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是《水浒传》中与鲁智深相关的回归。请阅读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第三回 |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
第四回 |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 |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
第五回 | 小霸王醉入销金帐 | 花和尚大闹桃花村 |
第六回 | 九纹龙剪径赤松林 | 鲁智深火烧瓦罐寺 |
第七回 |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
第八回 |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这六回主要是写鲁智深,还写了史大郎、小霸王、林教头等人。原因是《水浒传》采用链式结构,先叙述单个的英雄,并由一个人物引出另一个人物,这样逐步展开,最后总体汇总,使得小说情节环环相扣、线索分明。
B.回目中描写鲁智深情节动作的词语“大闹”,是形容场面较大的事件,用在个人身上,说明了解深凭借一己之力投起了大场面,体现了他的勇猛、豪放;“火烧”是一种斩草除根的做法,说明他赶尽杀绝的态度,体现了他的武艺高强。
C.《水浒传》是一部以传奇的笔法描写一批当时处于社会边缘人物为了有尊严地生存而对黑暗的、混乱的主流社会的反抗史。
D.《水浒传》把梁山描绘成“八荒共域,异姓一家”,不分贫富贵贱,表达了作者对平等与人人互爱的理想社会的简往。
2、下列情境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马聪和妈妈在景区购票处排队买票的时候,一个小伙子插队,引发了众人的劝阻。
A.马聪妈妈:“你这人怎么能插队呢?你没看见这么多人排队等着买票吗?”
B.马聪:“你可能没注意排队的位置,你跟在队伍的最后面就可以了。”
C.一位老爷爷:“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你这个年轻人啊!真是太自私了!”
D.购票处的售票员:“你如果要购票,必须到队伍的后面排队!”
3、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次第 荣膺 言不及义 郑重其事
B.抱歉 演绎 自原其说 因地治宜
C.和拢 怂恿 雕梁画栋 锋芒必露
D.褪色 提跋 自出新裁 怪诞不经
4、下面一段话有语病的一句是( )
①2020年,联合国发布了一份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报告。②报告指出,由于气候变化,全球各地的冰原和冰川逐年减少。③2006年至2015年,全球海平面每年上升至少3.6毫米。④2020年上半年,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达到了三百万年以来的最高,并且还在持续变大。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5、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捕蛇者说
柳宗元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哔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汪然出涕 (2)则久已病矣 (3)曩与吾祖居者 (4)非死则徙尔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岂若吾乡邻之且旦有是哉 不知木兰是女郎
B.而吾以捕蛇独存 今以蒋氏观之
C.故为之说 公问其故
D.谨食之 食之不能尽其材
【3】这段中以乡邻们被悍吏来乡逼索租赋闹得不得安宁,跟蒋氏“_________”作对比,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中包含了哪些早春的物候现象。
【2】请分析“正是河豚欲上时”一句的作用。
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与单纯的旅游不同,研学旅行:以学校或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活动,同学们在老师或者辅导员的带领一起活动,一起动手共同体验、想互研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可以提升中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研学旅行发展和继承了我国传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
(材料二)研学旅行注重学习和观光并重,到任何景点参观,研学旅行都是带着问题和思考进行参观考察。对于学生来说,一次好的研学旅行最重要的不只是游,也不只是学,而是悟。学生辨听到、所看到的都可能会对一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材料三)徽标
(1)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给“研学旅行”下个定义。
(2)材料一中的划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3)材料三是某研学旅行班的标志,请结合画面和文字内容,具体介绍该标志的设计意图。
8、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天时不如地利, 。 (《孟子》)
(2) ,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 (曹操《观沧海》)
(4) ,仁者乐山。 (《论语》)
(5) ,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
(6) ,西北望,射天狼。 (作者: 《江城子》)
(7)诸葛亮的《出师表》中高度概括创业过程中的艰难险阻,表达愿与先主患难与共深情的句子是: , 。
9、10909米,“奋斗者”号来了!
