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化学是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烂多彩”为辩题,下列不能成为支持正方观点的论点是
A.利用化学合成药物,科学使用保障人体健康
B.利用化学研发清洁能源,推广使用减少空气污染
C.利用化学合成新型材料,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D.利用化学开发化工材料的生产工艺,大量生产满足所有需要
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完全相同的两份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 B.加热高锰酸钾 | C.电解水 | D.木炭还原氧化铜 |
A.A
B.B
C.C
D.D
3、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下列反应过程是吸收热量的是
A.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B.氧化钙与水反应
C.镁与盐酸反应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4、下列是小明在做酸的性质实验时的一些操作,其中不规范的是
A.加氧化铜
B.加稀硫酸
C.加热试管
D.熄灭酒精灯
5、下列生活或劳动项目,与化学变化无关的是
A.用木炭净化水质
B.用炭火烧制陶瓷
C.用炸药拆除危楼
D.用石油产品发电
6、下列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用熟石灰中和硫酸厂的废水:Ca(OH)2+H2SO4=CaSO4+H2O
B.用稀盐酸除去铁锈:Fe2O3+4HCl=2FeCl2+3H2O
C.比较Cu和Ag的活泼性:2Ag+Cu(NO3)2=Cu+2AgNO3
D.向呼出的气体样品中滴入澄清石灰水,振荡:Ca(OH)2+CO2=CaCO3↓+H2O
7、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出: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C.用碳酸钠与稀盐酸的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当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氢气在
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水的质量应为
8、科学思维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示例说法错误的是
A.比较: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故两者的物理性质相同
B.分类:O3、C、P都是单质
C.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因为通电时稀有气体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推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
9、人体中元素含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人体健康,缺乏后容易引起贫血的元素是
A.钙
B.铁
C.锌
D.硒
10、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A.二氧化碳的密度比一氧化碳的大
B.分子构成不同
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
D.用途不同
1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PM10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氮气
12、下列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
A.
B.
C.
D.
13、疫情防控期间用到一种免洗手消毒凝胶,其中含有正丙醇(C3H8O)。下列有关正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正丙醇相对分子质量为 60g
B.正丙醇分子中含 3 种元素
C.正丙醇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
D.正丙醇是氧化物
14、碲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碲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2
B.碲为金属元素
C.碲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7.6g
D.+6价碲的氧化物化学式为TeO3
15、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本质的原因是
A.都能与指示剂作用
B.在水溶液中解离出阳离子全部是H+
C.都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D.都含有氢元素
16、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A.过滤
B.检查气密性
C.滴管用后不洗涤直接插回原瓶
D.塞紧橡皮塞
17、2023年5月28日,国产大型客机C919首次商业载客飞行成功,C919在制造过程中使用了铝锂合金、钛合金、超高强度钢等大量金属材料。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合金中一定只含金属元素
B.生锈的钢铁制品没有回收价值
C.“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熔点很高
D.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组成金属
18、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B.等质量、等浓度的H2O2溶液在不同条件下反应
C.在密闭容器中点燃一定质量的红磷
D.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19、下列可直接用于制造玻璃刀的是
A.C60
B.活性炭
C.石墨
D.金刚石
20、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A.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B.活性炭吸附冰箱里的异味
C.生石灰用作食品干燥剂
D.稀有气体作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21、北京时间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此次地震超百人遇难,令人痛心。地震后,防疫人员使用各种消毒剂对环境进行消毒,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其中Cl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0
C.+3
D.+5
22、下列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表示加热高锰酸钾过程中,二氧化锰质量的变化
B.表示加热高锰酸钾过程中,生成氧气质量的变化
C.表示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MnO2情况下产生O2
D.表示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瓶内压强的变化
23、下列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物质,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雪糕
B.冰水混合物
C.碳酸饮料
D.美味清汤
24、“碳中和”目的是使碳排放与碳吸收达到平衡,最终实现零排放。下列措施不利于“碳中和”的是
A.植树造林
B.节能减排
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D.利用太阳能、风能发电
25、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检验一氧化碳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 | 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
B | 检验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 取样,加等量肥皂水,振荡观察泡沫多少 |
C | 除去氮气中混有的少量氧气 |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
D | 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碳粉 | 加入过量稀盐酸、过滤 |
A.A
B.B
C.C
D.D
26、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是因为碳的物理性质稳定
B.CO和CO2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且它们的密度都比空气大
C.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D.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所以可作气体肥料
27、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量取43mL的液体时,应该选用________mL量筒,读数时,量筒须放平,_______。
(2)药品取用时,如果实验中没有用量说明,固体药品一般取_______,液体药品一般取_________ 。
(3)玻璃仪器洗干净的标准________
28、用化学用语填空。
(1)3个氮分子________。
(2)2个亚铁离子__________。
(3)保持氦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
(4)硫酸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
(5)SO2中数字“2”的意义__________。
29、2019年科学家首次合成纯碳环形分子,登上自然杂志封面,1个纯碳环形分子由18个碳原子构成。
(1)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其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___。
