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禹死后,启继承其父王位,从此“公天下”变成“家天下”,这标志着下列哪一制度的出现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奴隶制
2、下图陵墓号称“天下第一陵”,下列事件与该陵墓主人无关的是 ( )
A.制造船只
B.挖掘水井
C.建造宫室
D.种植五谷和蔬菜
3、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2 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这一改变从哪一皇帝一开始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4、“他改进了造纸技术,以麻头、树皮、破布、旧渔网造出价廉物美,便于书写的纸,扩大了造纸原料的来源,提高了纸的质量。105年,他向汉和帝献纸,受到称赞。”这里的“他”是
A.张仲景
B.蔡伦
C.华佗
D.司马迁
5、在秦末农民起义中,陈胜领导的队伍攻占陈县后称王,建立了( )
A.“张楚”政权
B.“张陈”政权
C.“陈吴”政权
D.“陈楚”政
6、学习了隋唐历史后,四位同学做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繁荣与开放
D.经济重心的南移
7、唐太宗时期最著名的谏臣是( )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姚崇
8、秦朝时“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织,不足衣服”。所有壮年男子都去打仗或服劳役,妇女也被迫转运军粮;秦朝时死刑种类就有十多种,如腰斩、车裂等。还有“族诛”和“连坐”等。人们动不动就要受到刑法的处治。这表明秦朝( )
A.统治残暴
B.重视国家建设
C.战乱不断
D.重视军事发展
9、孟元老所著《东京梦华录》和张择端所画《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同一座都市商业繁荣的景象。这座都市是( )
A.唐代长安
B.北宋开封
C.西夏兴庆
D.南宋临安
10、2017年11月2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发布信息,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最可能承载的“记忆”有( )
A.大禹治水
B.商朝官制,刑法
C.五铢钱的发行
D.夏朝的建立
11、公元前771年,犬戎族攻破镐京,西周灭亡。这一年处于
A.公元前7世纪前期
B.公元前7世纪后期
C.公元前8世纪前期
D.公元前8世纪后期
12、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是在 ( )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13、“尽到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皮日休诗中的“千里赖通波”是指大运河( )
A. 成为南北交通枢纽 B. 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C. 起到了防洪作用 D. 发挥灌溉作用
14、史书上记载春秋时期“公作则迟,分地则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个体农耕已经取代了集体耕作
B. 奴隶消极殆工
C. 土地被极少数人占有
D.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15、春秋后期,下图反映的历史事物的出现
铁农具 | 牛耕 |
A.巩固了周天子的地位
B.使商业活动飞速发展
C.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D.使各诸侯国开始变法
16、西藏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首次对西藏实施行政管辖,将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开始于元朝在中央设立( )
A.安西都护府
B.西域都护
C.市舶司
D.宣政院
17、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这一年属于
A.公元前11世纪
B.公元前9世纪
C.公元前10世纪
D.公元11世纪
18、“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发生在时期
A. 汉高祖
B. 汉文帝
C. 汉景帝
D. 汉武帝
19、据考古发现,下列原始居民中最早栽培粟的是
A. 北京人
B. 河姆渡人
C. 半坡人
D. 山顶洞人
20、下列唐朝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史实中,发生在唐玄宗时期的是( )
A. 日本第一批遣唐使来到中国 B. 鉴真东渡
C. 玄奘西游 D. 《大唐西域记》的完成
2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战役名称。
(1)使商朝灭亡的战役——
(2)项羽歼灭秦军主力的战役一一
(3)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一一
(4)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的战役一一
22、名人辈出。
(1)“尊天子,攘四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是________。
(2)“破釜沉舟”,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的是________。
(3)收揽民心,以弱胜强,建立西汉的是________。
23、____奉命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往来;李冰主持修建了____,使得成都平原成为沃野。
24、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其代表作品是_____。
25、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个盛世典范,唐朝的盛世是历经几代皇帝的努力才创造出的结果。唐朝盛世局面的典范有唐太宗时期创造的“_______”,武则天时期创立的“贞观遗风”,以及唐玄宗时期形成的“_______”。
26、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商朝多次迁都,商王___________迁都到___________。
27、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于是实行“( )”的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28、西汉初经过70年的休养生息,出现了政治清明,人民生活安定局面,史称________。东汉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再次出现安定局面,史称________。
29、填空题
按朝代顺序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朝代或时代
30、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历史人物:
(1)“尊天子,攘四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是_____。
(2)公元前356年,秦孝公起用_____进行变法。
(3)春秋时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_____
31、配伍填空:请将内容相应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A阿骨打 ( )陈桥兵变
B李春 ( )赵州桥
C李白 ( )画圣
D吴道子 ( )诗圣
E杜甫 ( )诗仙
F赵匡胤 ( )戏剧家
G寇准 ( )郾城大战
H岳飞 ( )金太祖
I元昊 ( )大夏皇帝
J汤显祖 ( )澶州之战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也曾在治理黄河水患时三过家门而不入,倍受人们爱戴。他是________。
(2)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他是________。
(3)西汉时期,两次出使西域,为加强汉朝与西域各国关系作出重要贡献的人是________。
(4)把汉献帝从都城洛阳接到许,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的人是________.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丝绸从海路外传虽然开始很早,但只限于官方贸易。到宋代,除官方丝绸贸易外,民间商人向海外进行丝绸贸易的,也蓬勃发展。
——《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
材料二 郑和七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夺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材料三 清朝……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后来……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
——《中国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宋代海外丝绸贸易有什么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宋代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郑和与海外各国的交往有什么特点?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清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消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