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意义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①NO2 ②2CO ③2Na+ ④2Al
A.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③
B.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②
C.表示原子个数的是④
D.表示1个分子中含有某种原子个数的是①
2、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除去CO2中少量HCl气体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C.通电一段时间后,管内液面高度c>b>a
D.制取并检验H2
3、人类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化学家的贡献,下列对化学家或化学史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门捷列夫: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B.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卓越贡献
C.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观点
D.拉瓦锡:用红磷燃烧的实验发现了空气的组成
4、下列各选项中,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不同 | 常温下,分别向同体积的盛有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样品的集气瓶中滴加相同滴数的饱和澄清石灰水,振荡。 |
B | 鉴别浓盐酸和浓硫酸 | 打开瓶盖 |
C |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 |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
D | 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 向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加入约 |
A.A
B.B
C.C
D.D
5、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A.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因此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关,因此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一定相似
C.分子由原子构成,因此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D.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因此该化合物中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6、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植树造林,营造绿水青山
B.垃圾分类投放,并露天焚烧
C.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D.绿色出行,积极践行低碳生活
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
A.Si
B.Fe
C.Al
D.O
8、下列物质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生明显变质并且质量增加的是
A.浓盐酸
B.浓硫酸
C.固体氢氧化钠
D.食盐
9、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厨房燃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盖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C.如果遭遇火灾,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跑离着火区域
D.电线短路着火时泼水灭火,以免火势扩大
10、11月7日,我国首艘内河液氨(NH3)运输船顺利首航。NH3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A.1:1
B.1:3
C.14:1
D.14:3
11、燃料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能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所以要大力开发新能源
B.石油炼制可得到石油气、汽油、煤油等产品
C.汽车燃料改用压缩天然气可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D.煤的燃烧可能造成酸雨的原因是排放大量CO2
12、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久置米酒变酸——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B.香水必须密封保存——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C.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乒乓球内气体分子体积变大
13、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合的是
A.H2O﹣﹣1个水分子
B.﹣﹣1个钠离子
C.3Fe3+﹣﹣3个铁原子
D.2H﹣﹣2个氢元素
14、从安全的角度考虑,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
B.冬天在室内关紧门窗烧木炭取暖
C.用品尝的方法检验实验室里的氯化钠
D.电器起火立即用水扑灭
15、作为中学生,一定要了解燃烧和灭火的相关常识。下列有关说法不合理的是
A.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B.进入煤矿的可矿井前要做灯火实验
C.发生火灾时,弯腰、湿毛巾捂口鼻迅速离开着火区域
D.室内着火,不能立即打开门窗
16、“类推”是学习化学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A.分解反应有多种物质生成,所以有多种物质生成的一定是分解反应
B.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所以含不同种分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17、下列变化过程中,主要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海水制“镁”
B.海水制“碱”
C.海水晒“盐”
D.可燃冰燃烧
18、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可迅速分解成水和氧气,量筒中涌出柱状的泡沫,可形象地称为“大象牙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方程式:
B.产生的气体可支持燃烧
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变少
D.没有催化剂过氧化氢会分解很慢
19、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四氧化三铁,
B.铜片和黄铜片相互刻画,铜片上留有划痕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蓝色沉淀
20、下列示意图形象地表示了A()与B(
)反应生成C(
)其反应前后分子及数目的变化,则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是氧化物
B.该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均没有改变
C.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微粒个数比为2:2:2:1
D.该反应可以表示为
21、以下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
A.方案甲可探究物质需要与氧气接触
B.方案乙可探究硝酸铵固体与水混合吸收热量
C.方案丙可探究铁生锈与氧气有关
D.方案丁可探究不同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22、氢气是一种清洁高能的燃料,将X、Y放入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X不反应,如果把X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X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X、Y、Z
B.Y、X、Z
C.Z、Y、X
D.X、Z、Y
23、下列选项中,物质名称、俗名与化学式完全对应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物质名称 | 氧化钙 | 汞 | 碳酸钙 | 乙醇 |
俗名 | 熟石灰 | 水银 | 生石灰 | 酒精 |
化学式 | CaO | H2O | CaCO3 | C2H5OH |
A.A
B.B
C.C
D.D
24、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鉴别稀盐酸和Na2CO3溶液 | 分别加入少量Mg(OH)2 |
B | 除去CuO中少量的C |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 |
C | 鉴别MgCl2溶液和Na2SO4溶液 | 加入 Ba(OH)2溶液 |
D | 除去NaOH溶液中少量的Na2CO3 | 加入适量CaCl2溶液,过滤 |
A.A
B.B
C.C
D.D
25、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利用了铜丝的导热性
B.红磷的量不足,会使测定的结果偏大
C.实验前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左侧玻璃导管中的水可以吸收红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
26、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CH4+2O2CO2+2H2O
B.C+Fe2O3Fe+CO2
C.Zn+H2SO4=ZnSO4+H2↑
D.NaOH+HNO3=NaNO3+H2O
27、你能利用物质的什么性质怎样来鉴别下列物质?
