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铝
B.镁
C.硅
D.铁
2、下图所示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实验①检验甲烷有可燃性且含碳元素
B.实验②验证石墨具有导电性
C.实验③探究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D.实验④验证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且具有酸性
3、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独特的一种思维方式。对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蔗糖放入水中溶解——蔗糖分子分解在水中
B.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C.食物腐烂变质——食物中的分子种类改变
D.铝原子和铝离子属于同种元素——铝原子和铝离子的质子数相同
4、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实验研究CO2的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和3处纸花都会变红,且2处先变红
B.1和3处纸花都会变红,且3处先变红
C.燃着的木条会熄灭,说明CO2不燃烧且不支持燃烧
D.该实验的证明CO2和水发生反应
5、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用盐酸去除铁锈:红褐色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B.向加有稀盐酸的石蕊试液中滴加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C.氧化铜加入少量硫酸中:黑色固体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D.将硝酸铵固体放入足量水中:白色固体减少至消失,放出热量
6、下面是小芳同学笔记中的部分摘录,你认为正确的是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
B.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是分解反应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不改变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7、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并产生白烟的是
A.P
B.C
C.Fe
D.S
8、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①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B.②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钾溶液中加入氯化钾固体
C.③向足量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Zn、Fe
D.④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9、焊接金属时,能做保护气的一组气体的是
A.氢气、氮气
B.氢气、氧气
C.二氧化碳、氧气
D.氮气、氩气
10、下列有关化学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A.汤姆森发现电子
B.卢瑟福发现原子核
C.门捷列夫编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D.道尔顿提出原子的“葡萄干布丁”模型
1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碘酒溶液中,酒精为溶质
B.向水中加入蔗糖,导电性明显增强
C.积雪的路面撒食盐,可以促进积雪融化
D.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12、下列物质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
A.Fe→ZnCl2
B.H2O2→H2
C.CaO-CaCO3
D.H2→Cu
13、下列各项警示标志,与存放的物质不相符合的是
A.小苏打
B.浓硫酸
C.鞭炮
D.汽油
14、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达的意义相符的是
A.2H2-2个氢原子
B.Mg2+-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C.2Cu-2个铜元素
D.-钠离子的化合价为+1价
15、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反应。下列对有关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点燃的条件下,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B.在点燃的条件下,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铁、硫、蜡烛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化合反应
D.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具有氧化性
16、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21%
B.稀有气体占空气总体积的0.94%
C.氮气体积分数远远超过78%
D.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的0.06%
17、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A. 原子结构模型
B. 物质分类模型
C. 地壳中各元素含量
D. 空气组成模型
18、分类是认识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常用科学方法,如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天然气
B.盐酸
C.氢氧化钠
D.氧气
19、科学家采用“组分转化”技术,将CO2和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X的化学式是
A.C2H2O4
B.C2H4
C.H2CO3
D.CH4
20、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一杯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中倒出一半,余下的溶液质量分数为5%
B.某饱和溶液降温后析出晶体,此时它就变成不饱和溶液
C.用汽油洗衣服上的油污和用洗涤剂洗衣服上的油污原理相同都是溶解
D.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叫硬水,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将其变为软水
2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读液体体积
C.熄灭酒精灯
D.倾倒液体
22、纳米铁粉在空气中不易自燃,但稍加热即可剧烈燃烧,如图是纳米铁粉在锥形瓶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纳米铁粉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Fe+3O22Fe2O3
B.水可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C.激光手电照射为该反应提供热量
D.气球先膨胀后又变小
23、金刚石的下列用途,不是利用它的高硬度的是
A.用作钻头
B.用作轴承
C.用作戒指
D.用作刻刀
24、关于下列图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B.B图中的x一定为6
C.A单质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78%
D.B与C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
25、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市场上有“高钙牛奶”、“加氟牙膏”、“葡萄糖酸锌”等商品,这里的“钙、氟、锌”应理解为
A.原子
B.单质
C.分子
D.元素
26、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生活中可通过加热煮沸降低水的硬度
B.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C.农业上提倡改大水漫灌为滴灌浇灌作物
D.通过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27、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铁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高温条件下碳和氧化铜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臭氧层衰竭、酸雨和温室效应是当今三大环境问题.
(1)人为的大气污染物,使地球外层空间的臭氧层受到不同程度破坏,减弱了臭氧层吸收_____的作用.
