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子提倡,不管一个人是何等的身份地位,不管这个人是贫穷还是富贵,不管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他都可以跟大家一样,平等的接受教育。这体现了他的思想是( )
A.有教无类
B.仁者爱人
C.反对苛政
D.为政以德
2、唐朝的灭亡是一个过程,下列与唐朝的灭亡无关的是( )
A. 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
B. 藩镇割据的态势愈演愈烈
C. 武则天统治期间,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D. 唐末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唐朝的统治
3、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是在
A.秦朝末年
B.西晋末年
C.西汉末年
D.东汉末年
4、下列属于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役是( )
①牧野之战 ②桂陵之战 ③马陵之战 ④长平之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的“诸侯”是通过下列哪一制度产生的?( )
A.禅让制
B.选举制
C.世袭制
D.分封制
6、大约一千年前,中国是最早发明并使用纸币的国家。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广州、深圳两个试点城市的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进一步丰富,中国再次成为推动货币改革的重要力量。数字货币的全球化应用,就是一场类似于贵金属货币取代实物货币、纸币取代贵金属货币的重大变革。材料中的“纸币”最早出现在( )
A.河北地区
B.四川地区
C.云南地区
D.江苏地区
7、“南海一号”古沉船为研究宋代历史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材料。当年“南海一号”从广州出发前往海外贸易应到哪一机构办理手续 ( )
A. 蕃市 B. 市舶司 C. 蕃坊 D. 宣政院
8、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而颁布了一项重要政令,此政令要求由以前的各诸侯所管辖的区域只由其长子继承,改为其长子、次子、三子共同继承。此政令是( )
A.抚慰异姓功臣
B.加强思想控制
C.推恩令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9、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使汉室得以中兴的皇帝是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光武帝
10、小华编制了下列三张学习卡片,从他的学习卡片上可以提炼的学习主题是( )
朝代:汉朝 人物:张骞 事件:张骞通西域 | 朝代:西晋 人物:北方游牧民族 事件:北方游牧民族内迁 | 朝代:北魏 人物:孝文帝 事件: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文化 |
A.对外的交往与进步
B.国家的统一与发展
C.古代民族的交融
D.经济的繁荣与昌盛
11、如表所示歌谣反映的历史事件( )
曹操南下到赤壁,孙刘联军齐抗击。孔明周瑜巧用计,火烧赤壁定大局。 |
A.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
B.加速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大量内迁
C.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不断开发
D.实现了民族交流交往的日益密切
12、《日本书纪》一书写到:“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为了实现书中所说的“常须达”,日本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派武士来唐朝进行决斗
B.派商人与唐朝通商
C.派僧人到唐朝传播佛教
D.派遣唐使到唐朝学习
13、汉文帝即位后,把田赋从“什五税一”降到“三十税一”。他还以身作则,在位20多年,生活简朴,宫室、园林以至车骑都没增加。这段史料说明汉初统治者重视( )
A.以德化民
B.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C.取信于民
D.推行尊卑礼乐制度
14、2017年,“王立群读史记厅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播出,吸引了不少历史爱好者观看。下列有关《史记》表述错误的是
A. 作者司马光生活在汉武帝时代
B. 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C.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 肯定帝王功绩,也揭露了腐朽和罪恶
15、下列可以反映我国原始农耕时代长江流城社会发展水平的是( )
A.大禹治水像
B.半坡居民的房屋复原图
C.北京人狩猎场景想象图
D.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16、某同学要绘制我国远古居民的生活场景图。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 )
①头部有猿的某些特征
②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
③用火取暖,会保留火种
④种植粟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7、通过《清明上河图),我们可以感受到北宋城市市民真实的日常生活。下面哪些是他们日常生活的写照?( )
①可以去夜市买东西 ②边喝着茶边在瓦子里看杂技表演
③大街上店铺林立,可以吃到多种风味小吃④城市平民都住着高大宽敞的瓦顶平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南宋时期最大的商业都市是( )
A. 广州 B. 开封 C. 临安 D. 泉州
19、五四运动使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1919年《新青年》刊载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作者是
A.梁启超
B.孙中山
C.李大钊
D.胡适
20、以下是四位班主任的思想主张,其中可能受法家思想影响的是
A.叶老师认为老师要爱护学生,主张因材施教,用道德教育来感化学生
B.李老师认为应该尊重学生的特点,顺应自然规律,不可过多干涉学生的言行
C.罗老师主张制定严厉的班规,让学生绝对服从老师的管理和纪律的约束
D.彭老师认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要互助互爱,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暴力行为
21、秦朝建立后,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其中三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
22、960年,后周大将______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取代后周,建立北宋。他为了防止武将专权,实行______政策。
23、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_____________”,厉王逃亡。
24、蒙古族各部的统一是由________完成的。
25、公元前207年,项羽在__________之战中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
26、在地方,宋太祖为加强控制,在各州府设置____,以分知州的权力:在中央,朱元璋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____和中书省,提升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27、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影响,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到________,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北魏孝文帝即位后,494年迁都________,把百余万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
28、4世纪后期,氐族建立的______逐渐强盛,统一了黄河流域,皇帝______任用汉人王猛为相,锐意改革。
29、两宋时期,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由越南传入的____,成熟早,抗旱力强,北宋时期推广到东南地区:明代科学家徐光启的《____》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有关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30、【造船水平世界领先】____泉州、明州的造船业,都有很高的水平,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31、
徐悲鸿 《义勇军进行曲》
鲁迅 《愚公移山》
聂耳 《狂人日记》
32、列举隋朝大运河连接了哪五大水系?
33、历史无言,精神不朽。今天,我们再度回首新中国成立这段历史,是为了记住先辈们的热血,珍惜今天的和平。
材料一:当雄伟的天安门,让风云迎来东升的太阳,历史的耳畔,传来了礼炮的隆隆回响,那排山倒海般的回响,是中国沧桑巨变的回响,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材料中的“一位巨人”指的是谁?从此,中国人民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
材料二:下图是《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签字仪式的大型雕塑
(2)材料二再现的历史场景出现于何时?这一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材料三: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肩负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九个月舍生忘死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习近平
(3)中朝人民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四:《李庄农户构成变化表(单位:户)》
年份 | 雇农 | 贫农 | 中农 | 富农 | 新富农 | 地主 | 其他 |
1948年 | 86 | 197 | 116 | 18 | 0 | 27 | 2 |
1953年 | 3 | 74 | 355 | 0 | 4 | 0 | 7 |
(4)通过材料四,感受到土地改革给农村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5)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你有什么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