(2)若碳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4价,写出一种符合要求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
(3)写出环状纯碳分子的化学式_________。
30、“元素符号、化学式”等是常用“化学用语”。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3个镁原子:_____;
(2)2个亚铁离子:_____;
(3)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_____;
(4)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_____。
31、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中,人类的生活和化学密不可分。
(1)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①最轻的气体_______; ②3个亚铁离子______;
③空气中最多的元素_______; ④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
(2)正确的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请你按要求填空:
①如澄清石灰水,其有效成分为氢氧化钙,写出其阴离子的符号______,它与CO2反应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处的物质类别是_____。如氧气,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填名称)
③如水(H2O),请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____________。
3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请从“ A 二氧化碳 B 碳酸氢铵 C 武德合金 D 氢气 E 金刚石 ”中选择相应物质的字母填空。
(1)可制作保险丝的物质是_____; (2)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_____;
(3)农业上用作化肥的是_______; (4)能作为绿色能源的单质是_____;
(5)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是_______。
33、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___
(3)m个氯离子___________
(4)氧化镁中镁的化合价___________
34、目前乙二醇的全球年需求量达数千万吨级,主要来源于石油化工。厦门大学谢素原团队与袁友珠团队联合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和厦门福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出富勒烯改性铜催化剂,实现了富勒烯缓冲的铜催化草酸二甲酯在温和压力条件下的乙二醇合成,有望降低对石油技术路线的依赖。
(1)在该反应中,富勒烯改性铜作为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______和_______不变。
(2)人类使用的三大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______,它们属于___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过度开发使用化石燃料,可能导致___________(写出1条,合理即可)。
(3)乙二醇(CH2OH)2是属于_________(有机物/无机物),其完全燃烧后生成______和_______。
35、1998年中国十大科技成果之一是合成氮化镓纳米材料。已知镓(G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则:(1)x的值为________。(2)镓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列哪种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相似______(在A、B、C图中选择,填字母)。(3)它的氯化物(氯化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36、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硫元素_____________。
(2)五氧化二磷_____________。
37、化学兴趣小组对双氧水的分解速率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双氧水的分解速率受哪些外界条件的影响?
【猜想与假设】双氧水的分解速率受催化剂、浓度、温度等影响。
【设计并实验】如图组装装置。
实验一:按下表添加物质,然后打开分液漏斗活塞,采集数据,得到如图所示的装置内压强-时间图像。
实验 | 抽滤瓶 | 抽滤瓶中盛放物质 | 分液漏斗盛放物质 |
1 | ① | 无任何试剂 | 20mL4%的H2O2溶液 |
2 | ② | 0.2gMnO2粉末 | 20mL4%的H2O2溶液 |
3 | ③ | 0.2gCuO粉末 | 20mL4%的H2O2溶液 |
(1)实验3中抽滤瓶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从实验一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实验二:按下表添加物质,然后打开分液漏斗活塞,采集数据,得到如图所示的装置内压强-时间图像。
实验 | 抽滤瓶 | 抽滤瓶中盛放物质 | 分液漏斗盛放物质 |
1 | ① | 0.2gCuO粉末 | 20mL2%的H2O2溶液 |
2 | ② | 0.2gCuO粉末 | 20mL4%的H2O2溶液 |
3 | ③ | 0.2gCuO粉末 | 20mL6%的H2O2溶液 |
(3)实验二的探究目的是______。
(4)从实验一中的③号瓶与实验二中的②号瓶比较,发现同为40s时装置内压强-时间图像有显著差异,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实验三:将抽滤瓶分别放入不同水温的水槽中,按下表添加物质然后打开分液漏斗活塞,采集数据,得到如图所示的装置内压强时间图像。
实验 | 抽滤瓶 | 抽滤瓶中盛放物质 | 分液漏斗盛放物质 | 水槽中水温 |
1 | ① | 0.2gCuO粉末 | 20mL4%的H2O2溶液 | 10℃ |
2 | ② | 0.2gCuO粉末 | 20mL4%的H2O2溶液 | 20℃ |
3 | ③ | 0.2gCuO粉末 | 20mL4%的H2O2溶液 | 40℃ |
(5)从实验三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实验四:数字化实验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有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来探究双氧水的分解速率。
(6)在装药品前首先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其检查方法是______;若实验时以生成30mL气体为准,其它可能的影响因素均忽略,则实验中还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
38、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试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电解水的简单示意图,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化学式是______,试管B中产生的气体化学式是______,检验B试管中气体的方法是______。电池的______(填“正极”或“负极”)与试管A中的电极相连,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组成的,得出该结论的理论依据是______。
(2)某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怀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后,采用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图中标号仪器c的名称______,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__。
②加明矾的作用是______。
③过滤后发现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
是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3)某同学制作了图3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其中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用______,请你说出生活中使硬水转化成软化的一种常用方法______。
39、利用电解水实验可探究水的组成。图甲是电解水的装置图,图乙是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a管中的电极连接在电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极上(填“正”或“负”)。
(2)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硫酸,以增加水的导电性。3 个硫酸分子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试管b中生成的气体。
40、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写出下列微粒的化学符号。
氢______;碳_____;氧_____;硫_____;氯_____;
镁_____;铜_____;铝离子_____;亚铁离子_____;铁离子_____。
(2)在水、铁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化学式为_____;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化学式为_____;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由_____和_____构成。
(3)在符号①Fe3+②H2O2③SO42-中,表示阳离子的是_____。(填序号)
(4)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A、B、C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填序号)。
②上述变化Ⅰ、Ⅱ和Ⅲ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