(1)水和酒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和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酒和白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防治空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全民共识。
(1)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臭氧外,还包括下列的第______项(填序号)。
①氮气 ②二氧化碳 ③二氧化硫
(2)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飘尘。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______;
A.焚烧秸秆
B.用太阳能发电
C.汽车尾气排放
(3)以下是国家关于空气污染指数与质量级别、质量状况的对应关系表:
污染指数 | 50以下 | 51-100 | 101-200 | 201-300 | 300以上 |
质量级别 | I | Ⅱ | Ⅲ | Ⅳ | V |
质量状况 | 好 | 良好 | 轻度污染 | 中度污染 | 重度污染 |
某市空气污染指数为96,根据上表的信息判断,当天的空气质量级别为______级,空气质量状况为______。。
(4)请提出一条保护空气的具体措施______。
29、下列物质中:①CO2②H2O③KMnO4④MnO2⑤O2⑥空气⑦氨气⑧NH4Cl
(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 。
(2)属于纯净物的是___ 。
(3)属于化合物的是___ 。
(4)属于氧化物的是___ 。
(5)属于单质的是___ 。
30、如图是小明画的有关物质关系结构图,图中已省略部分反应物和反应条件,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1)H2O、 H2O2、 KMnO4 都可以制取氧气,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除O2外,其它物质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物质类别) ;
(3)反应①是自然界中规模最庞大的化学反应,其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②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④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31、水是生命之源。
(1)因为热稳定性好,水长期被认为是一种单质。利用下图装置电解水,可证实水的元素组成并推算其化学式。
①通电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用燃着的木条在玻璃管尖嘴口检验b中的气体,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②经测算,此实验所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1:8。假设水的化学式为HxOy,x:y=_____。推算时要用到的含x、y的等式是_____。结合上述结果可推算出化学式为__________。
(2)合适条件下水还能转化成其他物质。研究显示,水蒸气冷凝为粒径小于10微米的液滴时,部分水分子会转化为过氧化氢分子;水滴中过氧化氢含量随液滴尺寸的增大而减少。某条件下测得过氧化氢的最大浓度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填标号)
A.水蒸气冷凝时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B.水蒸气冷凝得到的液滴一定属于纯净物
C.氧气可能参加水蒸气冷凝时发生的反应
②图中b点所示液滴中存在的物质有________。(填化学式)
③图中a点未生成过氧化氢,原因可能是________。
32、(5分)下图为粗盐的提纯过程,
(1)其中操作①、③依次为 、 ;操作②玻璃棒的作用是 。
(2)若NaCl的产率偏低(),则可能的原因是(填字母) 。
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
C.溶解含泥沙的粗食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
(3)用上述实验所得NaCl晶体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NaCl溶液,配制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滴管、 。
33、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微粒,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很多,有些物质是由_________构成,如氖气、铁等;有些物质是由__________构成,如氮气、二氧化碳等。
(2)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
(3)氧化汞受热分解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_________。
(4)构成原子的微粒有_______。
(5)在同一原子中核电荷数=________数=________数
34、请在横线上用恰当的化学用语表示:
(1)3个铵根离子______:
(2)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______。
35、数字在化学式的不同部位可表示出不同的意义:①表示微粒的数目 ②表示元素的化合价+2 ③表示离子的电荷数 ④表示每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请你判断下列化学式中的“2”分别表示上述哪种含义?(填序号)
(1)H2_________(2)Ca2+ ________(3)2CO________(4) ________。
36、(6分)
(1)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铁、氟、锌、硒、碘等,虽然含量少,但对健康至关重要.
如图1,提供了几种微量元素相关信息,由此可知:上述微量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 种;锌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 (选填“阴”或“阳”)离子.缺碘可能造成的疾病有 .
(2)如图2,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填序号)(2分)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处于同一周期.
37、如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仪器(组装仪器时,可重复使用)。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其进行下列各实验。
(1)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提示:挥发出的少量HC1气体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仪器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
(2)用一氧化碳气体(含少量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测定样品中氧化铁的纯度(杂质不与CO反应)。取氧化铁样品20g,将所选仪器按“一氧化碳气体→B1→E→D→B2→尾气处理”的顺序连接,实验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过程中,观察现象,充分吸收后,收集有关实验数据(假设所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充分反应)。
①反应前后,D处大玻璃管内可观察到的现象为红色粉末变为______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若经过充分反应,测量反应前、后装置D处大玻璃管的质量减少4.8克,则原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的纯度为______。
③通过测量反应前、后B2装置的质量变化,来计算氧化铁样品的纯度。若未连接B1,则计算结果将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受影响”之一)。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④从环保角度考虑,实验完毕后需进行尾气处理,写出一条尾气处理的方案______。
38、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开始先通入一氧化碳,再加热氧化铁,是因为_____。
(2)从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玻璃管里的氧化铁粉末_____,试管里澄清石灰水_____。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实验装置末端燃着一盏酒精灯,其作用是_____。
39、做氧气的性质实验中常遇到一些问题,请你帮助
①怎样证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________.你怎样证明这些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________.
②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硫在燃烧匙中的状态是________态,实验完毕,盖上玻璃片,一段时间后发现,玻璃片被吸住,说明瓶内压强减小了,其中的原因之一是温度下降所致,你认为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③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意外发现铁丝在集气瓶中没有燃烧起来,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只要回答一种)
40、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1)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蒸馏水 B.河水 C.自来水
(2)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用洗菜水冲厕所
②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
③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3)城镇自来水厂生产流程可用如图1表示,试回答相关问题。
①自来水生产过程中,除去水中不溶性固态杂质的操作是__________。
②自然界的水多含有杂质。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通常称为硬水,生活中软化硬水的简易方法是______________。
③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的过程中常加入活性炭,其主要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
④在吸附、沉淀、过滤、蒸馏四种净水方法中,____________的净化程度最高。
(4)用如图2的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