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关于西汉皇帝在位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 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
B. 汉高祖﹣汉武帝﹣汉文帝﹣汉景帝
C. 汉武帝﹣汉文帝﹣汉景帝﹣汉高祖
D. 汉文帝﹣汉高祖﹣汉景帝﹣汉武帝
2、下列孔子言论中对我们今天的学习不具有指导意义的是( )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学而不思则岗,思而不学则殆
D.温故而知新
3、2007年,美国《时代》周刊公布了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蔡伦排名第四。蔡伦排名靠前,是因为他( )
A.发明了指南针 B.改进了造纸术 C.发明了造纸术 D.改进了印刷术
4、小明同学为某单元设计了下图所示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
A.中国境内的人类活动
B.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5、唐代有一位大诗人,在湖南度过了他一生中的最后两年。他居无定所,来往于今岳阳、长沙、衡阳、耒阳之间,写诗近百首。他的诗风淳朴厚重,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是( )
A.王维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6、央视热播的《风味人间》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有关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拍摄要求的外景地是
A.元谋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7、西汉和东汉初期,在政治政策上的不同之处是
A.下令释放奴婢
B.减轻农民负担
C.注意整顿吏治
D.注意提倡节俭
8、原始社会晚期,随着稻作和粟作农业在我国南北方逐渐推广,原始农业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新式翻土工具进行耕种。这里的“新式翻土工具”最有可能是( )
A.耒耜
B.铁犁
C.牛耕
D.铁锄
9、“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材料所述历史事件是
A.女娲补天
B.炎黄二帝战蚩尤
C.大禹治水
D.尧舜禅让
10、“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有
①牧野之战②桂陵之战③马陵之战④长平之战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公元前七世纪中期,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
B. 加强各国之间的交流
C. 协调诸侯国的争夺
D. 维护诸侯国的经济利益
12、我市某校为美化校园,设计了一个古代文化名人长廊,现尚缺一座农学方面的人物塑像,下列人物中,其原型比较合适的是( )
A.祖冲之
B.贾思勰
C.顾恺之
D.袁降平
13、有人说,中国存在着一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这里的“书面语”是指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楷书
14、下列在北京人遗址中的考古发现,能够说明北京人会用火的是( )
①几处较大的灰烬堆、木炭②许多兽骨化石③大量人类骨骼化石④丰富的石器、石片⑤焚烧过的兽骨和石头
A. ①② B. ②③ C. ④⑤ D. ①⑤
15、“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住干栏式房屋、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16、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国之大计”是
A.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B.发展商业
C.提倡手工业
D.注重海外贸易
17、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由此可知,韩非主张( )
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无为而治
C.治国要顺其自然和民心
D.“兼爱”“非攻”
18、下列属于秦朝暴政的表现的是
A. 赋税、徭役繁重
B. 刑法苛严
C. 沉重的兵役
D. 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
19、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的趋势。下面时间轴上①②③处是中国古代部分统一王朝建立的时间。下列四个选项中与之对应正确的是( )
A.隋朝 元朝 明朝
B.隋朝 唐朝 元朝
C.隋朝 唐朝 明朝
D.唐朝 宋朝 元朝
20、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A. 商 B. 秦 C. 西周 D. 夏
21、_____________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战国时期_______________的进一步推广,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22、全世界最为著名的晚期直立人是________;我国的________人最早掌握人工取火。
23、在战国七雄中,都城在临淄的是_________国。
24、公元前____年,汤建立商朝,公元前____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25、_______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_______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26、坚持抗元斗争,写下《正气歌》的将领 。
27、“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句中“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 )
A. 甲骨文 B. 行书 C. 小篆 D. 隶书
28、______族的阿保机建立辽国;_________族的元昊建立西夏。
29、请将相应的序号填入括号内,与之相匹配。
A.破釜沉舟 B.前 209 年 C.仁 D.确立县制 E.卫青
(______) 儒家 (______) 大泽乡起义 (______) 汉武帝时期
(______) 商鞅变法 (______) 巨鹿之战
30、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_____。
31、请将下列标志事件与对应的信息相连线
仓颉 善用针灸、汤药,发明麻沸散
项羽 创造文字
华佗 巨鹿之战,以少胜多
祖冲之 改进造纸术,降低造纸成本,提高纸的质量
蔡伦 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32、列举战国七雄中地处最东边和最西边的国家。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罢宰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司。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材料二:明朝洪武(明太祖年号)年间,有一天,大学士宋濂在家中宴请宾客。第二天,明太祖问宋濂,昨天请了些什么人?做了些什么菜?喝了什么酒?宋濂如实回答。明太祖听后说:“你说的全对,没有欺骗我。”说完,拿出一张图。宋濂一看,是昨天家中宴请宾客的座位情况,不禁吓出一身冷汗。
(1)材料一中的“帝”指的是谁?
(2)材料一反映了明朝官制有哪些变化?材料中的“六部?指哪六个部门?“帝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说明了什么问题?
(3)材料二中监视大学士宋濂的是什么人?这则材料说明了明朝统治的什么特点?