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四平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观察下面的示意图,判断"山顶洞人"应在什么位置(     

    A.A

    B.B

    C.C

    D.D

  • 2、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以下石器说明半坡原始居民

    A.会人工种植水稻

    B.以捕鱼采集为主

    C.能饲养家畜

    D.会从事农业生产

  • 3、我国历史上有众多王朝定都长安,下面哪个王朝没有定都长安:(  

    A.西汉

    B.隋

    C.北宋

    D.唐

  • 4、学习历史要了解和掌握历史纪年的方法和种类,按照公元纪年法,对唐朝灭亡的907年,说法正确的是

    A.9 世纪初期

    B.9 世纪后期

    C.10世纪初期

    D.10世纪后期

  • 5、人类学家根据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的3枚牙齿,将它命名为北京直立人北京人。北京人可以称为,主要是因为   (   )

    A. 他们的模样和现代人没有区别

    B. 他们能直立行走

    C. 他们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D. 他们会使用简单的语言

     

  • 6、下列哪部著作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梦溪笔谈》

  • 7、水稻是惠安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下列最早大量种植这种作物的原始农耕居民是(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河姆渡居民   D. 半坡居民

     

  • 8、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它是

    A. 《汉律》

    B. 《隋律》

    C. 《唐律疏议》

    D. 《贞观政要》

  • 9、认识到“先富民再强国”的道理后,西汉统治者在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富民政策是

    A.力倡节俭

    B.休养生息

    C.盐铁官营

    D.以农为本

  • 10、2019年是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甲骨文使用多种造字方法,最为进步的是

    A.象形 B.形声 C.会意 D.指事

  • 11、这些藩镇名义上虽然是受唐朝中央政府的管制,实则是自己各霸 一方,不服从中央的政命,形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朝廷进一步失去对地方的控制,节度使林立,他们拥兵自重,互相兼并。藩镇割据的最严重后果是

    A.影响中央财政收入

    B.危害国家的统一

    C.使得中央政令无法实行

    D.形成五代十国

  • 12、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兼爱,非攻

    C.顺其自然

    D.民贵君轻

  • 13、我国元朝时期产生的一个少数民族是(     

    A.维吾尔族

    B.党项族

    C.蒙古族

    D.回族

  • 14、“朝为田舍朗,暮登天子堂”是科举制的体现。下列关于科举制正式创立的标志说法正确的是(  )

    A.隋文帝—置明经科

    B.隋文帝—设进士科

    C.唐太宗—八股取士

    D.武则天—殿试制度

  • 15、关于牧野之战的时间专家通过现代天文学方法回推克商时关于天象的记载,得到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1044公元前1027年三个克商年的方案。其中公元前1027年是 ( )

    A. 公元前11世纪初   B. 公元前11世纪末

    C. 公元前10世纪初   D. 公元前10世纪末

     

  • 16、到了商朝,青铜器的主要功能是(  )

    A.兵器 B.饮食器具 C.家具 D.礼器

  • 17、张骞最初出使西域的目的是(  )

    A. 引进果树品种

    B. 推动经济交流

    C. 加强友好交往

    D. 寻求军事联盟

  • 18、平王东迁是划分历史时段的重要事件。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都城迁至

    A. 鸣条

    B.

    C. 镐京

    D. 洛邑

  • 19、唐朝手工业发展水平很高,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纺织业品种繁多,尤其以丝织工艺水平最高

    B.汝窑的白瓷类雪似银

    C.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颇具规模

    D.越窑的青瓷如冰如玉

  • 20、三国时期造成鼎立局面持续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吴蜀联合对抗曹操

    B.司马炎夺权影响魏国统一

    C.三国经济发展形成相对均势

    D.曹魏政权国力日渐强大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有很多的少数民族都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请正确填写民族对应的政权。

    ( )契丹族   A辽

    ( )女真族   B吐蕃

    ( )党项族   C金

    ( )藏族       D西夏

  • 22、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太平道创立人________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起义军在全国各地同时向东汉王朝发动猛烈进攻,腐败的东汉政权迅速处于________的境地。最终,由于东汉军队的残酷镇压,黄巾起义被镇压下去,但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 23、汉武帝接受董仲舒“________  ______”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汉武帝时期为了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派________通西域。

  • 24、11世纪前期,党项首领________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________史称西夏。

  • 25、按要求填出相对应的人物:①他建立元朝,定都大都,灭亡南宋:___________;②他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力保忠节,誓不降元:___________

  • 26、民族大融合是历史车轮前进的方向。

    (1)316年,内迁的________人灭掉西晋,建立起自己的政权。

    (2)氐族苻氏建立的________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

    (3)3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鲜卑族________部迅速崛起,建立了北魏

  • 27、夏朝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____,此外还制定了历法,称为“夏历”;考古学者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年代相当于夏王朝后期的一座都城遗址____

  • 28、宋朝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_________,并设有“蕃市”“蕃学”。

  • 29、西汉

    (1)机构:公元前______年,西汉朝廷设置______ ,总管西域事务。

    (2)意义:标志着______正式归属中央政权,使今______ 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是我国领土。

  • 30、贞观初年,玄奘西行取经,10多年后,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__,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重要文献。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请将下列词语前的字母填写在后面与之相对应的历史典故后的括号里。

    A.问鼎中原 B.毛遂自荐 C.卧薪尝胆 D.胡服骑射

    (1)秦国攻打赵国, 赵王派平原君出使楚国, 共商联合抗秦大计。平原君的门客毛遂主动请求跟着去,并且不负众望,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说服楚国派兵解了赵国之围。( )

    (2)春秋末年, 越国被吴国打败, 越王勾践立志报仇。据说他睡觉睡在柴草上, 吃饭、睡觉前都要尝一尝苦胆, 策励自己不忘耻辱。经过长期准备, 终于打败了吴国。( )

    (3)春秋时, 楚庄王北伐, 陈兵于洛水, 向周王朝炫耀武力。周定王派遣王孙满慰劳楚师, 楚庄王向王孙满询问周朝的传国之宝九鼎的大小和轻重。( )

    (4)战国时, 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他见胡人身穿窄袖短褂便服,骑着战马,边跑边射箭,行动迅速,十分灵活,便向胡人学习。不久后赵国也拥有了一支强大的骑兵, 成为战国后期的强国之一。( )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诗词大会”显示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1)杜甫的诗忧国忧民,反映现实生活,后人称他的诗为________________

    (2)生活于两宋之交的女词人____________词风委婉含蓄,清新淡雅。

    (3)元杂剧作家关汉卿代表作是悲剧《_________》。

    (4)《___________》是古典小说的巅峰。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唐、宋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广泛的对外交往,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朝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图一、图二中人物的名字及主要事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的原因?

    (3)从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