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西双版纳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面表格《鲜卑姓改为汉姓》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鲜卑姓

    拓跋

    丘穆陵

    步六孤

    贺兰

    独孤

    达奚

    勿忸于

    汉姓

    A.北魏孝文帝改革

    B.商鞅变法

    C.张骞出西域

    D.江南地区开发

  • 2、《明太祖实录》载:“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城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上述材料反映出明太祖朱元璋

    A.皇权与相权的冲突

    B.要抑制权臣,加强皇权

    C.解除地方割据

    D.改革官制

  • 3、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于10月17日在三门峡市召开。三门峡市庙底沟遗址博物馆展出了彩陶双连壶、娃纹彩陶壶、花瓣纹彩陶壶,以及用于农耕的石器有斧、铲、凿、锛等工具等。这说明仰韶文化反映了

    A.旧石器时代

    B.使用打制石器

    C.群体生活出现

    D.农耕文明的发展

  • 4、西汉昭阳侯城遗址(见下图)位于今天的邵东市,昭阳侯国与汉武帝有关,他曾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汉武帝此项措施是(       

    A.实行禅让制

    B.开创世袭制

    C.推行郡县制

    D.实施“推恩令”

  • 5、电视剧贞观长歌中有这样的剧情,其中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主人端茶来招待远方的客人

    B.市民在瓦子中观看艺人表演

    C.日本商人在长安市场购买丝绸

    D.印度游客回国时带走唐三彩

  • 6、唐代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诗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体现出“盛唐气象”。历史上唐朝鼎盛时期称为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开皇之治”

    D.“开元盛世”

  • 7、秦汉时期中国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有(  )

    ①蔡侯纸  ②都江堰  ③麻沸散  ④《九章算术》

    A. ①③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④

     

  • 8、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王朝,存续时间很短,却将汉朝分隔为西汉和东汉,这个王朝是( )。

    A. 夏朝   B. 商朝   C. 秦朝   D. 新朝

  • 9、《史记·周本纪》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此记载表明(     

    A.周王室实力削弱,诸侯势力崛起

    B.西周开始实行分封制

    C.诸侯国数量越来越少,国家统一

    D.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 10、商朝青铜器的特点有(     

    ①种类繁多 ②工艺高超 ③气势宏大 ④以农具为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1、“通过改革,秦国废除了旧制度,创立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改革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材料评价的是(  )

    A.商鞅变法 B.李悝变法 C.管仲改革 D.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 12、历史上把唐太宗统治时期称为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开皇之治   D.光武中兴

     

  • 13、上古的神话传说不是真实的历史但从中都可以折射出早期历史的影子。女娲抟土造人的神话传说折射出的是 ( )

    A. 女娲是人类始祖

    B. 人类是由神造出来的。

    C. 先民经历过“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时代

    D. 人类的产生过程很艰难。

     

  • 14、秦朝灭亡的标志是(   )

    A.陈胜吴广起义 B.巨鹿之战

    C.西汉建立 D.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军西入咸阳

  • 15、“□□□是农民革命史中一位伟大的人物。他从陕北发动革命以“抗粮均田”为号召,转战十余年,卒以一六四四年三月推翻了明朝的统治。但是,可惜他的战友们,特别是丞相牛金星,为胜利所陶醉,忽视了关外的大敌,终于为满洲人所乘,遭受了失败。”“□□□”处的历史人物是(  )

    A. 赵国胤 B. 铁木真 C. 朱元璋 D. 李自成

  • 16、七年级负责本月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他们选定的主题是“唐代的中外交往”,并拟定下列四个标题。请你帮他们指出哪一项是错误的(     

    A.设安西都护府

    B.玄奘西行天竺取经

    C.鉴真东渡日本

    D.日本派遣唐使来华

  • 17、由下面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表可以看出,我国当时( )

    部门

    工业

    农林水利

    交通运输

    文化教育卫生

    其它

    投资比例

    58.2%

    7.6%

    19.2%

    7.2%

    7.8%

     

    注: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约为l:7.9  。

    A. 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B. 优先发展重工业

    C. 优先发展运输交通业   D. 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18、春秋时期有众多的诸侯国,其中比较强大的有十几个。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利益,以“尊王攘夷”的名义展开激烈争斗。他们争斗的最主要目的是(  )

    A.争夺霸主地位

    B.臣服于周天子

    C.提高军事实力

    D.建立统一国家

  • 19、“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以上材料体现了唐太宗在治理国家时注重

    A.虚心纳谏

    B.官吏考察

    C.以民为本

    D.轻徭薄赋

  • 20、在历史长河中,许多历史事件(现象)之间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下列历史事件(现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的一组是

    A.隋炀帝的暴政——隋朝灭亡

    B.安史之乱——唐朝走向衰落

    C.澶渊之盟——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D.朱元璋废丞相——明朝皇权强化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我国古代随着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出现了很多优秀的著作。请完成下列表格(填写作者或代表作)。

    作者

    著作

    李时珍

    《①》

    宋应星

    《②》

    《农政全书》

    《红楼梦》

    施耐庵

    《⑤》

    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

  • 22、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地区)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2)

    A.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出发地点:刘家港

    B.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区之一:红海沿岸

     

  • 23、两宋时,从越南引进水稻新品种________,闻名世界的两大商港是________________

  • 24、下图名称是______

  • 25、战国后期,秦国蜀郡郡守________主持修建水利工程________,该工程的建成,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 26、唐朝时被北方和西北地区各族首领尊奉为“天可汗”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 27、观察下图,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周族兴起之地:岐山   B.商朝最后稳定的都城:殷

  • 28、1115年完颜阿骨打在_______称帝建立了金朝,先后灭亡了辽和北宋。

  • 29、______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为监视官民,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______,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

  • 30、隋炀帝时,_______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宋初大幅度增加_______,提高进士地位。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将下列相关的内容连接起来

    《水经注》   司马迁

    《伤寒杂病论》   王羲之

    《道德经》   郦道元

    《史记》   老子

    《兰亭集序》   张仲景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图中学史。请列举题出图中字母所代表政权相关内容。

    1)图中,A:政权________,建立者________

    2)图中,B:政权_______都城________

    3)图中,C:政权_______,都城___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中国历史上的多次改革,深刻影响了王朝的兴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1)依据材料一,写出秦孝公任用“商君”变法的目的。写出这场变法与“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之间的关系。

    材料二:如图所示

    (2)材料二反映的是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什么措施?除此之外,秦朝在地方上确立了什么制度来加强中央集权?

    材料三:(魏主)去夷即华,易姓建都,遂(于是)定天下之乱,然后修礼乐,兴制度而文之。

    ——北宋欧阳修

    (3)材料三中的“魏主”是谁?除材料中所述的措施外,还有哪些“去夷即华”的措施?(答出两点即可)

    (4)当前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正向全面深化推进,请你谈谈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