NH2)2是农业上常用的一种化肥,CO(NH2)2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___。
(2)冬奥会火炬飞扬采用的是氢气作燃料,燃烧时碳排放为零,体现“绿色”办奥理念。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首座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的建造需大量造雪。从微粒的角度分析,水雾变为雪时是_______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
29、金属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的导热性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铁锅 B.铜导线
C.黄金首饰
(2)我国湿法冶金早在西汉时期就已开始, “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便是佐证,即将铁浸入硫酸铜溶液得到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长时间放置,铁、铜制品锈蚀严重,黄金饰品依然金光灿灿,从物质性质的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
30、从2012年7月1日起,《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将在全国强制实施,饮用水监测指标将从目前的35项提高到106项.
(1)按新《标准》检测水质,从所取水样中检测出含氮、磷、钠等,这里的氮、磷、钠是指_____.
A 单质 B 分子 C 原子 D 元素
(2)我国规定水质必须在感官性指标、化学指标、病理学指标等方面均达标方可成为生活饮用水.
①感官性指标中有一项要求为: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物,水应澄清透明.为达到此要求,净化水时,可以通过加入絮凝剂凝聚、沉降,然后通过_____(填操作名称)而实现.
②化学指标中含有水源的硬度指标.用井水洗衣服,发现洗不净衣服,时间长了衣服变硬.则该井水属于_____(填“硬水”或“软水”),可以用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③病理学指标中对细菌的含量有严格的限制.要杀灭细菌可以向水中加入某种氯的氧化物,该氧化物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该氧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也可以通过_____操作,既杀灭细菌,又能得到几乎纯净的水.
31、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_, 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氧化物的是_________。(均填容器下的代号)
32、现有下列物质:A、食盐水 B、清新的空气 C、冰水混合物 D、硫酸(H2SO4) E、氧气 F、二氧化碳 G、氧化铜 H、牛奶 I、铜。其中:
(1)含有氧分子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
(2)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
(3)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
(4)属于单质的是______;
(5)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
(6)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
33、水是生命之源。对天然水进行净化处里,可以得到自来水,将自来水进一步净化处理得到可直接饮用的水。机场、车站等公共场所设有许多直饮水机,其处理水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1)图中②和③对应的作用分别是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A.杀菌消毒
B.过滤
C.吸附杂质
D.蒸馏
(2)经过超滤膜后得到的净化水属于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3)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天然水称为硬水。生活中为了降低水的硬度并杀菌消毒,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34、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认真分析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画出钠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
(2)镁与铝两种元素的最本质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
(3)6号元素与8号元素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
(4)已知溴元素的原子结构如图所示,由此推测溴元素与上表中的_________元素(任写一种)化学性质相似。
35、将描述分子特点的句子的序号填写在相应的空格内。
①分子是不断的运动,温度升高时运动加快;②分子很小;③分子间有间隔,温度或压强发生变化时,间隔大小随之发生变化;④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1)水在夏天比冬天蒸发得快,说明__________;
(2)水银温度计热胀冷缩说明__________;
(3)碘和碘蒸气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说明__________;
(4)一滴水中大约含有个分子,说明__________。
36、燃料燃烧释放能量,对于生产、生活都非常重要。要使燃烧发生,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分别是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 。燃烧失去控制引发火灾,也会给我带来损失,我们要学会灭火,假如家里的油锅失火,请说出一种灭火的方法,____________ 。
37、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下图所示。
(1)分别写出甲、丙中的现象。甲:________。丙:________。
(2)分别写出乙、丁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乙_______,丁_______。
(3)丁中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___;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
38、如图是初中化学实验室常见的装置图,请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各题:
(认识仪器)
(1)写出图仪器的名称:①为___________。
(制取气体)
(2)选择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发生装置,作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给试管预热的操作是___________,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D、E或G都可以收集O2,选择D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CO2气体,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若用上图的G装置排水法收集该气体,首先要在___________,然后气体应从___________端通入(填“a”或“b”)
39、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1)碳元素可以组成金刚石或石墨。
①金刚石和石墨硬度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②在一定条件下,石墨可转变为金刚石,这一变化属于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_____的分子结构和足球相似,有可能广泛运用于超导、催化、医学等领域;
(3)“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具有吸附性 B.可重复使用 C.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40、学习的目的是在于应用。请根据你所掌握的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以下生活中的一些常见问题。
(1)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洗涤剂去除油污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康康欲配制80g 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