①中国载人深潜创造新纪录!11月10日,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完成万米级海试。此次下潜深度达到10909米,并在海底停留6个小时,进行一系列深海探测科考活动,带回了矿物、沉积层、深海生物及深海水样等珍贵样本。
②被称为“地球第四极”的马里亚纳海沟像一座在海底倒立的山峰,沟内水压高、完全黑暗、温度低,是地球上环境最恶劣的区域之一。据探测,海沟最大深度为11034米,相当于珠穆朗玛峰顶叠加一座西岳华山的海拔高度,是已知海洋最深处。此次“奋斗者”号坐底“挑战者深渊”,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也是世界上首次同时将3人带到海洋最深处。
③从外观上看,“奋斗者”号像一条大头鱼,“肚子”涂成了绿色,这是因为绿光在海水中衰减较小,便于在深海捕捉到它的身影。而头顶呈醒目的橘色,也是便于上浮到水面时能被母船快速发现。“大头鱼”不仅涂装靓丽、灵动自如,而且“肚”里有货,可以同时搭载3名潜航员和科学家下潜,作业能力覆盖全球海洋百分之百海域。本领如此高超,归功于“奋斗者”号有一颗强大的“中国心”,在多个关键技术和重要材料领域拥有国产化核心,国产化率超过96.5%。
④想要在万米深海里自由行走并不容易,首先要攻克的难关,就是巨大的水压。马里亚纳海沟1万米处,水压接近110兆帕,相当于2000头非洲象踩在一个人的背上。如此高压,意味着潜水器的材料、结构设计等都面临严峻挑战,“奋斗者”号该如何抗压?首先要有一身坚固的“铠甲”。经过不断优化和上千次的测试,我国成功自主研制Ti62A新型高强度钛合金,其强度高、韧性好,能够承受万米水压,并且重量极轻,也可确保载人舱有足够空间。
⑤解决了材料难题,“奋斗者”号还需要一颗“最强大脑”。经过科技攻关,我国自主研制出了智能化控制系统、电动观测云台以及主从伺服液压机械手等全海深技术装备,保障了复杂环境下大惯量载体多自由度航行操控、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奋斗者”号可以完成贴海底自动匹配地形巡航、定点航行及悬停定位等高精度作业,它的两套液压机械手具有7个关节,可实现6自由度运动控制,持重能力超过60公斤,能够覆盖采样篮及前部作业区域,具有强大的作业能力。
【1】文章题目有什么妙处?
【2】“奋斗者”号本领高超,实现了哪些技术上的突破?
【3】文章第②段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任举一例并分析。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父亲和苦瓜
①父亲最爱苦瓜,我却对它没有什么好感。苦瓜通体清苦,父亲也一生清苦。因此我想,父亲的命运就是苦瓜的命运?苦瓜也叫君子菜,它无论和什么菜在一起炒、煮、炖都只苦自己,其他的菜不会沾一丝苦味。父亲也是这样的人:宁愿苦自己,也不愿苦别人。
②父亲退休后便回到了乡下。在每年草长莺飞之时,他就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种上苦瓜。当嫩绿的新芽探出头来时,父亲怕鸡鸭来啄食瓜苗,就用个破箩筐罩在上面。待那些小芽顺着父亲的美好心愿一节节地往上长,长出许多瓜藤时,父亲又去弄些木桩和树枝来,搭好一个简单的架子,让那些藤儿弯弯曲曲地往上爬,边爬边开出一朵朵黄色小花。花儿凋零了,藤上结出了细嫩的小苦瓜,没几天,架上爬满了清苦瓜白苦瓜红苦瓜,一个个或露或藏地悬挂在棚架下,这时的父亲是十分欢欣和激动的。
③苦瓜、花叶、藤蔓和架子和谐地交映在一起,远看近看都是一幅迷入的图画,风过瓜架,吹动瓜叶,瓜果摇曳,父亲总在瓜架前呆呆地站着,像想起什么往事似的。
④父亲生来命苦,八岁时就没了爹,与奶奶相依为命,生活过得极其艰难,度日的蔬菜,总少不了苦瓜。那时候奶奶家里的房前屋后,很多苦瓜藤自由爬到院墙上,柴垛上。一到夏天,奶奶随手就能摘到一个苦瓜,饭上也算是有了一盘菜。奶奶想尽办法,让这盘菜好下咽些,可在那缺油少盐的年月,那种苦涩的味道好像怎么也去不掉。
⑤如今,每到夏天,餐来上总少不了父亲亲手炒的苦瓜,或独炒或炒鸡蛋或炒干鱼,盛在盘子里,看起来鲜嫩无比,清脆爽口,但我仍嫌它清苦。望着盘子里的苦瓜,又瞅了瞅了父亲,勉强用筷子夹起一片,却不愿送到口里。父亲好像看由我的心思,微微一笑,风趣地对我们几个兄妹说:“只有吃得苦中苦,方能做得人上人啊。”
⑥父亲没有大红大紫、大起大落,平凡了一辈子,淡泊了一辈子,清贫了一辈子,但他很满足,认为自己为子女成长所受的苦是值得的。在那艰难的岁月中,把我们兄妹拉拉扯大不容易,看着我们一个个有出息,过着安稳幸福的生活,他也觉得自己是幸福的。他常对他的朋友们说,他拥有的几个好儿女,就是他此生最大的财富。
⑦苦瓜由青变白再变红,这是一个成熟的过程。父亲有意多等待些时日,让苦瓜变红,为的是多贮存些瓜种。那熟透的苦瓜,咧开了嘴,露出一排绯红的果肉,就如一朵美丽的红花。等候在旁的我抢在父亲之前,高兴地摘下苦瓜,掰开皮,露出丰厚红软的果肉来,小小的馋嘴忍不住尝了一口,呀,好甜,清香纯正的甜,咽一下,直渗到骨子里去了。我有点百思不解,便问父亲,父亲告诉我说,这是苦瓜的本质---一生漫长的等候,终于苦尽甘来。
⑧一年的苦瓜由鲜变枯老,瓜藤由翠绿变枯萎。父亲也一年年变苍老了。很多时候,我看见父亲坐在屋前的空坪上,坐在苦瓜生长的土地上,像深深怀念什么似的。我想,是不是这一生清苦而淡然的苦瓜让父亲变老的?
