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朱元璋曾强制规定农民有田5至10亩者,须种桑、麻、棉各半亩,10亩以上的家庭更是要翻倍。这一举措( )
A.有助于手工业发展
B.促进人口迅速增长
C.否定重视农业政策
D.体现休养生息理念
2、台湾著名专家余光中先生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当前指导我国解决这一“乡愁”的基本方针是
A.战争解决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民族区域自治
D.“三不政策”
3、1979﹣1982年我国农民家庭人均收入变化(如图)的主要原因是( )
A.集体劳动盛行
B.国家政策适当
C.自然灾害减少
D.科学技术发达
4、女真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金建国之初地处我国的
A.东北
B.西北
C.西南
D.东南
5、唐太宗在魏征病逝时说:“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去世,我失去了一面镜子。“这说明唐太宗( )
A.善于用人
B.重视纳谏
C.善于吸取隋亡的教训
D.重视文化教育
6、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是( )
A.扭转与中国贸易中的出超地位
B.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C.逼迫中国进行协定关税的谈判
D.将中国纳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体系
7、宋太宗上台后宋辽关系逐渐恶化,双方长期处于战争状态,直到宋真宗时期双方订立盟约,才使得宋辽之间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这一盟约就是( )
A.海上之盟
B.绍兴和议
C.鸿沟之盟
D.澶渊之盟
8、众所周知,中医学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明朝李时珍的一部医书里面,收集了药物1892种,药方11096个,被称为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它是哪一部医书( )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本草纲目》 D、《千金方》
9、从如图图片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
①山顶洞人已懂得钻孔技术 ②山顶洞人有了审美观点
③山顶洞人已掌握磨光技术 ④山顶洞人是我国最早原始居民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2009年7月5日,以热比娅为首的民族分裂分子策划乌鲁木齐市打砸抢烧事件,企图分裂新疆。正在新疆考察工作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丰席胡锦涛指出,“中央历来关心新疆各族群众,一贯支持新疆经济社会发展,高度重视新疆社会稳定”,“分裂势力不得人心、是注定要失败的”。历史上新疆与中原地区的密切联系由来已久。请你判断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我国中央政府的管辖最早开始于
A.张骞出使西域
B.西域的物产传入内地
C.西域都护的设置
D.丝绸之路的开通
11、以下博物馆的名称来源于古代一项政治制度。这项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禅让制 D.世袭制
1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 )
A.黄巾大起义
B.大泽乡起义
C.绿林军起义
D.赤眉军起义
13、“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唐末农民战争( )
A.冲击了唐朝统治
B.推翻了唐朝统治
C.平定了安史之乱
D.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
14、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的要标志?
①农作物的出现
②家畜饲养
③聚落
④磨制工具
⑤城市的出现
A.①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5、下列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
A.齐
B.周
C.楚
D.秦
16、公元前230年,秦国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战争,这一年属于
A.公元前2世纪30年代
B.公元2世纪30年代
C.公元前3世纪30年代
D.公元3世纪30年代
17、《汉书·食货志》记载:“孝公……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这则史料记载的是
A.齐国管仲改革 B.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C.秦国商鞅变法 D.陆路丝绸之路的开辟
18、时序是历史学科的基础,它串起了人类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下列关于秦汉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空白处应填写的是
A.秦完成统一
B.楚汉之争
C.七国之乱
D.王莽称帝
19、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据此可知,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
A.寻找先帝
B.宣扬国威
C.和平交流
D.侵略扩张
20、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唐朝农业发展迅速,标志着我国耕作农具成熟的生产工具是( )
A.司母戊鼎
B.曲辕型
C.筒车
D.地动仪
21、“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作者是南宋抗金将领________;“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著名诗句是南宋抗战派大臣________。
22、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标志是____
23、历史上有一支“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英勇之师,被称为________军。
24、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是清代曹雪芹所著《__________》,明朝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汤显祖代表作是《___________》。
25、《周初分封诸侯国分布图》中①处是________(地名);《丝绸之路示意图》中②处是________(地名)。
26、(________)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______),史称北宋,他就是(______)
27、618年,李渊称帝,定都____。唐代画家____,他的画落笔雄劲,风格奔放,代表作《送子天王图》。
28、_______、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号令诸侯。
29、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_______,最具特色的为_______。半坡人有少量的乐器,如_______。已经会从事简单的纺织、_______。
30、汉武帝派大将________、霍去病与匈奴进行了三次大战。匈奴受到重创,被迫迁徙漠北。
3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启迪智慧。请将以下人物的序号,填入与之相应的括号中。
①董仲舒 ②王羲之 ③越王勾践 ④孔子 ⑤秦始皇 ⑥诸葛亮
A.卧薪尝胆( )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C.秦王扫六合( )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E.三顾茅庐( ) F.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科技成就或作品。
(1)北宋匠人毕昇发明的印刷技术——
(2)总结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重要地位的药物学著作——
(3)“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4)明末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33、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内涵丰富,源远流长。某校七年级历史小组举办了一次图片展,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材料一的文字叫什么?该文字的历史地位如何?
(2)材料二中《史记》的作者是谁?他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材料三是历史上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作品《兰亭集序》,后世尊称他为什么?中国书法艺术在历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
(4)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方面,你有哪些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