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摘选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2005年5月的祭文如下“吾祖峻德,万古流芳;平定荒漠,举世称殇。……造车指南,辨兆万民之易方向。”请问这是宋主席拜谒何处时的祭文
A.黄帝陵 B.炎帝陵 C.始皇陵 D.中山陵
2、历史学习要重视史实与史论的对应,做到论从史出。下列史实与史论对应正确的是( )
A.大泽乡起义——直接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B.西域都护设置——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
C.赤壁之战——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D.北朝开凿石窟——道教受到下层人民的信奉
3、“戎马倥偬,征战终生,统一了蒙古,为中国统一而战,祖孙三代鏖战六七十年,其后征服民族多至720部。”这是马克思对下列哪一人物的评价( )
A. 耶律阿保机 B. 阿骨打 C. 成吉思汗 D. 忽必烈
4、北宋为防止知州权力过大而设置分权的官员是
A.宰相
B.通判
C.太尉
D.御史大夫
5、某同学的历史笔记少记了一项内容,如下表。请依据图表中的信息判断这位历史人物是:( )
历史人物 | |
生活年代:春秋 | 口号:尊王攘夷 |
重要大臣:管仲 | 事迹:诸侯争霸 |
A.晋文公
B.宋襄公
C.楚庄王
D.齐桓公
6、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这表明
A.西周时期已经建立起部落联盟的制度
B.出身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
C.以部落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
D.国家制度受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
7、下列考古发现,能够证明半坡居民比山顶洞人进步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我国古代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工艺精湛,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毛公鼎
D.大盂鼎
9、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意思是要
A.以德化民
B.废除严刑
C.以农为本
D.勤俭治国
10、“春秋之初,楚国是中原诸侯国里的南方蛮夷……到楚庄王时期,楚国文化正潜移默化地成为华夏文化的一部分……楚人已经完全接受了中原文化,与中原人无异。”以上说明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
A.严重破坏了人民的生产生活
B.楚国人成为中原人
C.楚国经过努力终于称霸中原
D.促进了民族交融
11、如图是中国古代某个朝代政治制度的改制图,据此判断该朝代的目的是
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不断强化君主专制
C.精简地方行政机构
D.不断增强丞相权力
12、公元前2世纪,孔子学说被宣布为帝国的官方教义,其经典著作成为学者和政治家的主要研究对象。直到2000多年后,也就是1911年满族王朝覆灭为止,孔子学说一直在中国居统治地位。孔子学说在中国历史上能独领风骚与谁的推崇有关( )
A.秦始皇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13、学习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A.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 B.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
C.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 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14、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的战争是(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淝水之战
D.赤壁之战
15、文物反映鲜活的历史,下列古代器物中,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唐朝被称为“诗仙”、“诗圣”的是
①李白
②阎立本
③杜甫
④白居易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7、下列古代传说中,重大发明创造与创造者的连线,错误的一组是( )
A.伶伦—擅长纺织
B.隶首—发明算盘
C.嫘祖一养蚕缫丝
D.仓颉—创造文字
18、在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黄河流域发掘的原始人遗址
A. 元谋人
B. 半坡原始居民
C. 北京人
D. 山顶洞人
19、有人说“东汉王朝就是在外戚与宦官的打来斗去,皇帝像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的过程中走向灭亡。”上述内容反映了东汉政治的特点是( )
A.皇帝仍能掌握实权
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地方政权割据混战
D.东汉社会朝政稳定
20、(在新疆)清军首先攻破库车,叛军逃往阿克苏、乌什。……清军不战而下两城,继续追击叛军。……大小和卓被当地首领擒杀。此次战役以后,清政府在这一地区设置了 ( )
A. 西域都护 B. 宣政院
C. 驻藏大臣 D. 伊犁将军
21、公元前1046年,武王联合各地势力,与商军在________决战,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________,史称西周。
22、北朝______撰写的《齐民要术》,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南北朝的杰出科学家______创制了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后来由朝廷正式颁布。
23、(1)隋炀帝时,(_______)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向唐朝求婚,唐太宗同意将(_______)嫁给他。
(2)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使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
(3)宋朝时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江西(_______),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到南宋初,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_______)和川蜀地区。
(4)南宋初年,(_______)率领的“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_______)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
(5)元朝设(_______)负责监察事务,设(_______)对西藏行使管辖。
24、请写出与下列提示相关的内容。
(1)新中国的国旗——
(2)新中国的代国歌——
25、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大败金军,精忠报国——
(2)抗击倭寇,平定海波——
(3)唐朝时统一青藏高原各部的吐蕃赞普——
(4)907年,建立后梁政权——
26、持续八年之久的____是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标志。907年,____建立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27、根据下列提示写出对应的答案。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2)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3)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的朝代——
(4)元朝时期,民族交融,形成新的民族——
28、唐朝时,日本派出大批 _________ 到中国学习唐朝文化。为了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辖,元朝设置了_________ 加以管理。
29、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强盛,文教昌盛,历史称之为“___________”;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成为“___________”。
30、清初,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的是______
31、清朝前期为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将方位与措施对应连线:
东北 进军台湾、设置台湾府
东南 平定葛尔丹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西北 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
西南 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
32、历史并非枯燥的文字,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感知历史。请结合所学知识,填写下表。
载体 | 案例 |
诗歌 | 杜甫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作。后人称他的诗为“( )”。 |
史著 | 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历史巨著_______记述了历代政治、军事等史实,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
绘画 | 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 )(朝代)都城东京的社会风俗,为后人提供丰富的资料。 |
杂剧 | 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是( ),他的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作者用浪漫的艺术手法,愤怒地鞭挞了黑暗势力。 |
3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史记•秦本纪》
(1)材料一是秦孝公发布求贤令中的内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秦孝公认为“丑莫大焉”的是何事?秦孝公的强烈愿望是什么?
材料二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2)材料中的“商君”是谁?“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和“决裂阡陌”各指什么?
(3)“教民耕战”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其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