⑨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明白了父亲的苦瓜情结,自己也喜爱上它了。我特别欣赏苦瓜藤那奋勇向上、蕴藏无限生命力的精神,更欣赏苦瓜那经历漫长等候、苦尽甘来的品性。父亲就如同那苦瓜,虽年老但仍积极向上、以苦为乐,而今儿女成家立业、安稳幸福,父亲不也是苦尽甘来吗?
(原文有改动)
【1】选文以“父亲和苦瓜”为题,有什么作用?
【2】赏析文中两处语句。
(1)第②段加点词语富有表现力,请赏析其表达效果。
(2)第⑦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3】选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写出两点即可)
【4】选文开头说“我却对它没有什么好感”,结尾写道“自己也喜爱上它了”,这运用了什么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妙处?
11、孙行者在油锅底上听得那呆子乱骂,忍不住现了本相,赤淋淋的,站在油锅底道:“馕糟的夯货!你骂那个哩!”唐僧见了道:“徒弟,唬杀我也!”沙僧道:“大哥干净推佯死惯了!”慌得那两班文武,上前来奏道:“万岁,那和尚不曾死,又打油锅里钻出来了。”监斩官恐怕虚诳朝廷,却又奏道:“死是死了,只是日期犯凶,小和尚来显魂哩。”
行者闻言大怒,跳出锅来,揩了油腻,穿上衣服,掣出棒,挝过监斩官,着头一下打做了肉团,道:“我显甚么魂哩!”唬得多官连忙解了八戒,跪地哀告:“恕罪!恕罪!”国王走下龙座。行者上殿扯住道:“陛下不要走,且教你三国师也下下油锅去。”那皇帝战战兢兢道:“三国师,你救朕之命,快下锅去,莫教和尚打我。”
羊力下殿,照依行者脱了衣服,跳下油锅,也那般支吾洗浴。
行者放了国王,近油锅边,叫烧火的添柴,却伸手探了一把,呀!那滚油都冰冷,心中暗想道:“我洗时滚热,他洗时却冷。我晓得了,这不知是那个龙王,在此护持他哩。”急纵身跳在空中,念声“甗”字咒语,把那北海龙王唤来:“我把你这个带角的蚯蚓,有鳞的泥鳅!你怎么助道士冷龙护住锅底,教他显圣赢我!”唬得那龙王喏喏连声道:“敖顺不敢相助。大圣原来不知,这个孽畜苦修行了一场,脱得本壳,却只是五雷法真受,其余都髹了旁门,难归仙道。这个是他在小茅山学来的大开剥。那两个已是大圣破了他法,现了本相,这一个也是他自己炼的冷龙,只好哄瞒世俗之人耍子,怎瞒得大圣!小龙如今收了他冷龙,管教他骨碎皮焦,显什么手段。”行者道:“趁早收了,免打!”那龙王化一阵旋风,到油锅边,将冷龙捉下海去不题。行者下来,与三藏、八戒、沙僧立在殿前,见那道士在滚油锅里打挣,爬不出来,滑了一跌,霎时间骨脱皮焦肉烂。
【1】【1】以上文段选自《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请用一句话概括文段内容。
【3】【3】本文段故事情节突出了孙悟空、三位大仙和国王各自怎样的性格特点。
12、请以“陪伴”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 不少于600字。2. 作文中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名称和师生姓名。3. 不得以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作为写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