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景德镇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汉书》记载:“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为此,汉武帝推行的政策是(  )

    A. 鼓励耕织 B. 盐铁专卖

    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北击匈奴

  • 2、一座博物馆的常规展览中有大量古生物人类化石和各种动物化石,以及原始石器工具等展品。这座博物馆应该是

    A.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

    B.中华航天博物馆

    C.故宫博物院

    D.中国美术馆

  • 3、认识图片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途径,下面的图片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A. 秦王扫六合的磅礴气势

    B. 陈胜、吴广振臂一呼百应

    C. 项羽气吞山河的霸气

    D. 卫青、霍去病千里追匈奴

     

  • 4、下列图片中的考古成果反映了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形。该原始居民是(       

    粟遗存                      钻孔石斧                 半地穴式房屋                  鱼纹彩陶盆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居民

  • 5、下图反映的是(     

    A.八王之乱削弱了西晋的统治

    B.西晋时期边疆地区得到开发

    C.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情况

    D.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 6、西域都护是中原王朝管辖西域的最高长官。下列关于西域都护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公元60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

    B.它的设置,标志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C.西汉时,班超经营西域三十多年

    D.管辖范围包括今内蒙古以南的广大地区

  • 7、“(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周王姓姬)独居五十三人。”这段材料揭示了西周分封最重要的一个内在特征是

    A.目的兼治天下

    B.以血亲为纽带

    C.周王亲自实施

    D.奖励有功之臣

  • 8、唐朝书法名家辈出,作品有“颜筋柳骨”之称的书法家是

    A.颜真卿和欧阳询

    B.颜真卿和柳公权

    C.欧阳询和褚遂良

    D.褚遂良和柳公权

  • 9、《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针对此社会境况,汉初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 )

    A.重文轻武 B.重商抑农 C.休养生息 D.横征暴敛

  • 10、汉初统治者对人民采取轻徭薄赋政策的客观原因是(   )

    A. 吸取秦亡的教训   B. 重视“以德化民”

    C. 经济困难   D. 人心思安

  • 11、南朝《宋书》“江南之为国盛矣……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材料所反映的经济现象主要源于(     

    A.江南地区经济得以开发

    B.南方经济远远超过北方

    C.北方经济衰败一蹶不振

    D.江南原本经济基础雄厚

  • 12、如图是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

    A.源于自然灾害

    B.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C.阻碍民族交融

    D.推动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 13、如下图是出土于闽北的古代器物,与其材质相类似的是(  )

    A. 司母戊鼎

    B. 鱼纹彩陶盆

    C. 黑陶高柄杯

    D. 秦陵兵马俑

  • 14、李老师讲商鞅变法时,出示了县以下的组织结构图(如下图),主要说明变法(     

    A.激化了阶级矛盾

    B.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C.实现了富国强兵

    D.强化了地方管理

  • 15、“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说明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

    A.分割诸侯兵力

    B.巩固周王统治

    C.保证国家兵源

    D.保证国家税收

  • 16、铁木真曾经是一个部落的首领,下列事迹与他有关的是(  

    ①统一蒙古各部

    ②建立蒙古政权

    ③灭南宋

    ④定国号为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7、他是封建社会中少有的自觉探讨、总结执政规律和领导艺术,并能够运用其务虚所得的大政治家。其“用人如器,各取所长”;“愿为良臣,勿为忠臣”;“兼听则明, 偏信则暗”;“ 以人为镜,以史为镜”等等,千百年来,成为人们经常引用的政治格言。他是 (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高宗

    D.武则天

  • 18、东汉中期以后,朝廷交替专权的主要是(     

    A.外戚和宦官

    B.外戚和丞相

    C.丞相和宦官

    D.太尉和宦官

  • 19、因率领军队荡平发浙江等地的倭寇而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是(  )

    A. 戚继光   B. 郑成功   C. 康熙帝   D. 郑和

  • 20、唐朝的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吐蕃人是今天哪一民族的祖先?(     

    A.藏族

    B.回族

    C.满族

    D.白族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907年,朱温建立____政权,唐朝灭亡;960年赵匡胤发动____兵变,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北宋建立。

  • 22、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是___________,造型奇特的青铜器是___________,西周的___________是青铜器中铭文数量最多的一件。

  • 23、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领导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_______________。

    (2)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是_______________。

    (3)《黄河大合唱》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独立、坚强。它的曲作者是_______________。

  • 24、三国时期,魏的建立者是___________

  • 25、8世纪初,唐朝将   嫁到吐蕃,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

     

  • 26、完成填空:

    (1)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_____时代;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天子、_____、卿大夫、士。

    (2)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_____一书;战国时期孟子主张实行_______,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

    (3)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定都_____;秦朝在地方上,建立了由中央直接管辖的_____

    (4)汉武帝建立_____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______

    (5)《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_____体通史;230年,孙权派卫温率领船队到达_____,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 27、唐朝时期发明推广了重要的生产工具,如(     )和(     )。

  • 28、东晋的顾恺之是著名的画家,他擅长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流传下来的作品有《______》和《女史箴图》;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开凿了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______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 29、在长江流域距今约7000年最具代表性的遗址是浙江余姚的________遗址。在黄河流域距今约6000年最具代表性的遗址是陕西西安的________遗址。

  • 30、唐朝的手工业发展到很高水平,尤以丝织工艺水平最高,其中______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闻名中外的______,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请将下列人物与他们的作品用直线链接起来。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张角领导的农民大起义——

    (2)西汉时开通的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

    (3)秦朝的标准货币——

    (4)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公元前230年起……秦国只用了十年时间,就完成了“六王毕,四海一”的伟业。从此,一个广袤的统一帝国就在中国历史上诞生了。

    ——摘自杨松华《大一统制度与中国兴衰》

    材料二:“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翦伯赞

    材料三:及至始皇……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以弱天下之民……然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贾谊《过秦论》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六王毕,四海一”的时间。

    (2)根据材料二,概括翦伯赞称赞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的主要依据。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