(2)形成酸雨的原因是空气受SO2和氮氧化物的污染.请举一例,说明酸雨可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_____
(3)形成温室效应的原因之一是_____;你对防止温室效应的一点建议是_____.
29、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的分类看,空气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下列物质中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是______(填序号)。
A NO2
B SO2
C 可吸入颗粒物
D CO2
(3)下列做法不利于净化空气的是_____(填序号)。
A 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
B 使燃煤脱硫,减少SO2排放
C 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D 大量植树造林
30、某化学兴趣活动小组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 量,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如图所示,在一个具有刻度和可以滑动的活塞的玻璃容器中放入一粒白磷(白磷燃烧和红磷一样发生的是相同的反应,不同的是所需的最低温度为40℃),将玻璃容器固定好,放在盛有85℃热水的烧杯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中可以看到玻璃容器内白磷燃烧时的 现象是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实验结束后,恢复至常温,活塞应停在刻度__________处,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白磷燃烧消耗了空气中气态的__________而生成了固态的________,从而使玻璃容器内的气体体积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此反应中白磷要过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A.稀有气体 B.氧气 C.二氧化硫 D.氮气
(1)能造成酸雨的是______。
(2)用于急救病人的是______。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
(4)可用作电光源的是______。
32、久置在空气中的石灰水,液面会形成一层白色薄膜,原因是空气中含有_______(化学用语填空);从冰箱中拿出饮料,瓶壁上立即有水珠出现,证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 (化学用语填空);工业上制取氧气是利用_不同,通过分离液态空气法来制取的,是_____变化;储存在蓝色钢瓶里的“工业液氧” 是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3、(1)化学用语可准确、简洁地记录、表达和交流化学信息.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2个氢分子 ;②构成氯化钠的粒子 ;
③酒精 ;④硝酸铁中铁的化合价 .
(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可用 检验生活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②舞台上出现的云雾缭绕的景象,是使用了 升华的缘故.
34、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P 点表示______。
(2)在 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______。
(3)t1℃时,向 20g 甲物质中加入 50g 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
(4)在 t2℃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分别溶解在 50g 水中达到饱和,降温至 t1℃,析出晶体多少关系是______。
(5)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物质,可用______方法提纯甲物质。
35、学好化学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1)为了全民的健康,我国推广使用强化铁酱油,这里的“铁”指的是____________(填“单质”、“元素”或“原子)。
(2)铁锅、铝锅是生活中常用的炊具,如图是铁锅的示意图。
①铸铁属于____________(填纯金属或合金),铁锅含有的金属单质是_______ (写化学式)。
②炒菜时铁锅中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__________。
③铝锅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④废旧铁锅、铝锅不要随意丢弃,应回收利用,这样做的意义是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36、按要求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氨气(NH3)在纯氧中完全燃烧,生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及一种生活中最常见的液体:_____。
(2)淡黄色固体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_____
(3)实验室加热两种固体的混合物制取氧气:_____;
(4)葡萄糖(化学式为 C6H12O6)在有适当催化剂的条件下,可转化成乙醇(C2H5OH)和二氧化碳:_____。
37、某校化学社团为了测定一块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图的实验。(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过滤后滤渣损失忽略不计,氯化钙易溶于水
(1)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
(3)化学社团此次测定大理石的质量分数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4)实验过程中某同学出现了以下问题。
①过滤后得到的滤液还是浑浊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只写一种)。
②该同学过滤所得的滤渣未洗涤、干燥就直接称量,这一操作会导致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8、气体的制取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从溶液中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常常带有水蒸气,欲得到干燥的二氧化碳,可将其通过盛有______(填试剂名称)的戊装置,气体应从______(填“b”或“c”)端进入;用丙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检验气体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
(3)甲烷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得。现要在实验室制取一瓶较为纯净的甲烷气体,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选填装置序号)。
(4)实验室制取气体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A.反应原理
B.发生和收集装置
C.检验和验满方法
D.气体的颜色
39、学思用结合是我们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防止切过青菜的某刀生锈,可以采用什么简单的方法?
(2)若将100mL的生理盐水分成两等份,则这两份生理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相等。这体现了溶液的什么特征?
(3)防止金属的腐蚀和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都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请你再列举一条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40、“生命吸管”是一种便携式户外净水器。其净水原理如下图:
(1)通过滤网可去除______(填“可溶性”或“难溶性”)杂质。
(2)抗菌活性复合滤料中有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等。
① 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② 离子交换树脂能去除原水中的钙离子,钙离子的符号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